中國跨境電商平台Shein、Temu在美國相當受歡迎,原因就是網站上的商品價格偏低,受到年輕人青睞。但近日在美國總統川普一系列的關稅政策大刀,可能讓這些平台面臨漲價危機,低價的優勢也可能不復存在。
川普(Donald Trump)政府除了先前大動作宣布關稅政策之外,5月2日起,更要正式取消「de minimis」(低值免稅)政策,讓每件低於800美元的中國與香港進口商品不再享有免關稅優惠。取而代之的,是高達120%的懲罰性關稅,另外,每件包裹還新增高達100美元的包裹費,6月1日以後還可能再上調。
這樣的新政策,讓美國電商平台及中國賣家不得不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免稅優惠消失,跨境電商默默全面漲價
美國網友近日打開Shein、Temu或亞馬遜(Amazon)網站時,驚訝發現熟悉的商品價格竟然「火箭式」上漲。原本14美元的慢跑鞋,一夕之間變成27美元;一套廚房毛巾竟暴漲377%。
根據《彭博社》與《CBS News》報導,這波價格調整,源自美國即將於5月2日正式取消「de minimis」(低值免稅)政策,讓每件低於800美元的中國與香港進口商品不再享有免關稅優惠。取而代之的,是高達120%的懲罰性關稅與新增的每件包裹手續費,美國電商平台及中國賣家不得不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雖然近日在社群平台上宣稱「幾乎沒有通膨問題」,但Shein的大規模漲價行動卻狠狠打臉,從美妝用品到家居、玩具與女裝,全類別價格全線調升。 其中美妝與健康品項漲幅平均高達51%,有些商品甚至價格翻倍;家居與廚房用品也上升30%以上;女性服飾則微幅調升8%。
而根據《彭博社》的實際測試,Shein美國站在4月24日至26日期間,商品價格平均漲幅約為10%,在50樣商品中,有7項商品下架(不再販售)。相較之下,Shein英國站的價格則幾乎沒有變動,也沒有商品下架。
美國平台也撐不住 亞馬遜上千商品悄悄變貴
不只在中國跨境電商平台,漲價災情在美國自家的亞馬遜也有出現。根據價格數據分析平台 《SmartScout》的統計,自4月第二週以來,亞馬遜上已經有近1000項商品漲價,平均漲幅接近30%,涵蓋的範圍包括電子配件、女裝、家用品等。
《SmartScout》執行長尼德漢(Scott Needham)直言,這波價格變動「幾乎無法用其他因素解釋,只能歸咎於新關稅政策」。
而在電商平台這邊,亞馬遜執行長賈西(Andrew Jassy)也坦言, 關稅政策確實推升整體消費品價格 。儘管亞馬遜表示,這些調漲商品僅佔全站熱銷商品的1%,且平均漲幅為6%,但整體價格壓力仍在蔓延中。
而Shein與Temu的態度就非常直接了當,平台明確公告指出「因應近期全球貿易規則與關稅變動,將從4月25日起進行價格調整」。這使得兩平台在3月與4月初曾一度因「提前搶購潮」出現銷售回溫,消費者搶在漲價前囤貨。但如今價格實質上調後,美國消費者不免陷入更高生活成本的現實。
中國品牌應變難題:生產轉移真的沒那麼簡單
為了減輕關稅衝擊,中國電商與供應商早已動起來。例如Shein曾在今年2月,鼓勵部分中國供應商轉進越南設廠,尋求規避關稅的替代方案;Temu則試圖透過「半託管制度」(half-custody framework),將中國工廠產品集中運送至美國倉儲,以降低個別小包裹的稅務壓力。
然而專家指出,這些「繞道而行」的策略效果有限。將完整供應鏈遷出中國,不僅牽涉到龐大的資本支出與製造技術重新調整,更可能需要數年時間。面對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無論是中國業者還是美國平台,眼前都只能用調價換喘息。
而消費者的選擇也因此陷入兩難——不是面對價格上漲的現實,就是轉向其他品牌或市場,但這也未必保證品質與價格仍具吸引力。
目前,美國與中國在關稅議題上並未出現具體轉圜。儘管川普對外表示正在進行談判,且未來關稅可能「大幅下調」,中方卻予以否認,並要求美方應先完全撤除關稅。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的估算,儘管實際稅率已超過100%,短期內要有顯著變化的機率仍不高,全球業者也僅能觀望。
本文初稿由AI撰寫,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