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迎來成立90週年的日本電子零件製造公司TDK(TDK株式会社),最近的新聞亮點,是開發出了充電容量增加15%的智慧手機用鋰離子電池,並將從2025年夏季開始量產。
社長齋藤昇受訪時指出,TDK通過將電池負極使用的材料由石墨換成矽材料,增加可以儲存的電量。
據調查公司Techno Systems Research數據, TDK在手機用鋰離子電池領域佔據約4成市占率,位居世界第一。 對此齋藤昇表示:「我們將通過繼續磨礪技術和提升速度來保持競爭優勢!」
其實,在長達90年的歷史中,TDK是於2005年才正式跨足電池產業,距今正好20年;而在更之前,TDK曾經是錄音帶領域的領導者。
如今,身為全球手機電池龍頭的TDK,不僅持續開發固態電池技術,更有望成為AI浪潮下的新贏家。他們是如何一步步從傳產轉型成市場不可或缺的電子零件巨頭?
從無線電起家!TDK曾為錄音帶領導品牌
TDK成立於1935年,最初以鐵氧體磁芯為主要產品打入無線電市場,戰後推出錄音帶產品且持續做大,根據1980年代的報導其占全球錄音帶市場的20%至30%之間,可說是當時業界的世界級領導者。
在1970~1980的卡式錄音帶黃金時代,TDK推出了一系列經典的錄音帶產品,如 SA、AD、MA 等系列,這些產品在音質、耐用性和穩定性方面都表現出色,深受音樂愛好者和專業人士的讚譽。
即使TDK在2014年正式退出了錄音帶等紀錄媒體業務,據《金融時報》報導,其產品在收藏家及愛好者間仍很有價值,願意為此花費超過200美元入手,足以窺見當年的輝煌。
TDK在網站上寫道,「錄音帶創造的是一種生活方式,讓過往只能透過黑膠唱片和開盤式錄音機播放的音樂能夠走出大門,每處生活空間得以繚繞音樂。」
專精電池!TDK預料受惠於「邊緣AI」
儘管現在的TDK已淡出一般消費者的視野,實際上仍然支持著民眾的生活,人們每天離不開的手機,其中的電池就是TDK目前的主要產品。
現在,TDK在手機鋰離子電池市場擁有約40%市占率,並且是iPhone電池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同時還在汽車感測器等領域擁有重要地位。
TDK更是電池技術突破的重要推動者,旗下新能源科技在2023年首次推出矽基負極電池,比傳統石墨負極的電池能量密度高出5%,而預計今年夏季量產的第三代版本,則預計能有15%的增幅。
《彭博社》提到,矽基負極電池的應用範圍不光只是手機,電動車領域也在關注這項技術。TDK的矽基負極供應商Group 14執行長里克.魯伯(Rick Luebbe)表示,幾乎所有車廠都在關注這種電池,以往石墨負極電池需要40分鐘或更長時間充電,而矽基負極電池只要5到7分鐘。
另外,TDK去年還宣佈在小型固態電池技術取得突破,應用新材料後能量密度達到1,000 Wh/l(瓦時每升),約是過往版本的100倍。
而隨著AI浪潮襲來,TDK也被看好將是其中一位贏家。邊緣運算AI使得各項設備對高效、大容量電池的需求勢必攀升。尤其近來DeepSeek的竄出,被認為有望加入AI普及,更加大外界對邊緣運算的關注度。
20年前收購「新能源科技」成轉型關鍵
TDK這些年能夠順利轉型,成功在電池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甚至能在AI浪潮裡淘金,一部分原因被認為與他靈活的企業文化有關。
邁入21世紀後,TDK開始積極併購拓展技術範疇求轉型, 依照官網資料,其在2005至2017年間買下9間公司,包括最為關鍵的新能源科技收購案(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簡稱ATL)。
2005年6月1日,TDK以1億美元(107億日元)全資收購新能源科技,當時ATL是全球領先的鋰離子電池製造商之一,專注於消費性電子產品和電動汽車等應用,往後成為TDK在電池領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根據調查公司Techno Systems Research的資料,TDK於2021年在手機用鋰離子電池市場上取得約38.8%的市佔率,成為全球最大廠商。 換言之,TDK花了16年的時間,重新在電池領域成為市占率龍頭至今。
催生中國電池商寧德時代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ATL為繞過中國對外資限制將電動車電池業務獨立出來,便是如今知名的寧德時代 (CATL)。
後續於2015年,由新能源科技出清寧德時代持股,故兩家公司在股權上已沒有直接關聯,但仍維持著技術交叉授權,並經營合資電池事業。
《金融時報》提到,TDK擁有堅實的技術基礎,同時透過收購建立了多元的企業文化,使得他們能夠將技術優勢應用到固態電池、AI晶片、電動車等眾多新興領域。
財報藏隱憂!TDK獲利過度集中能源業務
TDK今年1月底公佈的最新財報中,雖然2025財年前三季1.67兆日圓的營收僅年增3.2%,不過營業利益達到2,091億日圓,有著34.3%的漲幅。齋藤看好接下來AI將會帶來更高成長,對TDK電池及材料的需求都會上升。
TDK還計畫進一步拓展業務範疇,例如向特斯拉等車廠提供電容及感測器、並將電池業務擴大到無人機等新興設備。
唯一的問題在於,外界對TDK獲利過度集中能源業務的狀況仍有些憂慮,財報揭露中能源業務獲利高達1,967億日圓,約是其他業務如感測器、硬碟等獲利總和的4倍,顯示能源業務外仍暫時利潤微薄。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