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ES|擷發科攜手聯發科以Genio AI爆發台灣實力!楊健盟:edge AI 會是決勝關鍵
2025 CES|擷發科攜手聯發科以Genio AI爆發台灣實力!楊健盟:edge AI 會是決勝關鍵

CES 2025 於美國當地時間 1 月 10 日落幕,受到「黃仁勳」效應影響,AI 概念股瞬間狂飆,首度參展的特殊應用 IC(ASIC)廠擷發科技(7796)也位列其中。聯發科(2454)的工業級 Genio AI 物聯網平台,在透過與擷發科的合作後,大幅提升AI能力的表現,以領先全球的 AI 軟硬整合技術吸引各國買主關注,今年還將為美國雲端服務供應商(CSP)ASIC供應鏈挹注活水。

在 AI 世代裡,產品開發因客製化需求而朝向多元,在開發時程與人力成本的多重壓力下,如果產業還是跟過去一樣單靠人力來解決問題、憑藉有經驗的工程師做出判斷,最終將會被時代所淘汰。以晶片設計來說,現在的剛需就是必須要有能帶來效率的 EDA tool 與 IC 設計平台,而這正是擷發科技在 AI 時代來臨前就已經建立好的兩條賽道。

CES 2025 期間,擷發科技展出其與聯發科雙方合作的工業級Genio AI物聯網平台,以其 AI 設計服務的優勢,整合台積電 6nm NPU 與擷發科的 AI 優化技術,可在 AI 晶片平台上一次運行多達 10 個 AI 模型,算力更快、更穩定,更重要的是,耗能卻與原先的晶片組相同,真正實現高效能、低功耗的成果,不僅超乎聯發科最初預期,目前已獲第三方廠商率先導入,預計 2025 年上半年上線。

「一個重點是,我們可以在效能提升的同時,降低功耗」

擷發科董事長楊健盟指出,先進製程非常耗能,尤其現在的 AI 晶片又有 AI 應用的需求,因此到了終端,晶片最終只能發揮 60%~70% 的效能,這中間還有「熱衰竭」的問題要解決;而擷發科從解決 edge AI 的應用需求為出發,透過 MICROIP 的 IC 設計平台,並加上集團公司 Arculus System 的 iPROfiler 服務,進行效能分析跟除錯。如此一來,即使是全新的專案需求,同樣可以從最根本的 IC 設計端解決問題、甚至不需要提升晶片的效能,就能發會比過去更好的效能表現。

CES 2025 期間,LG、Panasonic、TCL、三星、海信等大廠不約而同主打 AI 智慧家庭與商業解決方案,透過將攝影鏡頭安裝到家電、船支、公共場所等地點,搭配 AI 辨識,來做到相對應的回應功能,好比說辨識到用戶正在喝咖啡,AI 就會在螢幕推薦建議的食物;辨識到用戶咳瘦,AI 就會提供建議的室內溫度,並在允許的前提下做是溫的控制;辨識到前方的水流方向與風速有異狀,AI 就會預先示警,提醒船員提早做好準備等等。

在擷發科與聯發科雙方合作的工業級Genio AI物聯網平台,把過去一部攝影機,只能實現單獨進行人臉辨識、手勢辨識的效能放大,只要一顆鏡頭可以同時做到六種不同功能的辨識,像是真人辨識,實測用假人或者照片是騙不過演算法的。透過方向辨識,則可以搭配 AI 工具根據人流量與物體走向做統計。在肢體辨識中,現在已經精確到可以辨識人類手指的肢體動作跟手勢,並且給予相對應的回應。

擷發科.jpg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如果是在隱私度比較高的生產線,還可以設定攝影禁區也就是電子圍籬,如此一來可以在避免資料外洩的同時,還能監控生產線的人員是否有按照SOP在執行檢測、包裝的動作,當有工作人員倒地不起一段時間,系統還會發出警報。對此,楊建盟透露,這些需求其實是來自現在的工廠、晶圓廠的要求所做的 AI 設計,因為過去許多工作人員為了求方便,可能會直接用手去拿取晶片而不是用真空棒吸取檢查,而這動作很容易造成晶圓的耗損、從而降低產品良率,現在透過Genio AI物聯網平台,可以同時配置禁區、偵測不對的動作,同時避免可能的危險狀況發生。換句話說,現在一部工業級 Genio AI 物聯網平台可以顯示六種不同的畫面、進行不同的功能的辨識,並且在同一個畫面可以做到三個子辨識。

除此之外,Arculus System 展示最先進的 EDA工具 iPROfiler,採用第二代 AI 引擎,全面優化晶片設計流程,不僅整體效能更好,又加入了記憶體的分析、擷取資料的分析,包括有些設計晶片會用到的分析資料會用到的工具;因此,全新升級的 iPROfiler 可以幫助工程師做出更精準的判斷,同時提升產品開發時程。具體來說,過去有企業在開發 IC 之後提交韌體團隊時發現問題,可能需要找 7~8 個分析師花了 1~2 個月才能找出效能點,現在透過 iPROfiler,只需要一個工程師、花 1~2 個小時,就可以找到問題,甚至還可以快速生成圖表,同時提供分析數據,預期至少可縮短設計週期達 6 至 9 個月,並提前發現潛在問題,減少錯誤和重新設計的成本。

擷發科_1.jpg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看好車載系統的未來發展,擷發科今年展出立基於「極速IC設計研發平台」的多功能 NFC 晶片,正是來自過去客戶在身份辨識、裝置配對之外,針對 NFC 晶片提出感應支付的需求。擷發科目前正在跟汽車電子後裝市場的公司洽談,把具備感應支付功能的 NFC 加上充電模組,一方面提供無線充電的服務,另一方面,當乘客下車,可以快速進行感應支付,預計 2025 年第一季量產,並且將與中東、日本及歐洲廠商洽談代理銷售,由於產品更具技術優勢與價格優勢,擷發科可望成為少數來自台灣的 NFC 供應鏈的新寵兒。

楊建盟指出,目前不管是 AI 伺服器或者 edge AI,成長力道與發展空間都相當大,擷發科將延續去年美系大廠客戶訂單,2025 年可望打入美國雲端服務供應商(CSP)ASIC供應鏈,加上現有來自日本、台灣、中國大陸的開發案,2025 下半年營收可望再向上推升。

擷發科_3.jpg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楊建盟料估未來五年內,市場需求將會從現有的 AI 伺服器轉移到 edge AI,而擷發科先前就已經建立非常好的基礎,這基礎將成為客戶之間的黏著劑。像是晶片廠能持續專注在晶片設計、開發,過程中使用擷發科的軟體平台,讓他們的晶片、AI系統展現更強勁的效能與相對低的功耗;針對 AI 軟體公司,擷發科也針對 edge AI 做好佈局;針對系統商,除了功能上的升級,也可以經由擷發科提供軟硬體 AI 完整解決方案,讓他們的產品順利導入 AI 的服務。簡而言之,擷發科是市場上極少數國內除了 NVIDIA 之外,同時著重 AI 軟硬體開發工具的公司。楊建盟希望透過這次參展 CES,讓全球廠商認識這來自台灣的「擷發科技」,不僅有助攻 AI 的實力,更有稱霸世界的底氣。

本文授權轉載自:壹哥的科技生活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的數據資料,截至2024年底,台灣數位存款帳戶的開立數量突破2,446萬戶,較2023年(1,968.6萬戶)增加24.3%,超越了總人口數,與此同時,帳戶安全也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

國泰世華銀行作為台灣金融領導品牌,不僅提供用戶導向的便捷安全金融服務體驗,透過先進技術杜絕駭客、釣魚攻擊風險,同時,以全方位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機制搭配跨界創新推出的「帳戶安全險」,打造從「預防」到「關懷」的數位金融安全。

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帳戶安全健檢與帳戶安全險雙引擎竭盡保障金融安全

隨著數位金融普及成為你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詐騙集團或駭客以各種方式發動攻擊,如釣魚簡訊、木馬程式竊取帳密、假網站盜取信用卡資訊,或者是假冒官方機構的社交工程…等,因此,無論是登入金融帳戶、轉帳、消費,還是投資理財,民眾除要有資安防護意識,金融機構提供的科技防護也是重要防線。

國泰世華銀行領先市場推出的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服務,從登入安全、交易安全、個資安全與系統安全…等四個面向提醒用戶須注意的地方,包含登入兩步驟驗證、FIDO快速登入、裝置綁定、交易認證碼、人臉辨識驗證交易、交易推播通知、Email/手機號碼檢核、App版本、手機作業系統…等項目,完成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設定,即可再強化帳戶安全的防護等級。國泰世華銀行對於數位安全不斷突破創新,此次攜手跨界夥伴–國泰產險推出「帳戶安全險」活動,用戶若完成10項安全健檢設定,並至CUBE App保險專區點選參加帳戶安全險活動,即有可能獲得最高新臺幣16,000元的理賠保障(限額45,000名)。(詳細保障內容依國泰世華銀行官網為準,可至活動專頁查詢。)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圖/ 國泰世華銀行

根據用戶動態提供主動防禦與提示,阻擋盜用、詐騙潛在風險

除從帳戶安全出發,國泰世華銀行更因應消費者使用行為,以多項主動防禦與智能提示機制保障交易前、中、後安全,讓安全防護不再是被動防禦,而是隨時偵測、即時反應:例如,透過「登入兩步驟驗證」等方式強化登入安全,運作概念就像是Google帳號的雙重驗證機制,當陌生裝置嘗試登入CUBE App帳戶時,系統會即時發出第二道OTP驗證來確認登入者身分,大幅提升登入安全。其次,用戶還可透過CUBE App啟動、人臉辨識驗證與交易認證碼…等多元交易驗證機制,並且綁定裝置才可使用,大幅保障交易安全。

除了前述安全機制,CUBE App還有提供「卡片安全鎖」服務,可依照交易地區、交易類型、交易時間與單筆交易金額上限進行個別設定,讓用戶根據自身需求,靈活控管用卡範圍。而針對風險與頻率日益攀升的釣魚簡訊詐欺事件,CUBE App也有「簡訊收件匣」提供客戶確認簡訊來源,若收到疑似詐騙簡訊客戶能直接開啟CUBE App登入後查詢簡訊內容,讓用戶可以一眼辨識訊息來源,杜絕偽冒門號發送的詐騙簡訊。

持續與時俱進推升數位安全防護

從全方位的 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業界首創的帳戶安全險,到全面覆蓋交易前中後的進階防護機制,國泰世華銀行始終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結合跨界創新,不斷推升金融科技的安全標準。未來,將持續進化安全防護策略、精準因應各種場景挑戰,以高規格守護每一位用戶的資產安全,讓用戶可以安心享受智慧金融生活。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產險商品由國泰產險提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