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9日舉辦新書發表會,包含前總統蔡英文、台積電董事長總裁魏哲家、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等嘉賓,都到場致意並致詞。
張忠謀也在今天的發表會暢談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直言細數一甲子半導體生涯: 「驕傲的是沒做很壞的決定!」
蔡英文也於發表會現場親自致詞,一開始她幽默說道,「很少看到有人是這樣出書的,先完成上半,讓大家等26年才完成下冊!」,不過不論是遍覽張忠謀充滿傳奇的一生、或是台積電的股票(漲幅),等26年是值得的。
作家夢碰壁!改讀理工進入半導體業
張忠謀笑稱,自己17歲時曾有作家夢,但被爸爸用一句話「會餓死」打槍,18歲改讀理工,但24歲考麻省理工(MIT)機械系博士資格落榜,轉而去找工作,又放棄機械工作進入半導體業。
書中提到的關鍵事件,包括受邀訪台「赴命運的約會」,接任工研院長及辭任,創立台積電,與飛利浦爭經營權、拒絕「管理層收購」、解決「變相裁員事件」等。
打造神山關鍵:沒有太多壞決定
回顧台積電發展,張忠謀指出,2009年成立業務發展部、2010年確定營收8%為研發費用,是很好的決定,比很多半導體製造公司都來的高。
在台積電職涯的後半段,還包括2010年「蘋果來敲門」,2012年台積電「28奈米首度領先業界」,接著2018年「7奈米持續保持技術領先」,並於同年退休。
張忠謀也流露自己對文學的愛好,他提到在自傳上冊自序中自譯了一段海明威《吉力馬札羅山的雪》,描述一位作家得了凍瘡,望著白雪的山峰等死,現在他再也不能寫那些故事, 「當時看了這段海明威,是我決定寫自傳的原因之一,再等下去以為可以寫更好,後來就沒機會了!」
面對外界好奇,自張忠謀2018年退休後,台積電面臨更多地緣政治局勢變化,還會不會有自傳「第三集」講後續的歷程?。張忠謀答道,自己已經退休,目前沒有再出續集規劃,已經交給現在的團隊,不會「越俎代庖」影響台積電決策。
蔡英文自曝:曾被張忠謀退稿
蔡英文致詞時則表示,從認識到有些摩擦,到一起完成任務,「和一個人生充滿歷練、經驗和有智慧的人互動、學習,是我從政生涯中非常重要的篇章」,其中她特別感激張忠謀6次代表台灣出席APEC領袖會議。
蔡英文分享,去年張忠謀最後一次負責APEC領袖代表任務,有了前幾次經驗後,她請幕僚提早準備,自己也親自參與,修改了很多內容,稿子到了張忠謀手上卻被退稿了, 「當然他不知道我有參與其中,不然他會對我客氣一點!」 蔡英文盛讚,這就是張忠謀的態度,對講出去的話、做的事情標準都要求很高,而正是因為如此的高標準,台積電才能以創新商業模式領先全球。
先進製程「始終在台灣」
蔡英文也回顧20年前,當時針對開放8吋晶圓廠赴中國投資議題,社會上有贊成及反對兩股力量,當年台積電經營階層,也擔心會不會在全球化潮流下,喪失到中國投資的先機。
時任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回憶,當時張忠謀對如何兼顧中國市場、以及保持技術領先,已經有他的想法,「政府禁就禁、撤就撤,一切配合。」於是在政策公布2年後、12寸晶圓量產後,台積電中國8吋廠才開始生產,最先進晶片都留在台灣製造。
直播畫面由天下文化提供
延伸閱讀:邀一頓披薩晚餐,化解黃仁勳心結!張忠謀自傳揭密:台積電40奈米曾讓輝達慘賠
張忠謀最討厭流水帳報告! 揭秘台積電會議文化:開會先講結論很重要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