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AI伺服器是什麼?概念股有哪些?AI伺服器懶人包:龍頭、製程布局一次看懂
影片|AI伺服器是什麼?概念股有哪些?AI伺服器懶人包:龍頭、製程布局一次看懂

隨著生成式AI需求爆發,資料中心的核心硬體設備「AI伺服器」,也讓台灣電子代工業成為AI中心。研調機構TrendForce表示,若估算AI伺服器產值,AI伺服器2024年的產值將達逾1,870億美元(約新台幣6兆元),年成長率達69%。

2024年大型雲端服務廠商持續擴大採購AI伺服器,預計AI伺服器的出貨佔比將占整體伺服器出貨的12.2%,較2023年提升約3.4%。雖然數字看起來不大,但靠著高單價──一櫃AI伺服器要價新台幣6,500萬元──讓AI伺服器成為「新貴」。

這一點,從台灣受惠的供應鏈中也能獲得應證。包含鴻海以及電子五哥(廣達、緯創、英業達、和碩、仁寶),紛紛受到國際大廠的認可,如雲端服務廠商Meta、Google及晶片廠商NVIDIA、AMD等,都成為他們的客戶。

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更指出,2025年AI伺服器出貨成長將逾28%。受惠CSP及品牌客群對建置AI基礎設施需求,估計2024年全球AI伺服器(含搭載GPU、FPGA、ASIC等)出貨成長可達42%。2025年在CSP及主權雲等高需求下,AI伺服器出貨年增率可望超過28%,占整體伺服器比例達15%。

不過,AI伺服器跟一般伺服器差別是什麼?在討論伺服器代工時,時常能看到「L6」、「L10」、「L11」等名詞,究竟代表什麼意思?台廠有哪些?

AI伺服器是什麼?跟一般伺服器有何不同

AI伺服器和一般伺服器的不同在於晶片的組成。一般伺服器以中央處理器(CPU)為主要的算力提供,而AI伺服器除了CPU以外,還加上了圖型處理器(GPU)及特殊應用晶片(ASIC、FPGA、TPU)等,用來應付AI的龐大算力。

兩者在成本方面差異甚鉅,根據《DIGITIMES》指出,以傳統x86架構的伺服器成本約為1萬美元,而一台搭載8顆NVIDIA H100的AI伺服器,成本將近27萬美元。

AI伺服器製造階段解析:L6至L12各代表什麼意思?

緯穎與NVIDIA合作的GB200伺服器機櫃.jpg
緯穎與NVIDIA合作的GB200伺服器機櫃。
圖/ 黃詩媛拍攝

伺服器的代工製造分成不同階段,從L1至L12分別代表不同的製程,其中L6、L10、L11、L12是台灣伺服器代工廠最常切入的製程階段。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Trendforce分析師龔明德表示,這些製程是伺服器代工廠商的製造策略發展方向。分成L6及L10以上的兩個主要階段,若代工廠商生產L6主機板,就會與系統整合商進行策略合作,例如英業達和近期出售給AMD的ZT Systems(美國伺服器系統整合商),另外一個方向則提供L10整機或到L12整櫃的完整解決方案。

不過,在不同的製程中,伺服器代工業者誰能取得最高利潤?

龔明德表示,若以利潤角度而言, 越往上游的板端原則上利潤更佳 ,而L10以上則需要視情況,若只單純組裝代工額利潤較低,但若包含裡面零組件則可提升整體獲利。

以整體AI伺服器市場而言,做到L10~L12系統階段相對而言需整合更多元件或軟硬體整合,技術層次較高及競爭力愈強,可進攻雲端客戶的整套解決方案,例如鴻海、廣達、緯穎等,皆是以這類型的業務為主。

AI伺服器廠商有哪些?龍頭是誰?

台灣電子代工廠在AI伺服器製程中,以鴻海布局最廣,包含GPU模組、基板組裝到整機櫃等都有涉略;根據中國《證券時報》指出,鴻海占據全球AI伺服器40%的市占,是AI伺服器龍頭。

若以製程來分,英業達、廣達等台廠,都占有一定的影響力。

L6階段——主機板製造與組裝:英業達具主導地位

L6階段涉及主機板的製造和基本組裝,這是伺服器製造的核心基礎。台廠在此階段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英業達與廣達。

DIGITIMES研究中心2023年指出,英業達在L6階段的市場占有率達6成,是全球主要的AI伺服器主機板供應商之一。此外,英業達也積極跨足L10與L11,擴大其在AI伺服器市場的影響力。

另外,廣達在L6階段擁有超過2成的市占率,近期也宣布考慮在泰國新建L6產線,同時擴展至L10、L11及L12階段,成為台廠中最為積極的企業之一。

搭載超微MI300A的AI伺服器
搭載超微MI300A的AI伺服器。
圖/ 邱品蓉攝影

L10階段——整機組裝與系統測試:鴻海提供一條龍解決方案

在L10階段,伺服器開始整合CPU、記憶體、儲存硬碟等核心組件,並進行全面的系統測試。此階段的重要性在於確保伺服器能穩定運行,並且準備好交付給客戶。

鴻海作為輝達最重要的供應商之一,在L10至L12階段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包含模組製造到整機交付的完整製程。

L11與L12階段——整機架設與軟體整合:緯穎持續強化L12整機櫃解決方案

L11和L12階段是伺服器製造的最後兩個關鍵步驟。L11階段專注於多台伺服器的整合與機架部署、建置;而L12階段則進行最終的軟體載入、系統優化和叢集管理,確保伺服器能在大型資料中心中運行。

DIGITIMES報告指出,緯創和廣達在輝達的GPU基板和伺服器製造中扮演重要角色,並且參與了L6、L10等不同階段的製造。緯穎則專注於L6與L12階段。緯穎表示,期望以提供資料中心整體解決方案,進一步強化其在AI伺服器供應鏈中的位置。

Trendforce指出,緯穎2024年成長動能來自AWS、Meta內部的ASIC,以及Omniva所採用的NVIDIA B系列晶片;此外,緯穎也在馬來西亞積極擴產,以滿足美系客戶需求。

ASIC崛起,會影響伺服器代工產業嗎?

然而雲端服務業者為了避免過度仰賴輝達(NVIDIA)的GPU,紛紛開始投入自研晶片(ASIC)與機櫃研發,這是否會對伺服器代工產業造成影響?

龔明德表示,這個現象對伺服器代工業者的區別不大,主要還是以提供雲端服務廠商的需求為主,例如選擇GPU或ASIC的AI伺服器方案,選擇怎樣的晶片不太會受限。

兩者主要差別在於GPU市場主導權是輝達,從H系列或GB系列整櫃方案得依照輝達的設計以及認證等,若是雲端服務商的ASIC自研AI方案,到AI伺服器的整機系統都相較倚重伺服器代工業者整體設計研發能力。

台灣伺服器代工廠憑藉其技術優勢,已經在全球AI伺服器市場中取得了關鍵地位。隨著生成式AI和大型語言模型的需求不斷上升,台廠在L6至L12各階段的製造能力,將持續推動其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

延伸閱讀:晶背供電是什麼?為何是晶圓「埃米戰爭」殺手鐧?概念股有哪些?

本文不授權媒體夥伴轉載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