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上任100天做了什麼?盤點4大部會關鍵行動
01

拍板1596億史上最高科技預算!國科會鎖定10大領域,加碼「晶創計畫」攻主權AI

國科會「晶創臺灣方案」著重發展半導體先進技術,強化在先進製程的競爭力;而因應AI浪潮,國科會並協助中小企業在AI的導入及使用。

新政府自5月20日上任以來剛好100天。

總統賴清德喊出「行動」和「創新」作為台灣未來發展的方向,身為推動國家科技、數位發展的關鍵部會:國科會、國發會、金管會和數發部肩負重任。

在8月底的2024台灣創投年會上,4個部會罕見地接連出席。部會首長和長官們都說了什麼?該怎麼展現推動創新的藍圖、決心和行動力?

對於以科技立國的台灣,擘畫國家科技政策、推進基礎研究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下稱「國科會」)扮演重要角色。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27日針對半導體產業政策「晶創臺灣方案」,以及AI算力的建置、協助中小企業導入AI等議題,介紹國科會的施政方向。

半導體:「晶創計畫」發展先進製程前瞻技術

「大概10年時間,政府沒有大力在投資半導體,但是我們半導體產業自力更生、越來越強壯!」吳誠文說道。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回顧過去20多年的半導體產業政策,包括2002年「矽導國家計畫」、2003年「晶片系統國家型科技計畫(NSoC)」、2010年「智慧電子國家型科技計畫(NPIE)」等。然而,自從2010年以後,卻有10多年的空白,直到2024年「晶創臺灣方案」才有針對半導體及電子業的產業政策推出。

國科會吳誠文_半導體產業政策.jpg
經過10多年半導體產業政策的空白,政府推出「晶創臺灣方案」,聚焦四面向:產業智慧轉型、投入關鍵前瞻技術、吸納全球頂尖人才、吸引國際新創與投資
圖/ 孫嘉君攝影

吳誠文指出,近年來,人們更加認識到半導體業對台灣的重要性,不論是製造及IC設計,而為了奠基台灣未來10到20年後的科技國力,政府推出「晶創臺灣方案」,聚焦四面向:產業智慧轉型、投入關鍵前瞻技術、吸納全球頂尖人才、吸引國際新創與投資。

他並說,以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供應鏈,創造了台灣重要的經濟大動脈,政府投入的晶創計畫,則著重於發展先進技術,涵蓋提升IC設計能力、加速半導體先進技術研發(如異質整合封裝、3DIC堆疊、矽光子技術、高效能chiplet等),以及掌握關鍵晶片設計軟體工具。

對於科技人才,吳誠文有感而發說道:「台灣的IC設計人才是一流的,只是沒有機會做自己的系統,都是在做代工!」他指出,台灣在半導體產業從設計到製造都很厲害,都在接國外的單,不過也應該建立自己的系統、自己的算力,強化主權AI。

國科會吳誠文_晶創台灣方案.jpg
晶創計畫著重於發展半導體先進技術,涵蓋提升IC設計能力、掌握關鍵晶片設計軟體工具等
圖/ 孫嘉君攝影

持續強化算力基建,落實百工百業用AI

隨著AI風潮吹到各行各業,處理龐大數據運算的資料中心也遍地開花。吳誠文說,國家建置的臺灣杉系列超級電腦,算力從2021年的13.4PFLOPS(每秒一千兆次浮點運算)、到2028年預計成長至超過200PFLOPS,將成長約20倍。

吳誠文也提到,大家都在講『算力即國力』,不過在持續建算力設施之外,尤其需持續優化AI模型、針對特定應用使用較小型的模型,以減少對資源的浪費。

國科會吳誠文_科技國力.jpg
因應AI浪潮,政府持續建置算力設施
圖/ 孫嘉君攝影

在AI的商業使用上,有較多資源的大企業腳步較快,針對中小企業如何善用AI,吳誠文指出,將加速邊緣AI(Edge AI)與多模態模型的研發、組建學研輔導團隊,以利中小企業快速導入應用。另外,也包括推動企業培訓專班,加強培育晶片與AI應用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 明年(2025年度)科技預算創下歷史新高,達到新台幣1,596億元、增幅8%(一般科技預算1,467億元,加上前瞻特別預算129億元) ,已於7月17日國科會第11次委員會議通過,鎖定半導體、太空、淨零、AI科技等十大領域,包含晶創方案預算將由今年的120億元成長至200億元,AI也將斥資約100億元經費。

延伸閱讀:目標2028新創募資破1500億!國發會拋3策略拚勝率:擬導流3.27兆資金當新創銀彈

責任編輯:李先泰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