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資訊產品市場一片低迷,唯獨一款產品賣到缺貨,屨屨讓消費者久候。這種手掌大小、可放在褲子口袋裡的PDA(個人數位助理器),去年出盡風頭,光台灣市場就賣出10萬台,榮登年度十大風雲商品。
**今年將再成長一倍
**
Palm在全球PDA市場擁有七成佔有率,但Palm北亞市場發展總監趙瑞芬,去年一年面對媒體最常講的話就是:「缺貨問題很快就能解決。」
市場保守預估,今年PDA銷售量仍將成長一倍以上。「今年台灣PDA市場至少有20至25萬台胃納,」PDA代理商上奇科技數位產品事業部副總經理林霖煌,對PDA前景相當樂觀。
在多數資訊產品市場不振的情形下,輕薄短小、價格在1萬台幣左右的PDA,快速刺激消費者需求,並帶動資訊廠商積極搶攻。從國外的Palm、Handspring、TRGpro、康柏、惠普、IBM等外來大廠,另加國眾、宏碁、英業達等本土品牌,2001年台灣PDA市場顯得格外熱鬧。
PDA如此炙手可熱,大多數的消費者,對PDA仍舊陌生。被視為明星產品的PDA,就市場規模來看,使用族群數量遠遠不及個人電腦族群。PDA代理商展碁國際產品經理陳尚玟也承認,PDA多數使用者,往往都是既有的個人電腦族群。不過,陳尚玟也說,PDA市場規模正在擴大,並不能就此斷言,PDA未來需求不及個人電腦。
**尚待PDA專賣店普及
**
PDA雖然是數位商品的明日之星,走進光華商場、Nova等資訊賣場,卻不容易發現PDA專賣店。一位賣場業者指出,「當PDA專賣店,和手機門市一樣多,才代表PDA足以構成市場規模。」不過,眼尖的消費者也許已經發現誠品書局敦南店,農曆年後已有PDA專賣店進駐,鄰近台北火車站的忠孝西路上,也出現PDA展示空間。PDA業者正為準備起飛的PDA市場摩拳擦掌。
目前業界鎖定的PDA購買族群,除了個人消費者,就是企業用戶。
業者指出,諸如保險業、直銷業等機動性較強的行業,對PDA需求強,例如國內某家知名保險公司,就計劃在今年採買1至2萬台的PDA,並請軟體公司開發符合保險業需求的應用軟體。攜帶性高的PDA,比起筆記型電腦,對外勤單位的吸引力更大。
**主力鎖定企業用戶
**
企業用戶出現,背後更大的商機在於「加值服務」。為不同產業開發PDA應用程式的軟體廠商,正準備在PDA市場大顯身手。台灣光是Palm相關應用軟體的開發業者,至少就有二至三百家,坊間也出現PDA軟體開發補習班。陳尚玟指出,大家都是看好PDA後續加值服務的潛力。
除了軟體之外,PDA周邊配備硬體開發,也吸引不少人投入。日前,Palm高層來台推廣PluggedIn計畫,鼓勵軟硬體廠商,投入Palm周邊商品研發,會場至少吸引近千人的相關業者,大家對PDA的周邊發展有著高度興趣。
早在1990年代初期,蘋果電腦(Apple)就推出第一代的PDA產品「Newton」,只不過當年風氣未興,加上基礎建設架構不成熟,Newton並未引爆趨勢。
林霖煌指出,「網路是帶動PDA潮流的重要指標。」
使用者可以透過網路下載各像應用軟體,網路上的PDA網站、俱樂部也將PDA族群,凝聚起來。短短一、兩年之間,PDA成為當紅炸子雞,網路的推波助瀾功不可沒。
PDA在短期內崛起,究竟是否會成為下一個明星產業,現在並無法斷言,可以確定的是PDA風潮,正在辦公室裡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