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toon把「條漫」推向全球!如何養成780億元娛樂巨獸?拆解「一作多用」IP商模
Webtoon把「條漫」推向全球!如何養成780億元娛樂巨獸?拆解「一作多用」IP商模

今年6月,韓國網路巨頭Naver旗下的條漫公司Webtoon Entertainment正式於那斯達克上市,雖然股價略有下跌,市值仍在26億美元(約為新台幣780億元)左右。

回顧Webtoon成立近20年的時間,從一個工程師下班的業餘專案,成長為業務遍布150國、年營收近13億美元(約為新台幣390億元)跨國內容平台,甚至具有躋身亞洲最強娛樂公司的潛力。

究竟是什麼特質和經營策略,讓Webtoon能夠從韓國本土跨足全球市場?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一作多用」創造多元收益,拆解Webtoon的商業模式

Webtoon主要營收來源有3種:付費內容、廣告和IP授權,但在占比上仍以付費內容為大宗,在2023年,這3種商業模式的營收占比為80%、11%和8.5%。從2023年12.8億美元的營收來看,付費內容可以帶來超過10億美元的貢獻。

Webtoon 2022 2023 收益柱狀圖.jpg
Webtoon 2022和2023年收益來源由付費內容占大宗,廣告次之,IP改編最少。
圖/ 記者自製圖表

所謂的付費內容,就是讓讀者透過小額支付「搶先看」。大多數的Webtoon內容都可以免費觀看,只有最新幾話的內容需要付費觀看,每話的價格約在新台幣12元。雖然價格不高,但根據Webtoon的招股書顯示,全球共有1.7億月活躍用戶,龐大的用戶基數撐高了付費內容的貢獻。

還有一點,做為Webtoon主要客群的Z世代的消費能力也持續成長。2022年全球Z世代可支配的收入約3,600億美元,相較於3年前成長了2倍以上,當Z世代的經濟能力持續變強,也有機會帶動Webtoon的發展。

廣告方面,Webtoon善用內容的吸引力,讓讀者透過主動觀看廣告的方式解鎖最新內容。據Webtoon的調查,美國的Webtoon用戶有8成願意觀看廣告,且用戶注意廣告的可能性是Netflix、X(前稱Twitter)、Reddit和Snap用戶的2倍。

最後占比較低的IP授權,是Webtoon著力發展的重要商業模式。讓旗下的條漫作品改編成其他形式,包含電影、戲劇、遊戲、周邊商品及實體書等,最大化單一作品的觸及度和影響力,為平台和創作者都帶來翻倍的收益。

女神降臨海報拼貼.jpg
Webtoon條漫作品《女神降臨》於2020年改編為同名影集,還原度高。
圖/ tvN

成功案例包含Webtoon上的人氣作品《女神降臨》,於2020年改編成同名影集後,在全球53國的Netflix登上前10名,且連續7週進入全球非英語影集排行榜前10名。其他案例還有2022年的《殭屍校園》及2023年的《地獄公使》等,也都曾進入Netflix全球排行榜,獲得耀眼的成績。

Webtoon的IP改編模式才剛起步,截至2023年底,Webtoon上有大約73萬部作品,其中已改編為其他形式的僅有900部,不到總數的1%,顯示此「一作多用」的模式在未來仍具有巨大的爆發能量。

創作者、讀者兩邊抓,生生不息的內容生態系

高度吸金的商業模型,背後是龐大的內容生態系,藉由不停循環的內容供需,轉動Webtoon的商業飛輪。

Webtoon平台上的內容部分為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戶原創內容)模式,由用戶自行生產,並分享到網路。

近年來,UGC的市場需求持續成長,根據美國消費者科技協會(Consumer Technology Association)的數據顯示,在美國,人們每週觀看的媒體內容有近4成都屬於UGC,且隨著創作的門檻降低,UGC的創作者數也持續增加。Webtoon設有投稿區,讓業餘創作者也能自主上傳作品,無須經過任何門檻審查。

Line Webtoon 2024原創網漫創作大賽首圖.jpg
台灣Line Webtoon今年舉辦原創網漫創作大賽,讓創作者投稿爭取獎金和影視化機會
圖/ 廠商提供

不過,大部分發光發熱的創作者可能還是職業創作者較多。Webtoon上的創作者可分為「職業創作者」和「業餘創作者」兩種,前者和Webtoon簽約,分享讀者付費觀看的收益,後者則在平台發布作品並逐漸累積人氣後,等待簽約成為職業創作者的機會。現在不分職業與業餘,Webtoon已有2,400萬名創作者。

自2017年到2023年,Webtoon已支付創作者總計超過28億美元,去年每位職業創作者平均獲利4.8萬美元,Top 100的創作者平均年收入更是達到100萬美元。

有創作者,當然也要有讀者。2024年第一季,Webtoon在全球每月平均有近1.7億名活躍用戶,主要市場來自韓國、日本與美國。其中,在已穩定的日韓市場各有超過10%和15%的活躍用戶願意付費觀看內容。

Webtoon商業模式.JPG
Webtoon的商業模式主要由創作者、用戶和內容構成,環環相扣。

條漫獨特的形式也為吸引讀者打下基礎,條漫除了符合現代智慧型手機的閱讀習慣外,內容也以「章回小說」般的形式每週甚至每天更新,每集篇幅短小,以懸念作結,吸引讀者繼續觀看下一話。

這樣的連載形式使作品的篇幅能長至百篇、壽命長至數年,為作品累積大量人氣。此外,創作者也能根據讀者的即時回饋,調整創作內容,迎合大眾喜好。

立基韓國,擴展全球

建立起成功的商業模式,並累積了足夠的作品和創作者後,Webtoon積極跨出韓國市場邁向國際。在擴展全球版圖時,Webtoon運用了因地制宜、充滿彈性的策略。

一方面,為適應不同市場,Webtoon在打入新市場時,會將提供的內容在地化,以吸引當地用戶。以日本為例,Webtoon起先將在當地受歡迎已久的日本漫畫數位化,以吸引漫畫愛好者使用平台,再逐漸將其轉變為韓國條漫的讀者。

而在與亞洲文化差異較大的北美市場,則在既有作品中加入了當地的社會文化特徵,以符合當地讀者的文化背景。

另一方面,Webtoon也同時以購併的方式壯大。2023年6月,Webtoon從母公司Naver的手中買下了全球最大的英語網路小說發行平台Wattpad,為其歐美市場擴充了更多內容,並帶來當地的創作者和讀者群;更早先,Webtoon也在2022年併購了日本最大的網頁故事發行商eBOOK Initiative Japan,整合了日本當時最大的網路漫畫平台和自家的APP漫畫平台(LINE MANGA),確立其在日本市場的領導地位。

Webtoon日本平台LINE MANGA.jpg
圖/ Google Play螢幕截圖

至今,Webtoon在日本和北美市場都已擁有超過2,000萬名用戶,此外,總用戶數更有一半以上來自於三大市場(日、韓、北美)之外。

不斷在全球擴張版圖的Webtoon,看準了現今全球娛樂產業的機會窗口。Webtoon創辦人金俊九認為,下一個世代的大型娛樂事業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夠掌握夠多的「創意」。做法也要脫離傳統,不再是大量投資專業劇作家和導演等進行劇本開發。

金俊九的一席話不僅說明了Webtoon正掌握著大量的潛在IP,事實上,Webtoon近期著力發展的IP改編模式早就是顯學——2022年全球前10大賣座的電影中,有9部是由其他形式的原創作品改編,或為先前作品的續集。此模式更能降低因作品意外不賣座而導致巨額虧損的風險,成為投資者的新偏好。

條漫也是「韓流」的一環,當K-pop及韓國影視作品在國際舞台上取得優秀的成績,Webtoon的表現,不論是營收或是讀者群,都證明了其無限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LINE WEBTOON來台10週年!台灣創作者如何靠「漫畫IP」賺錢?官方解密4大策略

責任編輯:李先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Dyson Supersonic r水管吹風機正式開賣:為什麼連專業髮型師都說「顛覆以往認知」?
Dyson Supersonic r水管吹風機正式開賣:為什麼連專業髮型師都說「顛覆以往認知」?
2025.04.30 |

在家就能吹出沙龍級造型,這早已不只是行銷標語,而是消費者對日常美髮科技的真實期待。當Dyson正式推出全新Supersonic r™精準造型輕量吹風機,這場由工程師主導的造型改革,再次挑戰「專業」與「居家」之間的界線。

十年研發濃縮,從時裝週紅到日常梳妝台

自2016年首推Supersonic吹風機後,Dyson持續顛覆業界對造型科技的想像。從Airwrap捲髮造型器到Airstrait直髮神器,每款新品都圍繞著一個核心目標——讓「速效乾髮」與「健康柔順」成為日常,而不是奢求。透過自家研發的氣流控制與智慧溫控技術,Dyson不只加快吹整速度,更大幅降低高溫對髮絲的傷害,讓「速乾不燙傷、柔順不毛躁」成為新世代造型科技的基本標配。

所以,與其說Dyson進軍美髮市場,不如說他們正在重新建構這個產業的技術邏輯。誠如品牌創辦人James Dyson所言,「我們的使命很簡單,就是解決別人忽略的問題。」美髮科技對Dyson而言不僅是消費產品,而是結合科學研究與工程思維,為每一個日常使用場景創造全新的可能。資深工程師Low Chen表示,品牌累積超過十年對頭髮健康與造型需求的深入研究,透過實驗室科學測試與全球造型師訪談,深入理解專業人士在工作場景中所面對的痛點:精準氣流控制與長時間操作帶來的身體負擔。因此,從內部構造徹底重塑吹風機定義,是全新沙龍級美髮科技Supersonic r的設計初衷。

Dyson
Dyson資深工程師Low Chen

圖/ Dyson

產品於去年(2024)時裝週首次亮相,獲得極高迴響。順應造型師與消費者的期待,Dyson宣佈將其推向一般市場。今年4月首次在台正式亮相,邀請國內媒體、造型師與KOL齊聚一堂,沉浸式體驗Supersonic r的細節魅力。

Dyson
Supersonic r推出山櫻粉、粉霧玫瑰、雲霧紫三款新色。
圖/ Dyson

全新「r型設計」,打破T字吹風機的想像

既要讓專業造型師能高效使用,也要讓日常消費者上手不費力。這當中最具關鍵意義的,就是「人因設計」與「效能配置」的重新平衡。對多數人來說,「輕」的意義不只是拿起來沒負擔,而是能吹得更久、處理更細節的角度,像是後腦勺、髮根線條等。而這台Supersonic r被定義為「專業級居家吹風機」的產品,堪稱是Dyson十年來最精實的技術總成。最大的突破在於它徹底重塑了吹風機的設計邏輯,機身更輕、更小巧,僅重325g,握感依然維持Dyson一貫的3.8公分直徑設計,操作靈活度大幅提升。

Dyson
專業造型師運用Supersonic r讓髮型細節輕鬆到位。
圖/ Dyson

過去,吹風機的T型結構註定了氣流必須繞行、阻力增大,乾髮只能靠提高溫度,對於秀髮造成的過熱損傷,幾乎無可避免。對此,資深工程師Low Chen進一步說明Supersonic r如何顛覆了這套老規則,以革命性的r型流線機身,讓氣流沿著自然曲線高速流動,形成專屬的「流線型氣流加熱系統」,不需高溫,也能輸出強勁、穩定的氣流,實現快速乾髮、零熱損傷的理想。

而為了讓整體重心與施力更自然,進一步降低操作疲勞,在內部結構上更是克服了兩大技術瓶頸,其一為全新開發的高密度加熱器,以極薄金屬片讓機身更輕薄,還兼具穩定高效的加熱能力;第二創舉是透過全球首創的八芯電源線達成訊號與電力的雙向傳輸。加上搭配RFID智慧配件識別與記憶功能,讓每次開機都能無縫回到使用者熟悉的溫度與風速。展現智慧化貼心設計的背後,是一場來自設計本質的挑戰,亦為吹風機產業寫下全新里程碑。

Dyson
流線型加熱科技,打造強勁、均勻、精準氣流,實現零熱損高效造型需求。
圖/ Dyson

不只是快乾輕巧,Supersonic r讓專業級造型成為日常習慣

在台灣首場發表會中,Dyson邀請造型師Dennis Fei現場展示2025年髮型趨勢,以高層次剪裁為基底,搭配蓬鬆髮根與具動態感的線條,形塑修飾臉型的自然弧線。他也分享,這樣的專業造型,不再只是時尚後台或名模專屬,而是一般消費者在日常居家中,也能輕鬆實現

Dennis Fei指出,Supersonic r的關鍵優勢在於流線型氣流設計,搭配柔和乾髮吹嘴和順滑吹嘴,能靈活切換乾髮與造型需求。無論是需要在髮根快速創造蓬鬆感,還是細緻塑型髮尾線條,都能以低溫、高速氣流快速完成,減少高溫對髮質造成的熱傷害,同時保有自然柔順的髮絲質感。

Dyson
知名造型師Dennis Fei(圖左)
圖/ Dyson

Dennis Fei也從時尚後台的專業視角,揭示這台吹風機在實戰場域中的優異表現。「在時間非常緊迫的環境下,能夠擁有一台在短時間內精準、快速完成造型的工具,絕對是所有髮型師夢寐以求的事。在我用過那麼多吹風機裡,這台是最讓我驚豔的。」對Dyson而言,美髮產品從來不只是硬體升級,更是一場科學、工程與生活需求交會的過程。當這種專業美髮科技能逐步成為居家生活必備精品時,代表它也正在默默改寫我們對日常「造型」這件事的想像與標準。

立即瞭解更多相關資訊 : https://reurl.cc/W0A7px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