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電腦大廠新漢集團與邊緣AI晶片新創公司耐能智慧(以下簡稱耐能)在7月11日簽屬策略結盟協議。
未來,耐能的AI晶片會集成到邊緣AI運算平台,並且實際應用在新漢集團的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車載、機器人與安控領域,強化產品的AI算力。
新漢集團董事長林茂昌表示,新漢旗下的所有產品已經累積成千上萬的大數據,這些數據將支持耐能深化NPU晶片的技術研發,以共同合作硬體系統的設計製造、邊緣AI運算與邊緣GPT應用開發、系統化AI產品共同行銷等,未來也預計用聯名方式推出邊緣AI運算平台產品線。
「智慧製造、工業物聯網實際上都是以垂直領域的邊緣運算為主,這些領域需要的是精確答案。」林茂昌說明:「新漢跟耐能之間有很多互補空間,新漢可以貢獻最多元領域、最大量的黃金礦(此指工業數據),耐能則有強大的煉金術(指NPU),期待透過合作,一同為終端應用市場量身打造AIoT智慧物聯網解決方案。」
新漢與耐能成為策略夥伴,如何合作?
新漢集團成立於1992年,主要營收來自工業電腦產品,約占91%,其他產品包含刀鋒伺服器、嵌入式電腦、無風扇系統、客製化產品及相關系列應用軟體。
耐能則是成立於2015年,專門開發內建NPU的AI晶片,在前不久剛剛完成B輪的第四次增資。
「你可以把不同類型的晶片,CPU、GPU、AI晶片,想像成是不同款式的車子,各有各的優勢。載貨的話一定是卡車贏,但如果要在城市裡鑽來鑽去,那一定是小客車贏。」耐能創辦人劉峻誠比喻,AI晶片追求尺寸更小的電晶體設計,並且能夠在功耗更小、時間更短的情況下處理大量數據,主要用於訓練(training)與推理(reasoning)領域。
「平均導入每2顆耐能的AI晶片,就能促使平台的AI運算能力提高4倍。我們的晶片就像樂高積木一樣,可以靈活堆疊,很適合平台方導入。導入的晶片越多,運算能力越好。」劉峻誠表示。
有關此次合作形式,新漢集團計畫結合耐能的AI晶片,以更低能耗、高效能的邊緣運算,從軟、硬體技術整合到通路串聯,協助客戶解決能源消耗問題,以及達成數據中心能源使用效率(PUE)的效能指標。
簡單來說,耐能的AI晶片會集成到邊緣AI運算平台,並且實際應用在新漢集團的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車載、機器人與安控領域,強化產品的人工智慧算力。
比如新漢的自主移動機器人(AMR)、無人搬運車(AGV)原先採用LiDAR(光達,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技術,未來加入耐能智慧的AI晶片後,期許能降低製造成本,同時提供更完整的應用。
「希望在邊緣AI領域,我們可以在技術與市場上成為領先者。」林茂昌指出,預期在今年第四季會推出更具體的產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