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控整併是好事嗎?有哪些考量因素?一文看懂金管會說的「支持併購案4條件」
金控整併是好事嗎?有哪些考量因素?一文看懂金管會說的「支持併購案4條件」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上任至今將滿月,談及市場管理,他表示自己的原則是「以法律人、以理服人」,會秉持專業說明道理讓人信服,而非主管機關說了算。

談及金控整併,若能增強競爭力、符合法令規範、兼顧股東權益及市場穩定的併購,他均抱支持態度。

4條件支持金融併購案

今年金融市場併購傳聞不斷,陸續傳出京城銀行找買家、新光金洽台新金重啟合併評估等,但合併案能否成就,最終仍要看主管機關金管會態度。

彭金隆上任後首度接受媒體專訪,明確揭露他對金融整併的態度。

彭金隆說, 任何一件能增強競爭力、符合法令,並能兼顧股東權益及市場穩定的併購,他都持支持態度 ,金管會不會為支持而支持、為合併而合併,還是要看個案對市場影響,就法令依據對個案進行檢視,但整體而言, 對於強化金融市場穩定、有助於市場發揮效率的良質併購或合併案,金管會均抱支持態度。

肯定台灣金控發展「更有國際競爭力」

彭金隆過往以保險學者身分為外界熟知,但他早年其實曾任公務員,為前財政部長邱正雄秘書,參與金控法編訂甚深。金控法立法至今已23年,彭金隆說,金控法立法是否發揮綜效?這一題是學生最常問他的問題。

彭金隆認為,綜效難做數量化驗證,但就事實觀察,過去十年金控規模已翻倍成長,從金控法設立至今,對金融市場影響相當顯著,隨金控成立後,因併入金控而減少的金融機構家數繁多,透過金融機構整併,讓台灣金融機構更具有國際競爭力,是不爭的事實。

他說,以前他常認為台灣金融業走不出台灣海峽、巴士海峽,但有了金控後,現在金融機構範圍已跨越海峽及亞洲,能向國際化發展,無論規模或人才,他都抱持非常肯定的態度,「台灣金控公司發展,是過去20年來非常成功的經驗。」

新光金正面臨子公司新壽資本不足的困境,又牽涉與台新金評估合併,金管會前主委黃天牧曾定調,新光金替新壽增資應是首要之務,不認為當時是談論合併適當時機,不過,彭金隆認為,增資與合併兩者屬於獨立事件。

本文授權轉載自:中央社

延伸閱讀:做夢也想打進Costco!昔日品牌苦苦追求,台灣好市多為何主動招募供應商?從一關鍵商品揭秘

責任編輯:李先泰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