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於6月4日舉辦股東會,對於今年展望給出相當樂觀的預期。總裁魏哲家表示,看好AI以及高速運算等對晶片的需求,營收表現將逐季上升,預期全年成長將落在20%至25%間。「我們沒有競爭對手,只有一家大的半導體公司不是客戶,其他全部都是。」魏哲家說。
劉德音6年畢業感言:很榮幸、很感恩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董事長劉德音的最後一場股東會,6月5日他將卸任董事長一職並退出董事會,「 很感謝第一排的人,過去六年我很榮幸能帶領他們。 」出席股東會時,劉德音神情輕鬆地在股東們的掌聲中入場。有股民發問會給予大眾怎樣的建議時,劉德音還幽默回應:「買台積電股票。」
身兼董事長和總裁的魏哲家也是全場焦點,他首先對張忠謀表達敬意:「張創辦人是不可取代,不要拿我跟他比。」不過兩人之間還是經常聊天,魏哲家表示並未獲得任何警告或指示,「但聊天可以得到他的經驗,我會持續學習他以前的經驗智慧。」
魏哲家表示,目前心境沒有改變,首要任務就是更頻繁接觸政府關係,部分工作量交給身邊夥伴。人才培育方面,魏哲家表示會儘量往年輕化、制度化發展,促使人才自己成長,並招募更多元化的人才。
台積電為什麼能抓住輝達、超微和高通的心?
生成式AI的爆發帶來全新需求,劉德音透露台積電今年對AI的預期比去年更加樂觀,魏哲家更直言2024年的營收將會「季季高」,值得廣大股民期待。
魏哲家表示,對於AI「非常樂觀!黃仁勳3兆男他說前途一片光明,我完全同意。」他重申台積電的策略:「台積電沒有為了AI去特別做產品,我們的技術永遠領先,技術領先就會有人來用,不管在手機、電腦還是AI都一樣。」
他進一步解釋,過去英特爾(Intel)當道的時代,電腦用來幫助人類記憶,因此講求的是速度,「但現在是電腦幫你想,這很不容易。」在這樣的情況下,晶片不只要能運算快速,還必須足夠節能,「 台積電正好在能耗和速度上符合客戶要求,有符合這樣條件的人不多,所以輝達、超微和高通等,都在台積電做。 」
市場曾一度盛傳,台積電的晶片太貴恐使客戶怯步。魏哲家表示,與台積電能提供的價值相比,其實並不昂貴,他幽默表示:「 我也跟黃仁勳抱怨過他的東西太貴,不過的確有價值,所以我也要開始跟他秀我的價值。 」引發現場一陣笑聲。
台積電美國建廠、日本擴廠進度?
魏哲家指出,包含先進封裝、大尺寸晶片和先進製程技術,都是台積電接下來的機會。目前台積電佔全球不含記憶體的邏輯半導體產值約28%。
不少股東都很關心台積電的美國建廠成本是否能如期控制,劉德音則回應,美國建廠雖然比台灣成本高,「但我們在美國建廠成本比其他還要低。」他直言,出海設廠是當今趨勢,「如同我們以前建造第一座八寸場一樣,有許多困難但會一一克服。」他還提到,美國大選雖然是不確定的政治因素,但建廠補助是兩黨共識,「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魏哲家也表示:「在美國很貴沒錯,但我不拿美國跟台灣比,因為不同地方用不同方式生活,我在美國我就跟美國同業比,我永遠贏他們是第一。」
至於日本擴廠,魏哲家表示會先把第一個廠做好,再考慮持續擴廠,「熊本政府的確有邀請我們。」他表示,包含水資源等維護都需要考慮,若得到當地居民認可,台積電會持續努力。
不過魏哲家補充,即使有這麼多的海外足跡,整體規上還是「台灣優先。」重申最先進製程一定從台灣開始,站穩腳步後才會考慮其他地方。
有記者問及兩岸衝突議題,魏哲家坦言,的確有客戶跟他討論要把產能移到其他地方,「但想全部移出是不可能的,台灣佔台積電總產能的8到9成。」
在先進製程技術方面,有股東提問是否有機會被華為追上。劉德音則霸氣回應:「不太可能。」指出競爭對手是永遠存在的,重點在於台積電的進步速度能否比對手更快。
目前台積電3年1000億的投資計畫已告一段落,不排除未來將持續投資設廠,「請拭目以待。」魏哲家信心滿滿地說。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