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市場大洗牌,這2家竄起!「樂購蝦皮」免納監管,全因蝦皮廣設店到店
第三方支付市場大洗牌,這2家竄起!「樂購蝦皮」免納監管,全因蝦皮廣設店到店

國內第三方支付市場出現洗牌!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Uber Eats 及 91APP 日均餘額突破 10 億元關卡,連同原先就低於 20 億元的 LINE Pay、拍付國際、藍新、綠界、富胖達 (foodpanda) 共計 7 家,未來都是申設電支執照的重點觀察對象;而「樂購蝦皮」因其電商平台積極開設店到店,日均餘額不僅未超過 20 億元門檻、甚至連 2 年低於 10 億元,離申設門檻越來越遙遠。

第三方支付業者代理收付日均餘額,這七家落在10~20億元

金管會每年第一季都會調查第三方支付業者前一年日均餘額狀況,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表示,經查,並未新增跨過 20 億元門檻的業者。落在 10-20 億元的業者包括 連加網路 (LINE Pay)、拍付國際、藍新科技、綠界科技、富胖達 (foodpanda) ,5 家都是 2022 年的名單,而 2023 年新增 優食台灣 (Uber Eats) 及九易宇軒 (91APP) ,總計 7 家,都是下一波有可能升格電支的業者。

金管會於 2021 年 6 月 30 日修正發布「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第五條第二項授權規定事項辦法」,將代理收付款項總餘額之「一定金額」自新台幣 10 億元修正調高為 20 億元。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延伸閱讀:熊貓超市5月底停止服務,foodpanda證實了!雲端超市先鋒為何收山?

樂購蝦皮代理收付金額漸漸減少,為什麼?

受到市場關注的樂購蝦皮,2019 年代收代付金流的日均餘額一度高達 31 億元,達到應納管門檻,依法須增資並申設電子支付機構受監理,但因中資疑慮,未能獲得經濟部投審會增資許可,2021 年 8 月金管會廢止「蝦皮支付公司」專營電子支付機構業務許可。

樂購蝦皮 2021 年日均餘額已經下滑至 10-20 億元之間,2022 年更進一步跌破 10 億元大關,2023 年亦低於 10 億元。

「蝦拼Plus」開放全用戶使用 ! 使用蝦皮店到店智取店再享24小時自由取件服務 (1)
樂購蝦皮日均餘額已在2022年跌破10億元。
圖/ 蝦皮購物提供

林志吉指出,蝦皮近年廣設店到店,已有新的收付模式,逐漸從線上代收轉型為實體代收,簡而言之,電商自行收款即可,無須透過樂購蝦皮代收款,因此不必計入第三方支付日均餘額內,使得金額持續下滑,連續 2 年未超過 10 億元。

金管會官員說明,第三方支付業依照第三方支付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中,是要以網路為中介做代收代付,而蝦皮向經濟部登記為便利商店事業,並非此架構,該金流方式就不在電支納管範圍內。

延伸閱讀:蝦皮制霸TikTok揭密!菜鳥PD組「日更」特戰隊拚出台灣商業帳號NO.1

本文授權轉載自:鉅亨網

關鍵字: #電子支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你是哪一種寶藏植物?國泰世華CUBE App回顧功能新升級,用戶搶看「財富綠洲」限動
你是哪一種寶藏植物?國泰世華CUBE App回顧功能新升級,用戶搶看「財富綠洲」限動

國泰世華銀行延續個人化經營的品牌理念,於今年 1 月 在 CUBE App 推出全新「財富綠洲」年度回顧功能。這項創新服務重現「我們知道,但他們可能不記得」的金融足跡,展現銀行對數位服務體驗的細膩思維。在數位金融競爭白熱化的當下,這項邁入第四年的回顧功能不只創下百萬瀏覽紀錄,更在今年以全新面貌深化客戶互動,體現銀行對長期關係的重視。

「回顧的出發點,在於重新定義銀行與客戶的關係本質。這不該只是一連串的交易紀錄,而是一段值得紀念的夥伴關係,」國泰世華銀行副總經理陳冠學表示,年度回顧正如人生重要的里程碑,記錄著雙方的共同成長。「透過這樣的回顧,不只能看見關係的深度,更能幫助客戶在財務規劃上有所參考,展望未來更多可能性。」

多維數據分析,30種植物演繹理財成果

為提供更精緻的個人化體驗,今年的回顧功能以「財富綠洲」為主題,將分析面向從 14 種擴增至 30 種,整合超過百項數據指標,依據使用者的理財模式、資產配置、交易行為等面向,將金融行為轉化為「寶藏植物」。例如:資產雄厚者綻放白鑽百合、常於白天使用App者收穫赤金向日葵,而經常美元換匯的使用者則培育出黃金仙人掌。

「植物需要持續灌溉與成長,這正是財富管理最好的隱喻。」陳冠學解釋,團隊依據使用者的金融行為特徵,將其歸類為高端客群、忠誠使用者、消費主力及一般使用者四大類。高端客群著重於年度基金配息、換匯金額等資產管理指標;忠誠使用者則聚焦基金申購、證券定期定額等投資行為;消費主力展現在旅遊、網購、精品或餐飲等消費模式;一般使用者則涵蓋日常帳務、換匯等基礎金融活動。每一株植物的綻放,都象徵使用者的理財印記。

新聞照二.jpg
國泰世華 CUBE App 2024 年度回顧以「財富綠洲」為主題,邀用戶探索理財灌溉成果。
圖/ 國泰世華

創新社群互動,打造沉浸式回顧體驗

承襲數位原生世代的使用習慣,今年的回顧功能特別採用社群媒體盛行的「限時動態」設計,讓使用者能更直覺地探索個人化內容。系統透過分頁式呈現,展現使用者的開戶歷程、帳務往來、理財投資等多面向數據。此外,創新的「與你匹配的寶藏植物」互動機制,搭配串接各大社群平台的原生分享API,快速一鍵轉發分享,更成功提升了使用者的參與度和分享意願。

「每一年的數據回饋都為服務帶來新的啟發,」陳冠學表示,分享功能的開發,也是基於團隊持續觀察使用者行為、不斷優化體驗的成果。「我們也發現客戶對於資產配置、換匯趨勢特別關注,因此加強了相關資訊的呈現。同時,社群分享功能的熱烈迴響,也讓我們更確信這個方向的價值。」

分析結果_赤金向日葵
國泰世華將金融行為轉化為「寶藏植物」,採時下流行的限動瀏覽,更可疑鍵分享或下載。
圖/ 國泰世華

深化數位體驗,展現質感金融價值

延續個人化服務的理念,CUBE App的年度回顧系統會根據使用者實際往來數據,動態解鎖不同客群的專屬內容。例如:在信用卡消費回顧,完整展現年度消費力與交易時段分析;擁有連續兩年往來紀錄的使用者,則能透過趨勢比較,完整掌握個人理財發展軌跡。

「打造個人化服務是一個持續精進的過程,」陳冠學強調,儘管團隊在開發過程中面臨資源有限的挑戰,仍堅持提供最佳的使用者體驗。「這項服務需要跨產品整合資料,在數位通路上線,牽涉範圍相當廣泛。雖然不直接創造業績,但對深化客戶關係極具價值。」事實上,團隊的努力也獲得使用者熱烈迴響,上線短短數週,CUBE App年度回顧瀏覽量已接近百萬人次,更達到數萬人社群分享的熱度。

F4F21E25-A646-41F2-B826-024BAAB25510.jpg
國泰世華銀行副總經理陳冠學強調銀行與客戶之間的關係經營,盼透過年度回顧提升體驗,陪伴客戶走過一段又一段的數位金融旅程。
圖/ 國泰世華

就像培育植物需要耐心與專注,理財之路也是日積月累的過程。陳冠學說道:「透過數據的具象化呈現,使用者不只能看見自己的理財足跡,更能從中獲得前進的動力。我們期待透過這樣的服務創新,與客戶一同成長茁壯。」

為打造無縫的服務旅程,團隊也開放 CUBE App 首頁、主選單,以及 LINE 官方帳號等多元入口,讓使用者隨時回顧專屬的理財足跡。此外,即日起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使用者可透過 CUBE App 或國泰世華 LINE 官方帳號體驗年度回顧功能,完成問卷更可抽 500 元電子禮券。體驗質感金融、探索專屬的財富綠洲,國泰世華銀行為每位客戶打造的數位金融之旅,正是時候啟程。

本文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追蹤我們
半導體供應鏈新台灣隊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