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矽電子3月掛牌!老企業搶攻第3類半導體,怎麼收服大廠英飛凌、Navitas?
微矽電子3月掛牌!老企業搶攻第3類半導體,怎麼收服大廠英飛凌、Navitas?

半導體晶圓封裝測試商微矽電子將於3月7日掛牌。這間成立已37年的老牌企業,是國內最大的電源管理IC測試商,更在2014年時在晶圓大廠的邀約下,踏入第三代半導體的測試與切割市場,已切入全球市占率最高的氮化鎵(GaN)大廠Navitas以及英飛凌(Infenion)的供應鏈中。除此之外,還包含MOSFET、IGBT以及微控制器(MCU)等封裝測試產品線。

為何微矽會在2014年策略投入?除了有半導體大廠的協助,第三代半導體的測試毛利高達六成也是誘因。副總經理王志成表示,決定第三類半導體良率的關鍵在於均勻度和良率,測試與切割的技術含量也較高。

微矽電子
微矽董事長張秉堂表示,氮化鎵已開始朝向800伏特以上的高電壓發展,應用已從充電樁開始向外擴散,包含無人機和資料中心的應用
圖/ 邱品蓉攝影

王志成表示,初期的開發相當辛苦,「我們花了10年才讓產品量產。」目前,微矽在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與碳化矽(SiC)的測試、薄化與切割技術上已經領先同業3至5年,

營收僅佔10%,微矽卻願意重壓第三代半導體!為什麼?

集邦科技預估,第三代半導體市場將自2021年的9.8億美元,成長至2025年的47.1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48%,主要為氮化鎵和碳化矽,範圍涵蓋快速充電器、AI伺服器、無人機、家電、5G通訊、電動車、充電樁、太陽能、風電、儲能系統等多個領域。

不難看出,微矽在第三代半導體賭上重本。以氮化鎵為例,過去大多應用於800伏特電壓以下的場景,董事長張秉堂表示,氮化鎵已開始朝向800伏特以上的高電壓發展,應用已從充電樁開始向外擴散,包含無人機和資料中心,「這是必定會走的方向。」

目前,半導體測試約佔微矽營收的70%,其中的五成來自於電源管理IC測試。此外,該公司同時也切入封裝和晶圓薄化市場,佔比分別為10%和18%。若從產業來看,微矽大部分的應用場景為消費性電子,電腦約佔營收4成;手機以及家電等也佔4成;工控和網控等約佔15%;車用則佔比5%。

微矽電子
微矽電子重壓第三代半導體,目前已切入大廠供應鏈
圖/ 邱品蓉攝影

若單看第三代半導體測試佔微矽營收僅佔10%,但微矽看好第三類半導體展比會持續上升。王志成指出,今年碳化矽測試將量產,會有更多挹注,加上已台灣客戶切入車用的比重還在上升,看好接下來車用營收來源將持續攀升。

第三代半導體應用擴大,AI伺服器、無人機都會使用

微矽已有兩間廠房,看好未來趨勢發展已啟動擴建計畫,竹南廠房將自3723坪擴充至5768坪,預期增加100組晶圓測試設備,和50%的晶圓薄化產能。當中的六成都是針對第三代半導體的擴產,預期2024年第三季包含無塵室將全數完工。

展望2024年,張秉堂看好氮化鎵的持續發展,包含快速充電器、資料中心AI伺服器、無人機以及電動車等皆有需求。此外,老本行電源管理IC也將回暖,預期2024年庫存水位將逐步恢復健康,邊緣AI應用有望帶動需求。

延伸閱讀:英飛淩收購GaN Systems!它是誰?為何成立15年就成台積電最大氮化鎵客戶?

責任編輯:錢玉紘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