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攜手NVIDIA發展私有雲,會「惹到」公有雲巨頭嗎?一文看懂衝擊
VMware攜手NVIDIA發展私有雲,會「惹到」公有雲巨頭嗎?一文看懂衝擊

VMware於上月重磅推出Private AI服務,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親自站台,宣布雙方合作建立平台「VMware Private AI Foundation with NVIDIA」,協助把AI放進企業自己資料中心的「私有(Private)」環境中,不只能減少GPU使用量,也更保障企業的資料安全性。

vmware nvidia private ai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為VMware站台,宣布推出Private AI平台,並形容是「雙方合作多年來終於實現的願景」。
圖/ VMware Explore

這場合作為企業級AI帶來關鍵的解方,但VMware一直以來強調的是結合多家公有雲服務的「多雲」事業,如今推出私有雲服務,是否對公有雲巨頭如AWS、Google、Microsoft帶來衝擊?

VMware於27日舉行亞太技術大會Explore,《數位時代》也前進新加坡現場,由高階主管親自解答對私有雲發展的兩大哉問。

問題一、企業對私有雲的AI需求,會超越公有雲嗎?

VMware在上個月推出和NVIDIA合作開發的平台,最大的優點是讓企業客戶可以把AI模型建立、運行在自家的資料中心,不用擔心系統跑不動或放不下巨大模型的問題。平台中運行的虛擬機,GPU容量一口氣從8個翻倍到16個,等於企業可以用更少的成本、最高的效率,獲得AI時代最稀缺的GPU資源,同時確保資料留存在自己的資料中心裡。

VMWARE CHRIS WOLF PRIVATE AI
VMware Private AI Lab副總裁 Chris Wolf 是這項計畫的最高負責人。
圖/ 隋昱嬋攝影

VMware Private AI Lab副總裁Chris Wolf接受《數位時代》訪問,認為在生成式AI崛起後,確實觀察到更多客戶對私有雲重新產生興趣,尤其是兩大類型的企業客戶:

  1. 具高機敏資料
    無論是使用ChatGPT等2C工具,或者是使用公有雲一般的AI服務,可能都需要擔心資料外洩和「數據主權」外移的問題,當數據上傳到這個模型中運轉,企業就可能喪失了對它的監管控制權力。

  2. AI新創
    對這幾年冉冉升起的AI新創來說,一旦把服務和資料放上公有雲,就等於把數據送給自己最大的競爭者。

這代表AI可能改變了過去幾年「拚上雲」的節奏,Chris Wolf指出,公有雲雖然成本低廉,但資料隱私疑慮短時間內難以消除,因此單純使用公有雲服務在AI時代中已經不是最佳選項,加速使用「混合雲(Hybrid Cloud)」就成為新的顯學。

雲端簡介

這點在亞太區也能看見強烈需求,根據iKala Cloud和IDC合作進行的調查,只願意採用地端服務的企業比率從32%大幅縮減到僅剩6%,多達94%都計畫採用雲端服務,其中「混合雲」多達近7成。 結合私有雲和公有雲的好處,不敢上雲的機敏資料留存在自家機房,需要靈活運用的就放上公有雲,根據業務需求,把工作負載在兩者之間彈性轉移。

因此PrIvate AI將是VMware未來幾年重點發展方向,和NVIDIA合作的平台預期能夠為客戶提供自訂模型和製造生成式AI應用,像是智慧聊天機器人、助理、搜尋和摘要等內容,需要的資源通通準備好,大幅降低企業使用的門檻,而這套產品也加入戴爾、慧與和聯想等大廠的技術支持。

問題二、VMware深度發展私有雲,會「惹毛」公有雲老夥伴嗎?

但VMware的發展方針中,最核心的一塊是「多雲」,也就是和公有雲巨頭緊密合作,利用平台整合多家公司的雲端資源,企業客戶可以在平台上無縫使用、管理超過一家的公有雲服務。

這是VMware深耕多年的市場,也在前幾年的數位轉型浪潮中獲得龐大收益,但如今一手抓公有雲生意,一手又推出私有雲服務,難道不會衝擊和AWS、Google、Microsoft等巨頭間的關係嗎?

對此,VMware雲端解決方案副總裁Prashanth Shenoy的答案很乾脆:「不會影響,甚至可能加強彼此之間的合作」。

他指出,公有雲會喜歡和VMware合作,其實是看中VMware在私有雲領域的領導地位,鎖定的正是這群私有雲客戶,當客戶想擴展到公有雲時,因為熟悉VMware的架構,更可能選擇和VMware緊密合作的公有雲,遷移更順暢。

Shenoy分享,旗下2000多家客戶,平均都只需要2個半月就可以遷移到不同的公有雲,但若是客戶自己從0開始搬遷,則需要長達45個月才能完成,吸引這些客戶選用公有雲的商機龐大,也是未來雙方會密切合作的方向。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VMware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