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電動車掀血戰!一個慕尼黑車展,為何讓德國人尷尬了?中國電動車市占衝20%?
中西電動車掀血戰!一個慕尼黑車展,為何讓德國人尷尬了?中國電動車市占衝20%?

今年上半年比亞迪電動車銷量破119萬輛,市占率突破2成,超越特斯拉坐穩全球電動車霸主。當中國電動車快速崛起,傳統汽車製造大國德國正面臨威脅,本周登場的德國慕尼黑車展(IAA MOBILITY)可以看到中西汽車大戰進入新一輪賽局。

為了捍衛主場德國賓士、BMW紛紛端出新概念電動車亮相,來自中國的比亞迪、小鵬、蔚來等電動車大軍強勢進軍歐洲市場,特斯拉更是睽違十年再度參展,凸顯全球電動車行業陷入激戰。

賓士全新 Concept CLA Class 概念車於今年慕尼黑移動智慧科技展 IAA Mobili
賓士全新Concept CLA Class 概念車於今年慕尼黑移動智慧科技展登場,主打單次充電可行駛 750 多公里的長續航力。
圖/ Mercedes-Benz Group AG

中國電動車侵門踏戶,2030市占上看20%!歐洲車廠面臨困境

兩年舉辦一次的德國慕尼黑車展,是世界規模最大車展之一。根據《路透社》報導,今年慕尼黑車展參展商約41%總部位於亞洲,中國廠商數攀升1倍多,包含比亞迪、小鵬汽車與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都到場。

《德國之聲》形容,以中國為主亞洲廠商高調參展,占據了活動最大展位,相對地歐洲廠商顯得非常低調,德國車廠福斯、BMW、賓士與法國雷諾還是共同展。

展會上,比亞迪一口氣展出海豹、宋PLUS EV冠軍版、元PLUS9、海豚、漢以及騰勢D9等6款車型。會中宣布海豹正式在歐洲上市,售價44,900歐元起;而騰勢D9是比亞迪旗下高檔子品牌騰勢(DENZA),獨家在歐洲首推車型。

比亞迪海豹
會中比亞迪宣布海豹(Seal)正式在歐洲上市,售價44900歐元起。
圖/ IAA mobility

比亞迪歐洲區董事總經理舒酉星指出,目前在歐洲市場已取得重大進展,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比亞迪已進入15個歐洲國家,開設140多家門市,並持續擴大經銷網路。

其他中國電動車廠也躍躍欲試,小鵬汽車計劃2024年進軍更多歐洲市場,零跑科技宣布未來兩年推出5款面向包含歐洲等海外市場的車型。

延伸閱讀:比亞迪大殺四方,特斯拉不行了?拆解中國電動車「猛爆性成功」3關鍵

根據法國汽車諮詢公司Inovev統計,截至今年在歐洲銷售的電動汽車中,約8%由中國品牌製造,高於去年的6%和2021年的4%;Inovev更預測2030年中國電動車在歐洲市占上看20%,未來成長潛力驚人。

另一份汽車研調機構JATO Dynamics指出,2022年上半年,中國電動車平均成本少於3.2萬歐元,歐洲則是5.6萬歐元。凸顯中國造車的成本優勢,反觀德國汽車製造商主要聚焦高檔電動汽車,並深受汽車晶片短缺導致生產不順等瓶頸。

「我們(指德國)正在失去競爭力,」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穆勒(Hildegard Mueller)說到,「慕尼黑車展說明了國際的高壓競爭,使得德國必須加大對電動化的投資。」

中國電動車大軍來勢洶洶,歐洲汽車高層怎麼回應?

然而,歐洲車廠不會坐以待斃。面對中國電動車大軍強勢來襲,賓士、BMW、福斯、雷諾等高層都在慕尼黑車展上做出了回應。

從賓士、BMW分別端出的概念電動車Concept CLA Class、Neue Klasse來看,都瞄準提高續航與效率,同時將生產成本砍半,但兩台車都要等到2025年量產上市。

BMW Neue Klasse
BMW全新概念電動車Vision Neue Klasse搭載Neue Klasse平台,充電速度與續航力都提高30%。
圖/ IAA mobility

談到中國車廠進軍歐洲,BMW執行長奧利弗·齊普斯(Oliver Zipse)表態:「基本款級距的市場(The base car market segment)要嘛消失,或是不會由歐洲製造商來做。」言下之意,歐洲車廠還是以高端品牌為主力。

法國雷諾執行長盧卡·德·梅奧(Luca de Meo)則說:「我們必須縮小與中國在生產成本的差距,當製造成本下降,價格也會跟著降。」並表態雷諾明年推出的R5電動車,會比現行車款便宜25%到30%。

延伸閱讀:賓士推CLA電動車,劍指特斯拉!一次充電可開750公里、比Model 3還持久

多數歐洲車廠朝向生產更低成本的電動車,來與中國車廠競爭,但「合作」也是一個方向 。福斯集團執行長奧利弗·布魯默(Oliver Blume)提到,會透過和中國車商合作,來降低50%的電池成本。

今年7月中旬,福斯就砸下7億美元投資小鵬取得4.99%股份和董事會一席觀察員席位,雙方將在中國共同開發電動車;此外奧迪也和中國上汽集團展開合作,著手開發下一代電動車。

福斯集團執行長奧利弗·布魯默(Oliver Blume)
福斯集團執行長奧利弗·布魯默(Oliver Blume)提到,會透過和中國車商合作,來降低50%的電池成本。

小鵬汽車總裁Brian Gu認為,「歐洲汽車製造商目前落後中國,但他們透過合作夥伴關係與大量技術投資,對電動車做出了巨大承諾。」他不會忽視這些致力轉型的汽車製造商。

當電動車引領汽車產業進入新賽局,中國電動車在德國慕尼黑車展放閃,引發歐洲車廠的焦慮,彭博社就形容,這是一場「德國最不德國的汽車展」(Germany’s least-German car exhibition),國際的競爭大門已敞開。

延伸閱讀:一個反覆政策,讓中國驚現「電動車墳場」!揭電動車野蠻生長背後的醜陋真相

資料來源:reutersbloombergdw

責任編輯:林美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