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台併」通過,公平會祭出3條件
公平會宣布,附加負擔通過台灣大哥大與台灣之星合併案。對此,台灣大哥大表示,核准通過也宣告台灣電信產業發展將邁入全新紀元,「新台灣大」將以大幅升級的頻寬、頻譜組合與近千萬的用戶基礎,加速建構「超5G」應用生態系,台灣大將遵循公平會附加負擔之指示方向,力拚2023年底前完成整併。
公平會指出,台灣大哥大在本結合實施後,透過整合台灣之星頻譜、網路及人力等資源,可提升頻譜使用效率、涵蓋率及網路品質,也有助於促進5G應用服務發展。
不過實施後,業者家數減少、市場集中度提高,仍存有部分限制競爭的疑慮。此外,台灣大哥大集團旗下業務經營遍及多項服務,是否產生行動寬頻服務市場增加之市場力量,延伸到其他服務市場的效果,仍有待觀察。
為了消弭上述限制競爭的疑慮,並確保本結合案整體經濟利益大於限制競爭的不利益,經審議後公平會決議不禁止結合案,但從用戶端權益的保障、服務及網路品質的提升及促進市場競爭三方面,對於台灣大哥大附加負擔如下:
一、資費方案部分:
1、概括承受台灣之星既有用戶契約,確保用戶得依契約約定之資費、內容與條件使用至114年12月31日;
2、對於台灣之星4G終身方案之用戶,應持續依合約內容提供服務至4G行動寬頻服務屆期終止。
3、針對身心障礙、中低收入戶、低收入戶、清寒學生、65歲以上族群,提供至少5年優惠資費方案;
4、另針對一般用戶提供至少1年優惠資費方案;
5、上述資費方案實施情形,以及資費方案與mo幣合作之實施情形,應於合併後5年內每年提交公平會備查。
二、服務及網路品質提升部分:
台灣大哥大自行承諾提升服務及網路品質、投資軟硬體事項,公平會亦要求須於合併後5年內每年提交行動寬頻網路整合與優化等提升網路性能及服務品質之具體實施成果,以及台灣大哥大符合自行承諾有益於整體經濟利益之成果報告備查。
三、促進市場競爭部分:
公平會要求台灣大哥大電信應提供他電信事業與自身用戶相同等級之行動語音與數據服務、漫遊服務、號碼可攜服務及平等接取服務;不得無正當理由拒絕或中止提供批發服務、訂定顯不合理的價格或交易條件;不得無正當理由以差別的價格或交易條件提供批發服務;不得以他電信事業,僅得與自身交易為條件而與其交易。這個合併案的成功,揭示著台灣電信「三雄鼎立」的時代到來,未來會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焦點,以下是《數位時代》2023年8月報導:
台灣三大電信業者本週舉行第二季法人說明會,各界除了關注台灣大哥大合併台灣之星案、遠傳電信合併亞太電信案之外,中華電信新任董事長、總經理上任後首度同台出席,如何面對「電信新三雄」、整體布局及策略能否帶來新動能,皆受外資法人格外矚目。
觀察今年上半年業績情形,中華電信繳出每股淨利(EPS)2.52元成績單,寫下6年來新高。電信市場下半年也期待迎接三星Galaxy Z Flip5及Fold 5摺疊手機、iPhone 15新手機帶起新一波換機風潮,全年能否超越財測目標並寫新紀錄,備受關注。
三大電信法說會,還有哪些重點值得關注?
關注一:中華電信新任董總,怎麼看電信產業整併?
中華電信董事長郭水義、總經理林昭陽首度共同主持法說會。郭水義表示,中華電信對於電信產業整併、產業前景看法皆樂觀,也看好資通訊市場朝向「良性發展」。
根據中華電信公布營運成果,今年第二季合併營收534.6億元,年增2%;營業淨利為122.6億元,增加2%;稅息前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221.9億元,年增1%;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99.3億元,增加2.9%;每股淨利(EPS)1.28元。
郭水義強調,第二季所有財務指標,均超越財測目標;上半年每股淨利達2.52元,創6年新高,可見中華電信在市場競爭上展現韌性。
「業務面上,我們在各領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長,尤其是第二季行動服務營收年成長6.4%,連續22個月增加。」郭水義表示,中華電信在台灣行動市場的行動服務營收市占率年成長至39.9%,客戶數市占率成長至37%,反映中華電信客戶結構健康和營收成長動能優良。
林昭陽也進一步說明,企業客戶新興業務營收表現優越,其中,5G企業專網收入年增4倍,大數據營收年增67%。中華電信看好數位轉型及AI浪潮,也對產業前景看法樂觀,未來資通訊市場可望朝良性發展,尤其台灣的5G滲透率穩健發展,符合預期。
關注二:「台台併」11月有新進展!台灣大哥大準備整併網路
台灣大哥大合併台灣之星案在公平會審查中,法人也聚焦台灣大哥大的資本支出規劃。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指出,合併案預估11月初將會有新進展;此外,台灣大哥大調高資本支出,由今年初的127.93億元追加至156.53億元,主要是網路整合建設的準備,此項費用在獲得公平會同意後將開始支出。台灣大哥大在進入5G市場第3年的時間點「踩油門」,將逐漸看見後續成績。
就營運成果觀察,台灣大哥大今年第二季合併營收435.5億元,年增5%;稅息前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89.1億元,年增1%,寫歷史新高;稅後淨利為30.4億元;稅後每股淨利(EPS)1.08元。累計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865.6億元,年成長7%;稅後淨利57.5億元,EBITDA為175.9億元。
在電信業務方面,林之晨說,第二季行動服務營收年增6%,智慧型手機月租用戶平均每戶貢獻金額(ARPU)來到700元,上半年月租用戶月退租率下降至0.73%,主要受惠於「四大獨門專案」帶動資費升轉,包括mo幣多、好速成双、Disney+、OP響樂生活等,獨門專案用戶占智慧型手機用戶比例攀升至21%。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大哥大子品牌「OP響樂生活」推出將滿周年,相較去年9月上市,今年上半年銷量成長2.5倍,並帶動高資費、長約期客戶加入,申辦用戶中選擇5G月租999元以上者,高達9成。未來將著重整合軟硬體資源,提供影音劇院、遊戲體驗等套裝組合。
儘管消費市場需求結構轉變使電商業務偶見「疲態」,但林之晨也指出,momo第二季合併營收為262.1億元,年成長4%,成長動能穩健;主倉與衛星倉總數合計達到55座,較去年同期增加4座。另一成長引擎家用寬頻上網服務,營收年增6%。
整體而言,林之晨強調,電信服務營收持續成長,加上電子商務與家用寬頻穩健增長,第二季合併EBITDA寫歷史新高,上半年自由現金流量也年增10%,朝著建立長期成長基礎的目標再邁進一步。
關注三:遠傳Q4前要完成合併,已展開亞太電信網路整合
公平會7月19日決議有條件通過「遠傳電信併亞太電信」案,其中也提出3個條件,包括要求資費方案須保障用戶權益、提升服務及網路品質。
就目前看來,遠傳電信預計今年第四季前完成合併,外資法人也關注合併後如何看到綜效,尤其合併亞太電信之後,遠傳電信如何看待下半年財測目標及展望,成為關注焦點。
觀察營運成果,遠傳電信今年第二季合併總營收217億元,年增4.7%,為連續11季正成長;合併稅息前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79.1億元,年增3.5%;稅後淨利27.7億元,稅後每股淨利(EPS)0.85元,寫近6年同期新高,年成長19.7%。
值得注意的是,遠傳今年上半年合併總營收440.04億元,年增3.2%;合併EBITDA158.55億元,年增4.2%;稅後淨利55.2億元,年增19%。各項財務指標皆超越財測,主要受惠於用戶持續升級5G、疫後解封帶動漫遊與預付卡營收成長,加上行動通訊本業、新經濟業務高毛利率挹注。
遠傳總經理井琪表示,在5G帶動下,遠傳行動通訊業務持續穩健成長,2023上半年行動服務營收為254.6億元,年成長3.5%;5G滲透率突破36%,挹注客戶每月平均貢獻度(ARPU)持續正成長,月租型用戶流失率僅0.9%維持低點。
此外,遠傳在新經濟業務上也持續獲利增長,井琪說,遠傳自主開發的資通訊服務持續挹注新經濟獲利攀升,2023年上半年新經濟整體獲利年成長5%;企業客戶端方面,52%來自企業智慧資通訊業務,年成長14%。
在個人數位服務端,遠傳friDay購物電子商務營收年成長率達13%、數位媒體服務營收年成長率達9%,貢獻新經濟營收成長。
對於法人關注的「遠亞併」後續進度,井琪表示,併購亞太電信案獲公平會核准後,目前除了著手進行網路整合相關作業,同時向台灣證券交易所提交申請發行3.472億新股以交換亞太電信股份,合併基準日預計為今年第四季。
展望下半年,井琪強調,遠傳將持續推動5G普及率、提升數位加值服務、並深化顧客關係,持續擴大綠色與智慧資通訊業務成長,包含將透過「微軟授權解決方案夥伴LSP計畫」、「端到端一站式團隊」,推動微軟企業產品、Azure服務成長。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