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不舒服問AI,小心健康問題被外洩!使用前有6重點必讀
身體不舒服問AI,小心健康問題被外洩!使用前有6重點必讀

自從OpenAI、微軟和Google推出了AI聊天機器人,許多人開始嘗試一種新的網路搜尋方式:與一個模型進行對話,而它從整個網路上學到的知識。

專家表示,鑑於之前我們傾向於通過搜尋引擎查詢健康問題,我們也不可避免地會向ChatGPT、Bing和Bard等工具提問。然而,這些工具會犯一些我們熟悉的隱私錯誤,並且還會創造一些新的錯誤。 「消費者至少應該以懷疑的態度看待這些工具,因為和其他許多流行技術一樣,它們都受到了廣告和行銷力量的影響。」

在向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分享敏感健康資訊或任何其他秘密之前,有幾個需要知道的事情:

1、這些機器人會保存我的聊天記錄嗎?

沒錯,ChatGPT、Bing和Bard都會儲存用戶的輸入。不過,Google Bard正在對少量用戶進行測試,它提供了一個設置,讓用戶可以要求該公司停止保存查詢記錄,並取消與用戶的Google帳戶相關聯。只需點擊左上角的選單並關閉「Bard Activity」即可。

而用戶也可以在OpenAI的設置中關閉「聊天歷史記錄和訓練」選項,從而限制聊天記錄的保存時間。公司表示,關閉後將僅保存聊天記錄30天,並避免將其用於人工智慧的訓練。

2、這些公司拿我們的聊天記錄幹什麼?

這些公司利用用戶的查詢和回覆來訓練人工智慧模型,以提供更好的答案。但是,這些聊天記錄的用途不止於此。Google和微軟在推出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時,在隱私政策中也留出了使用用戶聊天日誌進行廣告的空間。這就意味著,如果你提問矯正鞋相關的問題,將來你可能會看到這方面的廣告。

延伸閱讀:跟ChatGPT的對話內容好羞恥?現在可以關記錄了!還要再推「企業版」

這樣的廣告可能對用戶的影響不大。但是,當健康問題和數位廣告交叉時,就可能會帶來傷害。此前的報導顯示,包括WebMD和Drugs.com在內的許多症狀檢查站點與外部廣告公司分享了用戶潛在的敏感健康問題,如抑鬱症或愛滋病毒,以及用戶識別碼。

此外,數據經紀人也會向買家出售大量的人員名單和他們的健康擔憂清單,這些買家可能包括政府或保險公司。有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報告說,他們在網路上看到了令人不安的定向廣告。

鑑於此,用戶應該考慮他們有多大程度上相信這些公司會保護他們的數據,以避免侵入性廣告,並決定與谷歌或微軟分享多少健康資訊。

OpenAI則表示,公司只會保存用戶的搜尋結果來訓練和改進其模型。 OpenAI發言人表示,該公司不會利用用戶與聊天機器人的互動來建立用戶檔案或打廣告,未來也沒有這樣的計劃。

隱私非營利組織電子前沿基金會的社區組織副主任羅里·米爾(Rory Mir)表示,有些人可能不希望自己的數據被用於人工智慧培訓,而不管這些公司在廣告方面採取什麼樣的立場。他補充說:「在某個時候,他們掌握的數據可能會落入另一家你不那麼信任的公司手中。」

3、會有人查看我的聊天記錄嗎?

有時候,會有人工審查員參與審核聊天機器人的回答。這意味著,他們也會看到用戶查詢的問題。例如,Google保存了很多聊天記錄以供審查和註釋,最長可保存四年。儘管這些審查員無法查看用戶的Google帳戶,但是Google還是建議用戶在聊天中不要分享任何個人身份資訊,包括姓名、地址或其他可以識別用戶或其他人的細節。

4、我的聊天記錄會被保存多長時間?

米爾表示:「公司收集我們的數據並長期保存可能會帶來隱私和安全風險,這些公司可能會被駭客入侵,或者與不值得信任的商業夥伴分享這些數據。」

OpenAI的隱私政策顯示,該公司保存用戶數據的時間為「僅限於我們為用戶提供服務或其他合法商業目的所需的時間」。這可能是無限期的,該公司發言人拒絕具體說明。

另外,Google和微軟也會保留用戶的數據,直到用戶請求刪除。

5、我能相信機器人提供的健康資訊嗎?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商學院人工智慧對醫療保健影響的營運管理和商業分析教授戴廷龍表示,網路就像是健康資訊的聚集袋,有些資訊有用,有些則不是很有用。在篩選垃圾資訊方面,像ChatGPT這樣的大型語言模型可能比常規搜尋引擎做得更好。

例如,ChatGPT可能比Google Scholar更好地幫助某人找到與他們特定症狀或情況相關的研究。在戴廷龍教授的研究中,他正在檢查聊天機器人是否能夠正確診斷醫生未能發現的罕見疾病。

但戴廷龍教授指出,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依賴聊天機器人提供準確的健康指導。他說,這些模型已經被證明可以編造資訊,並將其作為事實呈現出來,而它們的錯誤答案可能讓人覺得相當可信。

此外,人工智慧模型還通過不可靠的來源獲得資訊。比如,當用戶詢問為什麼總是感到疲憊不堪時,Bard可能會提供許多可能的答案,甚至引用一個關於小西施犬性情的網站。再加上人類傾向於過於信任聊天機器人的推薦,這很可能造成大問題。

戴廷龍教授警告:「雖然這項技術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但現在它就像是嬰兒,或者可能像十幾歲的孩子。人們只是在測試它,而當人們開始依賴它時,它就會變得非常危險。」

6、如何查詢健康資訊才能確保安全?

由於獲得醫療保健的機會參差不齊或費用高昂,並不是每個人在感覺不舒服時都能去看醫生。如果你不想讓自己的健康問題被保存在某個公司的伺服器上,或者成為廣告的素材,那麼可以使用隱私保護瀏覽器。

在註冊任何基於人工智慧聊天的健康服務(比如治療機器人)之前,首先要了解這項技術的局限性,並檢查該公司的隱私政策,看看它是否使用數據來「改善服務」,或者與未透露身份的「供應商」或「商業合作夥伴」共享數據。這兩個詞通常都是廣告商的委婉說法。

延伸閱讀:你愈健康、保費減10%!國泰人壽怎麼用AI算出你的「活力分」?

本文授權轉載自:網易科技
責任編輯:傅珮晴、蘇祐萱

關鍵字: #ai人工智慧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