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砸錢補貼,台灣中小IC設計業怎麼辦?蔡明介:台版晶片法案要趕快落地
中國砸錢補貼,台灣中小IC設計業怎麼辦?蔡明介:台版晶片法案要趕快落地

台灣半導體協(TSIA)於今舉辦IC設計產業白皮書會,探討台灣IC設計產業的未來方向。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於開場時致詞就指出,中國不少IC設計公司都獲得高額補助,受禁令影響更讓不少資源流向成熟製程,呼籲政府應重視。同時他也認為,應更加重視半導體缺才的議題。

中、美冷戰衝擊IC設計,蔡明介:成熟製程首當其衝

台灣IC設計產業政策白皮書,圖為聯發科董事長蔡力行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出席台灣IC設計產業政策白皮書發表會致詞時表示,中國補貼將衝擊台灣中、小IC設計企業。
圖/ Digitimes提供

蔡明介在出席今日活動時,回顧了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他指出,50年前,台灣在前經濟部長李國鼎和前行政院長孫運璿的規劃下,一路從成立加工出口區做半導體封裝測試,到後來由工研院自RCA引進IC製造、設計等技術,「成就今日台灣擁有產值世界第一的晶圓代工,及世界第二的IC設計業。」

蔡明介表示,值得關注的是,在中、美科技冷戰的情勢下,中國給予半導體企業的高額補貼資金,開始流向未受禁令影響的成熟製程IC產品,「台灣中、小型IC設計業者將首當其衝。」他呼籲政府,應該在這個時機點合理調整國家產業政策以及資源,更應該推出完整的「台灣晶片法案」,兼具理解產業、政策規劃和執行計畫。

台灣IC設計產業政策白皮書
TISA和Digitimes今共同舉辦台灣IC設計產業政策白皮書發表會,聯發科技、奇景光電、群聯電子、聯詠科技、瑞昱半導體等大廠皆出席。
圖/ Digitimes提供

針對IC設計業,蔡明介表示,這是一個以腦力創造附加價值的產業,與晶圓製造不同。近來歐洲、美國、日本和韓國都祭出高額補貼和稅賦優惠,獎勵半導體製造的在地化。蔡明介指出,當中如自駕車、高效運算(HPC)及AI等未來新興科技的需求,都需要先進製程的IC設計。

蔡明介也直言:「目前台灣IC設計的人均產值達新台幣2千多萬,雖高於我國製造業,但與IC設計大國美國相比,在附加價值的創造上仍不夠。」

碩士畢業薪資高於教授,人才政策急需調整

此外,蔡明介也針對台灣人才問題提出討論。蔡明介認為,因教改出現後遺症,加上少子化的現象,是未來重要的挑戰之一,「人才培育更有短、中、長期策略調整的需要。」

當前台灣已設立五所半導體學院,分別由企業及政府出資成立,並由企業提供部分資源,包含講師和實習機會等,期望能更有效率的培育半導體人才。聯發科則是台大與陽明交大的合作企業。

台灣IC設計白皮書,由左至右分別是奇景光電董事長吳炳昌、群聯電子執行長潘健成、瑞昱半導體副總經理暨發
圖/ 外部攝影

奇景光電創辦人暨執行長吳炳昌也分析,當前台灣不僅缺少IC設計人才,連「訓練人才」的人都很稀少:「現在剛畢業的新鮮人,第一年去IC設計的年收入就超過教授。」在這樣的情況下,碩士生願意選擇持續升學,並加入博士研究行列者,就越來越少了。

延伸閱讀:台積電漲價,聯發科沒有挨著打!蔡力行如何繼續賺?解析IC設計龍頭轉骨大計

責任編輯:錢玉紘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