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特斯拉都外包的「微工作平台」創造就業機會,實際上是剝削難民、弱勢者?
Google、特斯拉都外包的「微工作平台」創造就業機會,實際上是剝削難民、弱勢者?

一名婦女住在肯亞的達達阿布難民營(Dadaab),這是世界上一大難民營。她穿越塵沙漫布的廣大區域,來到擺滿數排電腦的中央棚屋。她跟其他眾多人一樣,萬般無奈被迫離開居所,來到全球體系的邊緣地帶。

她日復一日為遠在數千英里外的矽谷某新興資本主義先鋒賣命工作。一整天的工作內容包括標注影片、打出音檔逐字稿,或是教導演算法如何辨識出各式各樣的貓咪照片。在真正僱傭職位短缺的時刻,線上零工成了達達阿布居民屈指可數的「正式」選擇之一,但這份工作不僅不穩定、艱辛且依件計酬。這裡的工作空間狹窄不通風,還隨處掛著雜亂電纜線和零散電線,這種環境與宇宙新主人居住的尊貴不凡園區簡直有天壤之別。

在亞馬遜首席執行長貝佐斯花一小時賺到一千三百萬美元的同時,一名難民只能靠著教導演算法偵測車輛來賺取幾美分。每個工作任務都加深了兩個世界之間的鴻溝:一個是範圍持續擴張、性命不值錢的大貧民區,另一個是智能機器人和身價數十億科技大亨所在的資本主義先鋒。手指點擊之間,連結了蠻荒與高尚的世界。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企業培訓難民「微工作」,生活卻只能勉強糊口

同樣由點擊構成的經濟也決定了中東各地難民的命運。黎巴嫩夏蒂拉難民營(Shatila)的敘利亞人,被迫改變日常作息來配合地球另一端不同時區的公司的需求。他們放棄自己的夢想,以滿足遠處資本家的需求。他們在夜間標注都市區域的景象,包含「房屋」、「商店」、「車子」,像是被命運捉弄般,這些標注內容對應到他們曾經居住的街道,說不定之後無人機將會飛入這些街道進行轟炸。他們勞動所用的網站資訊。

非常不透明,因此誰也說不準這些任務的用意為何,或是受益者是誰。在隔壁房,無業的巴勒斯坦人成為 m2Work 鎖定的目標;這是通訊業者諾基亞和世界銀行的合作企畫案,目標是要給「世界上最弱勢的人」新型態的微就業機會。世界銀行致力在南半球「創造工作機會」,當然會將巴勒斯坦三成的失業率視為不可錯失的良機,因為他們是尚未受到利用的廉價勞力,而我們美好「新經濟」所仰賴的大型電信網路,正好能把他們納入全球資本的版圖中。

除了 m2Work,還有許多「社會影響力外包」(impactsourcing)風投事業利用微工作觸及過去無法取得的全球工作人力。由 Deepen AI 公司經營的非政府組織 Lifelong,培訓敘
利亞難民為 Google 和亞馬遜這類的企業注解資料。

同樣地,非營利平台 Samasource(SAMA) 培訓烏干達、肯亞和印度的難民完成簡短的資料任務,並積極招募難民到亞馬遜的 MTurk 工作。該平台的口號「用工作機會取代援助」,完美闡釋了這些企畫的理念。Samasource(SAMA) 發明了「 微工作 」一詞,正好反映出它的理念源頭—微型放貸(microloan)。微工作就像微型金融一樣,是種專給無業和貧困族群的貸款方案,為這些計畫打包票的,是對市場機制能治百病的深信不疑,結果卻只是讓國家陷入欠債循環、戰亂和貧窮。 微工作不提供權益、職位保障或作業流程,且薪酬微薄到只夠餬口,使人社會處境艱難。

限編輯使用_isis_refugee_Alexandre Rotenberg via shutter
圖/ Alexandre Rotenberg via shutterstock

困於難民營、貧民窟或殖民地的工作者,被迫在裸命(bare life)的條件下靠微工作勉強生存。如此明顯針對種族的歧視作法採用了「監獄產業複合體」(prison-industrial complex)邏輯,將過剩人口(多為黑人)監禁,並依法強制他們低薪或無償勞動。 微工作方案也用如出一轍的方式剝削困於經濟暗處的人,儼然形成一種「難民產業複合體」 (refugee-industrial complex)。

自動化背後的真相,弱勢者被迫為企業付出勞力

因此不難想像,Samasource(SAMA) 的前首席執行長珍娜(Leilah Janah)選擇用「虛擬生產線」這種較好聽的稱呼,把貧窮化包裝為勤奮美德。雖然比最底層的非正式工作安全(甚至更有賺頭),但微工作通常是專給走投無路的人。事實上,微工作籌辦方通常鎖定戰爭、內亂或經濟崩盤的受災戶為對象,原因不是如珍娜等推動者所稱的不計較這些人的背景,而是看準了他們艱困的處境。這些組織深知在奈洛比基貝拉貧民窟(Kibera)或是加爾各答的棚屋區,勞動者沒什麼餘裕抗議薪水低或是缺乏權益保障。

這才是自動化隱藏的真面目:由全球各地難民、貧民窟住戶和受殖民者集結而來的族群,因貧窮化或法律強制力,被迫出賣勞力替 Google、臉書和亞馬遜等公司進行機器學習

以自駕車為例,這產業在許多大型平台上都持續發展,估計2019年市值高達五百四十億美元,且在2026年將遠遠超出五千五百億美元。特斯拉(Tesla)等公司有很多勞動力需求在於清理和注解資料,以利自駕交通工具順利行駛。

從車上拍攝的景象內含大量原始視覺資料,要先經過歸類和標注才能用。接著再拿已標注資料讓車輛學習分辨都市環境,並辨識出行人、動物、道路標誌、紅綠燈和其他車輛。資料訓練很少在公司內部進行。通常,特斯拉這類的公司會把工作外包到南半球。2018年,超過75%的此類資料是由處境最艱困的委瑞內拉人負責標注。自從委國經濟崩潰,通膨率逼近百分之一百萬,大量失業人口(包含不少中產階級的專業從業人員)開始使用 Hive、Scale 和 Mighty AI(在2019年被Uber 併購)等微工作平台,以通常不到一美元的時薪標注都市環境影像。 雖然業主能在這些網站上匿名,因此幾乎不可能辨識出群包網站服務的大公司身分,但其實不難推測,Google、Uber 和特斯拉都在委國這波危機中撈了不少便宜—資本主義的典型作風就是發災難財。 統計資料顯示,直到今日,委國提供的自駕車相關資料處理勞務量仍是最高。

從經濟崩潰受災戶、難民到貧民窟住民,平台資本主義專找名目上多餘的人口下手—將眾多零碎任務交給長期被排除於合理僱傭關係外的人,並從中圖利。這些人被 Google 和臉書等公司把持,長久困於勞動市場邊緣的灰暗地帶,既不屬於受僱人員也非失業人口。接案者只在教導演算法如何辨識行人的那一分鐘有工作,然後又被扔回人力庫去找尋下一份任務,如此不斷在受僱和失業兩種狀態之間擺盪。

「過剩勞動人口」不受保障,歐美地區也不例外

無論是難民營或監獄的工作, 又或是美其名為福利(welfare)的工作救濟勞動要求(workfare), 微工作形式都讓過剩的廉價勞動力便於受到利用,且不僅是出於獲利的目的,也是一種管束的手段。 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後,美國各州政府委託 Samasource(SAMA) 教導求職者從事線上勞動,主要是在經濟衰退及去工業化最嚴重的「鐵鏽地帶」(Rust Belt)。這個計畫的用意,在於讓長期失業者為美麗新經濟做好準備,因為屆時工作者要面對的不是全時工廠勞務和嚴格主管,而是臨時工作和專制的演算法。因為這些「培訓」計畫通常涉及學員對平台的使用,所以不易判斷教育和實際勞動之間的分野。

雖然 Samsource 計畫是歐美微工作的極端範例,卻也揭示北美洲有哪些族群使用這些平台:「被開除的教師、行動不便的專業人士、退役軍人、有空間恐懼症的作家⋯⋯以及家庭主夫主婦。」如同敘利亞難民或是加爾各答貧民窟住民,許多這類型的工作者被捲入資本的軌道,卻被拒於正式勞動市場之外。他們形成馬克思口中的「相對過剩人口」(relative surplus population),意即「僅部分工時受僱」而不足以維持生計和完全「不事生產」而長期無薪所構成的冗餘群體。 根據需求擴張和緊縮來聘僱的波動體系,勢必會導致這群人的遺落。 工作者被納入勞動力後,便開始仰賴給薪關係。勞動需求下滑使得工作機會減少時,工作者必須另外尋求辦法維生,像是補助金、非正式工作,或是向人乞討食物和收留處。微工作只不過是這些淒涼選項中最新的一種。

《為演算法服務的免洗人力》立體書封
圖/ 商周出版

本文授權轉載自《為演算法服務的免洗人力:平台資本主義時代的勞動與剝削》,Phil Jones著,商周出版

責任編輯:蘇柔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安齊發!合勤集團三品牌同台,展現整合防禦實力
資安齊發!合勤集團三品牌同台,展現整合防禦實力

資安已成企業營運的基本保障,合勤集團整合旗下兆勤科技、黑貓資訊與勤晁科技,打造從基礎設施到智慧防護的完整資安體系,助企業穩健邁向AI新時代。

隨著企業加速推動數位轉型、駭客持續進化攻擊手法,資安早已不是可有可無的保險,而是企業日常營運的「剛性需求」。看準資安市場商機,合勤集團(Zyxel Group)近年來積極透過旗下3家子公司—兆勤科技、黑貓資訊與勤晁科技佈局資安防線。在日前登場的CYBERSEC 2025台灣資安大會上,更以「資安特勤,偕同出擊」為主題,展示一個涵蓋AI 驅動的雲地整合防禦、智慧資安維運服務到高規格跨域網路安全與加解密的完整防禦體系,不僅吸引大批與會者駐足,成為展場人氣最旺的攤位之一,更充分展現合勤集團在資安領域的強勁實力與市場吸引力。

兆勤科技祭出雙軌策略,助攻中小企業資安升級

根據統計,2024年的目標式勒索資安事件,高達90%是以中小企業為攻擊目標,顯見,資安防護不再是大型企業才需要關注的課題,中小企業的資安需求同樣迫切且不容忽視。

「然而,中小企業因為缺乏資安專業人才及預算有限,不易做好資安管理,再加上近年來網路攻擊手法多變且複雜,更加深應對威脅的難度,」兆勤科技總經理蔡明見一語道出中小企業的資安挑戰。為此,兆勤科技祭出「簡化管理、強化服務能量」的雙軌策略,持續精進雲端網路安全解決方案,讓中小企業能夠以最少資源完成資安佈署工作。

在簡化管理上,兆勤科技以Nebula雲端管理平台為核心,透過以下3大機制,達到簡化管理負擔的目標。首先,在Nebula平台導入雲地共融技術,讓雲地兩端的安全策略及網路設定可以同步,突破傳統網路設備管理模式只能本地或雲端二選一的限制,也為企業網路管理提供更多彈性,企業可以先採用本地管理,待習慣雲端操作時,再一鍵轉移到雲端,無需重新配置、也不需更換設備,大幅降低轉型門檻,打造跨平台的一致性防護。

合勤科技
兆勤科技總經理蔡明見
圖/ 數位時代

其次,Nebula平台除了可以集中管理防火牆、交換器、無線AP等各個網路設備,設定介面亦相當簡單好操作,透過各種方式例如:事先預設基礎設定、掃描條碼即可將設備加入網路等,讓使用者即便不是專業IT人員,可以輕鬆完成設定、掌握整體網路狀態,大幅降低學習門檻與提高管理效率。

第三、Nebula平台可以自動接收韌體更新與漏洞修補程式,避免因人力不足而忽略系統維護與更新的風險。

在強化服務能量上,兆勤科技積極輔導經銷或通路夥伴建立服務能量,滿足中小企業對網路代管服務的需求。「這是能為中小企業、夥伴與兆勤創造3贏的做法,」蔡明見說明,藉由Nebula平台可以遠端管理的特性,使經銷或通路夥伴能夠一次管理上百個客戶的網路設備,並以訂閱制收取服務費用,成功由傳統硬體銷售轉型為網路代管服務提供者,同時也讓中小企業得以使用網路代管服務,近來,兆勤更推出pay-as-you-go金流方案,協助夥伴降低資金壓力,加速拓展服務市場。

黑貓資訊破除IT與資安斷層,強化內部防禦

合勤集團旗下專注於資安顧問及託管服務的黑貓資訊,自2017年由合勤投控公司資安部門分拆出來後,便聚焦在解決企業 IT 與資安協同作業的挑戰。「企業內網管理的盲點有很多,但IT與資安的協作斷層,是目前最常見也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黑貓資訊總經理游政卿說。

IT與資安雖然密不可分,但實務上,企業通常將IT與資安劃分成2個團隊,且彼此的工作重點也不相同,IT 團隊專注資源調度、確保系統穩定與效能,資安團隊則忙於應對警報和威脅,這種分工模式不只讓攻擊者有機可乘,更會令IT團隊誤以為資安只會加重工作負擔。

合勤科技
黑貓資訊總經理游政卿
圖/ 數位時代

「資安的價值,應該從協助IT部門解決問題開始,而不是增加負擔。」游政卿強調,因此,資安團隊首先要做的就是「與IT同在」,從理解IT團隊的需求、解決痛點到取得信任,雙方才能進一步協作,共同應對日益複雜的網路威脅。

以IT資產盤點為例,這是IT團隊相當重要又很耗時費力的工作,而資安團隊可以透過端點安全解決方案(EDR)進行資產盤點,先協助IT團隊掌握所有終端設備的型號、使用狀況與更新需求,再延伸到端點安全防護議題,如此不僅減輕IT負擔,也讓資安建置更具體有感。

除了IT與資安的協作斷層外,包括資產與風險能見度不足、過度依賴邊界防禦,忽略內部橫向移動的風險、以傳統基於特徵碼的靜態防禦機制為主,無法有效應對快速變化的動態威脅、對於第三方軟硬體與的安全把關不足等,亦是企業內網管理常見的盲點。

對此,黑貓資訊憑藉深厚技術底蘊,自主研發多元資安解決方案與服務。在解決方案端,推出在如同樂隊指揮家的智慧XDR防護平台,可協調整合多源資安日誌,並結合AI技術大幅提昇威脅偵測的精準度,亦有可部署於地端(On-premise)的SIEM 解決方案,滿足企業對資料落地、合規與客製化的需求。在服務端,不僅提供24 X7全年無休的MDR/SIEM/SOC 託管式監控服務,更同步提供滲透測試、弱點掃描、供應鏈風險檢測等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黑貓資訊目前正積極申請ISO 17025資通安全檢測實驗室認證,導入NIST SP 800-115測試流程,協助企業確保所導入的資安方案具備可驗證性與國際標準接軌能力。

在數位轉型成為企業生存關鍵的當下,資安已成為業務穩定與品牌信任的保證。合勤集團透過兆勤科技的雲地整合資安服務、黑貓資訊的智慧防護與專業服務,以及勤晁科技的高規安全方案「偕同出擊」,建構出一條完整而具彈性的資安防線,讓不同需求的客戶都能享有最合適與全面的資安保障,更有信心邁向AI新時代。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