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5個多月的波折後,鴻海集團最終決定撤回對紫光集團的投資。
12月16日晚,鴻海集團公告,工業富聯旗下興微基金,以不低於人民幣53.8億元將所持有48.91%的晟粵廣州有限合夥(簡稱「晟粵廣州」)份額全數處分予煙台海秀積體電路產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簡稱「煙台海秀」)。處分後,興微基金對北京智廣芯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北京智廣芯」)及紫光集團有限公司持有之股權為0%。
2022年7月11日,鴻海集團公告旗下子公司工業富聯擬出資53.8億元,間接收購紫光集團9.8%股份。
鴻海集團撤回對紫光的投資
鴻海集團在16日的公告中稱,興微基金持有晟粵廣州48.91%股權,將全數持股轉讓給煙台海秀,交易金額不低於53.8億元,或雙方一致同意的其他價格最高者,支付時間是在紫光集團2022年度估值報告出具後,但不晚於明年3月15日前。
據澎湃新聞,鴻海集團方面回應稱,之前工業富聯基於財務投資考量,通過「興微基金」轉投資「晟粵廣州」、再轉投「北京智廣芯」,最終投資紫光,但因時序已屆年底且程序上尚無法定案,為了避免此案延宕而可能產生之諸多不確定性,或影響後續投資佈局與資金運用彈性,因此興微基金將轉投資晟粵廣州之全數合夥份額,轉讓給予 煙台海秀 。待轉讓完成後,工業富聯將不再間接持有紫光集團股權。
而據天眼查顯示,煙台海秀已經出現在晟粵廣州的股東名單中,持股比例為48.90%,興微基金的名字則不再出現。國家企業信用公示系統則顯示,早在今年10月10日,晟粵廣州就已有合夥人變更,興微基金退出,煙台海秀加入。
值得注意的是,據環球時報今年8月援引媒體報導,台當局希望鴻海取消對紫光的投資。報導引述台當局一名防務部門高層官員的話說:「這絕對不會通過。」
鴻海集團佈局半導體板塊
鴻海集團是全球重要的半導體市場採購方。據統計,鴻海集團半導體年採購額已超過600億美元,佔全球半導體採購市場規模比重超過10%。在近年來電子行業「晶片荒漲價」帶來供應鏈危機下,鴻海集團以及下屬企業積極佈局半導體板塊。
去年11月,富士康科技集團首座晶圓級封測廠生產線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投產,規劃達產後月封測晶圓晶片約3萬片。
工業富聯在打造「第二增長極」的發展戰略中,已將半導體、新能源汽車、自動化及機器人作為公司重點佈局的領域。工業富聯計劃建立半導體工業互聯網生態,滿足公司對晶片的大量需求,提升公司在半導體各環節的影響力,並繼續通過投資向核心技術延伸,重點佈局先進封裝、測試、裝備及材料、EDA 軟件、晶片設計等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11月23日,鴻海集團宣布延攬蔣尚義博士擔任集團半導體策略長一職,並直接向劉揚偉董事長負責。鴻海稱借重蔣尚義博士豐富的半導體產業經驗,未來將為集團提供全球半導體佈局策略和技術指導。
蔣尚義年過七旬,已在半導體工業界打拼40年,曾在2016年至2019年擔任晶圓廠龍頭中芯國際的獨立非執行董事;之後擔任武漢弘芯CEO,該項目停擺後,蔣尚義於2020年重回中芯國際擔任執行董事和副董事長,2021年11月11月辭職生效。
另外,據環球時報9月報導,鴻海集團和印度跨國集團韋丹塔簽署備忘錄,雙方將斥資195億美元在印度建造晶片廠,主要生產晶片和顯示器。工廠將建在印度總理莫迪的家鄉古吉拉特邦,佔地約1.6平方公里。印度高級官員表示,鴻海集團將為該合資企業提供晶片生產技術,而擁有採礦背景的韋丹塔集團將為該項目提供資金,古吉拉特邦將為該項目提供基礎設施方面的支持。
本文授權轉載自:網易科技
責任編輯:傅珮晴、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