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愈健康、保費減10%!國泰人壽怎麼用AI算出你的「活力分」?
你愈健康、保費減10%!國泰人壽怎麼用AI算出你的「活力分」?

國泰人壽5日發布新健康藍圖計畫,用戶只要使用穿戴式裝置,搭配國泰人壽App中新開發的「FitBack健康吧」功能,內含的AI就會以用戶的生活作息、體況等數據計算出「活力分」。而健康數據達標時,會另外累積「經驗分」,經驗分可用於國泰人壽自家的「外溢保單」,針對經驗分愈高的用戶,提供最高10%的保單折扣。

所謂的外溢保單,是金管會在2016年推出的概念。舉例來說,一位規律作息、運動,主動降低健康風險的用戶,保險公司應該以較低的費率作為獎勵。而這也是國泰人壽47張外溢型保單以來,首度結合「FitBack健康吧」的外溢保單。

「FitBack健康吧」串連App提供靈活服務

國泰人壽App
國泰人壽App整合手機的步數、穿戴裝置的體況數據。
圖/ 李逸涵

將App與金融服務串連,是國泰集團在轉向金融科技時常常採取的方式。用戶完成運動後,可以在國泰人壽App中的「FitBack健康吧」打卡,或是利用穿戴式裝置與App綁定,讓日常體況數據匯入App中的系統,記錄的項目包含走路步數、睡眠、心律等數據。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隨著用戶的運動量越多,會員等級也就愈高,隨著會員等級愈高,國泰人壽也會提供更高額的保費減免。針對等級最高的菁英會員,在購買指定壽險、防癌險等時,最高可減免10%保費。

國泰人壽副總經理凃薏如表示,過去保險業者在制定外溢報單的回饋時,主要是依照制式數據,如投保後的健康檢查資料,「以前我們看數據,現在我們看行為。」「FitBack健康吧」讓用戶自由綁定追蹤身體狀況的電子裝置,包含手機、Garmin智慧手錶、Apple Watch、Fitbit智慧手錶等,可以更動態地了解用戶的身體狀況。

而這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保險業向來依賴數據來進行風險控管,而隨著人類壽命越來越長,未知或沒有太多前例可循的變數也跟著增加,「而隨著穿戴式裝置從運動用戶走向一般群眾,越來越多記錄即時體徵的資料,其實正補起了這段評估風險的數據『空白』。」Garmin亞洲行銷業務副總經理林孟垣說。

目前為止,「FitBack健康吧」用戶數目前已超過80萬,每一秒就會產生2筆數據。當中有95%以上的會員數是來自於國泰人壽的保戶,國泰人壽更訂出目標於2023年達到會員數100萬人。

健康策略還有3面向:促進健康、亞健康、高齡化

上述提及與「FitBack健康吧」緊密結合的外溢保單,只是國泰人壽「健康策略藍圖」4大面向的其中之一。其他面向還包含:健康促進、亞健康與高齡服務。

國泰人壽App中的AI系統也是驅動保戶「健康促進」的引擎。當用戶為了得到更高的活力分而努力運動,穿戴裝置記錄到的步數匯入AI系統,活力分增加時,會同步累積「經驗分」。用戶可以以經驗分換取國泰小樹點,進而在合作的通路消費。有趣的是,統一超商做為國泰合作的通路之一,觀察到用戶憑小樹點在消費時,有一半點數都用於兌換健康飲食。

更進一步,針對大多數人的「亞健康」族群——既非全然健康、也非生病的狀態——國泰人壽與桃園地區的在地優良診所試點合作,由醫師、營養師、藥師、衛教師組成管家團隊,以客製化衛教、健檢紅字複查提醒、用藥諮詢等,協助用戶發展個人化健康照護計劃。

針對日益增加的高齡族群,國泰人壽亦積極發展「高齡服務」,已精選培訓630位業務員成為「健康顧問」,學習高齡照護、熟悉政府資源等專業知識,並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以學理及醫療科技為基礎打造認知功能檢測服務,目前已累積超過萬人使用,更有多位民眾在體驗檢測後,透過業務員進一步說明,進而補足保險缺口。

國泰人壽專案經理林聖凱表示,健康策略藍圖計畫從2018年發展至今,搭配集團數位轉型,壽險業在規劃保險服務時能有更多想像,當中可以加入更多科技元素,相關人才招募也逐步到位。

責任編輯:林美欣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孕育下一代Future Growth護國群山,證交所創新板2.0號召勇於突破的創新企業力拚新經濟!
孕育下一代Future Growth護國群山,證交所創新板2.0號召勇於突破的創新企業力拚新經濟!

新經濟產業興起,臺灣要利基半導體優勢蛻變成科技島,關鍵來自於創新!2021年成立的創新板,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指出,他們關鍵任務是匯聚更多具備未來潛力(Future)及高速成長性(Growth)特質的創新企業,有效借助資本市場力量延攬人才,放大創新能量!

回顧這幾年登上創新板的20家新臺霸,他們有哪些共同DNA?林修銘表示:「我們對『創新』的定義,不僅包括技術、商業模式的突破,更重視勇於挑戰、改變現狀的精神!只要企業具備企圖心及決心,透過創新提升競爭力、創造品牌價值,都是創新板積極服務的對象。」

創新板2.0有感升級,打造Future Growth產業聚落

今年1月創新板全面升級,推出多項新制,包括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以擴大市場活絡、引進外部專家提升創新含金量、建立友善籌資環境,以及強化企業與投資人溝通機制,全面提升市場參與度,助力新興產業成長。

帶領證交所創新板一路變革,林修銘強調,「創新板一開始的定位就是主板而非次板,也象徵資本市場遊戲規則的里程碑(milestone),因為它是以企業的市值作為登板考量,而且企業不僅掛牌上市,還能同步享有證交所一系列專業支持與服務,讓企業無後顧之憂,專注拓展業務,所以我們希望把創新板打造成一個有Future Growth願景的產業聚落。」

既然創新板不只提供上市輔導,更是新創成長的最佳舞臺,跟其他國際交易所相比,證交所有哪些優勢?林修銘舉例,因應ESG浪潮,證交所將與外部專業機構合作,提供登板的企業獲得ESG評鑑專屬課程,接軌國際標準,進一步吸引長期資金投入。

另外,企業在發展早期,對於投資人關係經營、技術合作及市場拓展皆需大量資源,證交所則回應,他們會透過專業的IR議合服務平台(IR ENGAGE)、海外引資計畫對接上市企業與全球投資人。

「證交所今年推出新藍圖,在4月2日宣布聯手國際級會計師事務所KPMG並完成簽約儀式,共同建立『東南亞創新資本平台』,將借重KPMG在地網絡及資源,合力延伸臺灣創新板於東南亞創新生態圈觸角,擴大知名度及影響力,此舉可望吸引更多東南亞指標創新企業加入創新板,使臺灣創新板成為亞洲創新動能指標。

此外,此平台不僅聚焦於推動海外優質創新企業進入臺灣資本市場,證交所也將偕臺灣創新企業出海,赴東南亞新創生態圈進行業務媒合,帶動雙邊交流合作,加速企業海外布局,並增進創新板企業於國際間曝光,引入國際資金,進而提升創新板上市公司規模。」林修銘補充道。除了帶著臺霸走向海外,證交所也積極爭取國際優質創新企業來臺掛牌,藉由吸引國際優質創新企業來臺上市,成為臺灣資本市場新成員,強化產業供應鏈的完整性。

翻轉外界對創新板既有印象,創新板多項指標數據創新高

臺灣證券交易所林修銘董事長
圖/ 臺灣證券交易所

自從創新板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後,流動性大幅提高,而累計簽署「創新板上市有價證券風險預告書」也已逾120萬份,從成交表現、指數表現、到股價淨值比(P/B Ratio),各項指標數據屢創新高,凸顯創新板企業進入廣大投資人的視野,連帶也大幅增強掛牌企業的經營信心。以成交量為例,新制度上路至今(3/31)不到三個月間,創新板的總成交金額已超過2024年全年度三分之二;日均成交值對比2024年更成長203%。

至於指數方面,截至2月底臺灣創新板指數上漲16.32%,相較於同期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0.08%)、臺灣50指數(-1.42%)及櫃買指數(1.59%),其表現更為突出;而截至3月底,受國際情勢變動影響各大指數普遍下跌,創新板指數則相對抗跌,顯示市場對創新板企業的成長性、投資價值都抱持高度期待。創新板的股價淨值比,全體平均是4.47倍,亦高於上市2.46倍及上櫃2.85倍,證明市場對創新企業潛力的認可,因而願意給予創新板公司更高的股價淨值比。

亮眼指標背後是否讓登板企業同樣有感?林修銘指出,「確實有企業因創新板流動性明顯改善,公開表態將續留創新板,暫不啟動轉板計畫;另外近期也有企業主跟我們反映,因為登板後受到證交所協助,多方面強化營運績效讓市值持續增長,因而入選為MSCI全球指數的一員,吸引更多國外投資人的目光。」

更重要是,盤點目前在創新板的企業,營收、獲利能力俱佳,顛覆外界認為新創企業早期未能獲利的印象。根據最新數據,創新板企業於2024年度總營收較2023年成長78.61%,且20家企業營收全數呈現正成長,展現出強勁的突破動能。進一步分析創新板上市公司2024年財務報告,獲利企業占比達65%,驗證創新板公司不僅有發展潛力,亦能建立穩健的獲利模式。

創新板肩負起打造新經濟產業聚落的使命,當前目標也希望攜手更多產官學研等單位,協助更多優質企業在創新板上市。目前已經有多家數位雲端、生技醫療產業的領頭羊,表示將在今、明兩年申請進入創新板之列。

臺灣要躍升科技之島,創新活水不能中斷,林修銘最後號召勇於突破、積極改變現狀的新臺霸共同加入創新板,他表示:「我誠摯地邀請熱愛臺灣這片土地、為未來打拚的企業家們,大家一起協力讓創新板成為亞洲的創新力量搖籃,我們證交所會繼續努力不懈,推升創新板不斷壯大,讓臺灣成為引領亞洲創新的核心基地!」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