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13日的法說會上,總裁魏哲家首度鬆口,表示在今年第4季以及2023年第1季,7奈米的產能將會有空缺。魏哲家表示,7奈米的產能利用率將會於2023年的下半季度,回到健康的狀態。
台積電7奈米需求低,兩大原因剖析
魏哲家指出,7奈米產能利用率下滑的原因,主要來自消費性產品的庫存調整,包含電腦、手機和平板等。有分析師質疑台積電為何現在才預估需求下滑,魏哲家解釋,今年初的財測狀況都還不錯,到了下半年庫存調整狀況才逐步反映,而且還會持續幾個季度。
跨國研調機構分析師認為,造成7奈米產能空缺的原因還有兩個。 首先,是來自美國禁令的影響。 分析師指出,由於作為台積電大客戶的Nvidia(輝達)和AMD(超微)將受到管制,將有部分資料中心產品無法銷售至中國,因此台積電7奈米的訂單也連帶下滑。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也指出,中國營收目前占Nvidia及AMD整體營收約2到3成,在客戶的生意受到限制的情況下,台積電自然也會受到影響。不過儲祥生也提醒,當前禁令還有許多灰色地帶並未釐清,NVIDIA也拿到了一年的暫緩期,還有很大的變數。
其次,Nvidia及AMD在新產品上,也正逐步由台積電7奈米轉入5奈米家族,造成轉進的產能空缺。 分析師指出,這樣的空缺一時半刻無法立刻補齊,連帶影響到產能利用率。
另外,魏哲家也在本次的法說會中指出,在高雄的擴廠計畫上,28奈米將會先行動工,預估7奈米將會遞延至明、後年才會開始動作。7奈米的產能擴充將被延遲,反應了需求暫時不高的情況。
台積電大砍資本支出,明年可能低至310億美元
事實上,擴廠放慢背後反映的,即是部分資本支出下修。截至今年第2季法說會為止,台積電對資本支出的預估始終維持在400至440億美元的金額,然而今日卻一口氣下修至360億美元,魏哲家也在法說會上表示,資本支出下修一部分與7奈米有關。
再依照當前整個半導體行業進入周期循環的狀況來看,分析師表示,台積電2023年的資本支出,很可能會滑落至400億美元以下,甚至接近310億美元,7奈米短期內也無法恢復到100%的產能利用率。
雖然,魏哲家在法說會上指出,2023年下半7奈米的產能將會恢復水平。但分析師認為:「應該不是完全補足產能,2023年產能利用率可能維持在90%的狀態。」2023年Q3的旺季盛況、車用及資料中心需求,以及計畫在明年下半出貨的英特爾CPU(中央處理器)也採台積電4奈米製程,會是補足台積電當前7奈米的產能空缺的主要來源。
先進製程剛需不再?蘋果、輝達是否買單很關鍵
對於更先進的2、3奈米製程,魏哲家強調:「2奈米會在2025年量產。」分析師認為,台積電的技術不會是問題,重點應放在是否有客戶要買單上,「台積電可能會擔憂客戶導入更先進製程的進度。」
先前在Nvidia創辦人黃仁勳才在GTC開發者大會上直言:「摩爾定律已死。」各界解讀對Nvidia而言,採用更先進、更為縮小的晶片,已經不是解決運算效能的最佳良方,如何透過軟體優化效能才是未來的因應之道。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積電先進製程的優勢地位是否終將不再,值得持續觀察。
另外,蘋果也是在iPhone 14 Pro才採用台積電4奈米的晶片,分析師推測,蘋果很可能考量成本因素,才沒有在全系列中採用,畢竟5奈米家族晶片價格較高。這也代表隨著晶片不斷微縮,台積電客戶對於效能提升或成本控管的思維,都將影響這間龍頭企業的未來發展。
魏哲家表示,目前3奈米的進度符合預期,將會在第3季稍晚量產。而在受到高速運算和智慧手機驅動,預估2023年也會穩定量產。此外,同為3奈米家族的次世代3奈米製程「N3E」技術,由於開發進度提前,將會在2023下半年開始量產。
最後,在5奈米部分,受惠於蘋果、高通、聯發科、Nvidia及AMD的需求,分析師表示下半年仍是供不應求,「但會低於美國禁令下達之前的數量。」由於台積電5奈米產能有部分尚在擴充當中,整體而言呈短缺狀態。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