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話蘋果「別再犧牲用戶體驗!」Google力推新簡訊服務RCS,背後目的是什麼
喊話蘋果「別再犧牲用戶體驗!」Google力推新簡訊服務RCS,背後目的是什麼

「現在該是蘋果改善簡訊的時候了!」Google在新設立的網站中向蘋果喊話,希望他們能夠盡快轉向RCS簡訊服務,消除iOS及Android用戶間溝通的阻礙,提供更優質的通訊體驗,並擺脫過時的通訊技術。

IPhone用戶之間使用iMessage聊天時,彼此的對話框會是藍色的,而iPhone用戶與Android用戶聊天時,對話框則會是綠色的──但這不僅僅只是顏色差異,Google指出,這背後代表著品質低劣的聊天體驗,而原因全是蘋果拒絕使用更現代的RCS通訊技術。

呼籲蘋果擁抱RCS,別再犧牲用戶體驗

RCS是 Rich Communication Services的縮寫,中文為富通訊解決方案,由GSM協會所開發,是一種開放的通訊標準,與廣泛使用的SMS(簡訊)服務相比,是種體驗更接近Messenger、Line等通訊軟體、基於電話號碼的通訊服務。Google近年持續在世界各國推動RCS,不斷與電信商洽談如何推出該服務,並從2019年開始陸續上路。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Google在網站中指出iPhone與Android手機間通訊的種種缺陷,例如影音內容解析度差勁、沒辦法透過Wifi傳輸、對話缺少加密、不能知道已讀與否等問題,至今有非常多媒體、用戶都公開指責問題所在。

《華爾街日報》還在今年1月的一份報導中指出,iMessage中的對話框顏色更成為青少年的一種身份認同,這種「藍綠惡鬥」甚至產生霸凌Android手機用戶的現象。Android創始團隊成員Hiroshi Lockheimer就嚴詞抨擊,「蘋果在行銷時總主張人性與公平,卻靠著同儕壓力及霸凌來銷售產品,這是種非常虛偽的作法,而現有的標準就能解決這些問題。」

「我們希望Android用戶不必再因毀掉聊天而被攻擊。」Google全球行銷及通訊主管艾德里安.洛夫頓( Adrienne Lofton)表示,這是蘋果該擔起責任的時候了。

Google在聲明中指出,通訊服務應該是讓人們聚集在一起,而不是分裂人們,「Android團隊的目標是讓簡訊更安全、現代,並且不管使用什麼手機都能樂在其中。」

通訊軟體成科技巨頭戰場,蘋果不會放棄護城河

儘管遭受對手抨擊,以及部份用戶的抱怨,蘋果深知通訊服務的體驗差距,是用戶流向Android系統的一道阻礙。

去年與Epic Games訴訟中流出的一份文件中提到,蘋果軟體工程副總裁克雷格.費德里奇(Craig Federighi)曾表示,假如iMessage登上Android系統,就可能降低使用iPhone 的雙親,給孩子使用Android手機的阻力。

iMessage
蘋果高管曾明確表示,iMessage與Android系統的體驗差距,是阻止用戶變心的重要原因。
圖/ shutterstock

「iMessage是人們難以離開蘋果應用生態的最大原因……iMessage牢牢鎖住了用戶。」蘋果前行銷高級副總裁菲爾.席勒(Phil Schiller)也曾經在內部信件中指出,「把iMessage搬上Android對我們造成的傷害比幫助還要大。」

雖然第三方開發者試圖打造解決方案,但目前還沒有能完全弭平體驗差距的服務出現。

《CNBC》指出,通訊服務正在成為科技巨頭的戰場,身為社群巨頭的Meta,曾提到由於iMessage受到廣大用戶使用,因此他們與蘋果也存在直接競爭的關係。

雖然以帶給用戶更好的體驗為號召,Google此刻大動作施壓蘋果接受RCS,毫無疑問也有自己的私心。科技媒體《TechCrunch》就指出,Google是這些年Hangouts、Allo等各種通訊產品失敗後,才如此關注RCS技術。他們希望透過RCS技術,跨越蘋果通訊服務建立的護城河。

除了鼓吹RCS服務之外,Google也呼籲民眾可以多多利用Signal、WhatsApp作為替代方案,聲稱這些服務一樣安全,目的或許也是希望擺脫iMessage的影響,減少iPhone用戶改用Android系統的阻力。

不過,就算Google怎麼挾廣大用戶的體驗要求蘋果接受RCS,蘋果從來沒有回應過Google的訴求,且從iOS 16更新中加入的編輯及收回發言等新功能來看,他們並不打算自廢武功消除通訊服務帶來的競爭優勢。

資料來源:The VergeCNBCTechcrunch

責任編輯:侯品如

關鍵字: #Google #蘋果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的數據資料,截至2024年底,台灣數位存款帳戶的開立數量突破2,446萬戶,較2023年(1,968.6萬戶)增加24.3%,超越了總人口數,與此同時,帳戶安全也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

國泰世華銀行作為台灣金融領導品牌,不僅提供用戶導向的便捷安全金融服務體驗,透過先進技術杜絕駭客、釣魚攻擊風險,同時,以全方位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機制搭配跨界創新推出的「帳戶安全險」,打造從「預防」到「關懷」的數位金融安全。

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帳戶安全健檢與帳戶安全險雙引擎竭盡保障金融安全

隨著數位金融普及成為你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詐騙集團或駭客以各種方式發動攻擊,如釣魚簡訊、木馬程式竊取帳密、假網站盜取信用卡資訊,或者是假冒官方機構的社交工程…等,因此,無論是登入金融帳戶、轉帳、消費,還是投資理財,民眾除要有資安防護意識,金融機構提供的科技防護也是重要防線。

國泰世華銀行領先市場推出的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服務,從登入安全、交易安全、個資安全與系統安全…等四個面向提醒用戶須注意的地方,包含登入兩步驟驗證、FIDO快速登入、裝置綁定、交易認證碼、人臉辨識驗證交易、交易推播通知、Email/手機號碼檢核、App版本、手機作業系統…等項目,完成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設定,即可再強化帳戶安全的防護等級。國泰世華銀行對於數位安全不斷突破創新,此次攜手跨界夥伴–國泰產險推出「帳戶安全險」活動,用戶若完成10項安全健檢設定,並至CUBE App保險專區點選參加帳戶安全險活動,即有可能獲得最高新臺幣16,000元的理賠保障(限額45,000名)。(詳細保障內容依國泰世華銀行官網為準,可至活動專頁查詢。)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圖/ 國泰世華銀行

根據用戶動態提供主動防禦與提示,阻擋盜用、詐騙潛在風險

除從帳戶安全出發,國泰世華銀行更因應消費者使用行為,以多項主動防禦與智能提示機制保障交易前、中、後安全,讓安全防護不再是被動防禦,而是隨時偵測、即時反應:例如,透過「登入兩步驟驗證」等方式強化登入安全,運作概念就像是Google帳號的雙重驗證機制,當陌生裝置嘗試登入CUBE App帳戶時,系統會即時發出第二道OTP驗證來確認登入者身分,大幅提升登入安全。其次,用戶還可透過CUBE App啟動、人臉辨識驗證與交易認證碼…等多元交易驗證機制,並且綁定裝置才可使用,大幅保障交易安全。

除了前述安全機制,CUBE App還有提供「卡片安全鎖」服務,可依照交易地區、交易類型、交易時間與單筆交易金額上限進行個別設定,讓用戶根據自身需求,靈活控管用卡範圍。而針對風險與頻率日益攀升的釣魚簡訊詐欺事件,CUBE App也有「簡訊收件匣」提供客戶確認簡訊來源,若收到疑似詐騙簡訊客戶能直接開啟CUBE App登入後查詢簡訊內容,讓用戶可以一眼辨識訊息來源,杜絕偽冒門號發送的詐騙簡訊。

持續與時俱進推升數位安全防護

從全方位的 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業界首創的帳戶安全險,到全面覆蓋交易前中後的進階防護機制,國泰世華銀行始終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結合跨界創新,不斷推升金融科技的安全標準。未來,將持續進化安全防護策略、精準因應各種場景挑戰,以高規格守護每一位用戶的資產安全,讓用戶可以安心享受智慧金融生活。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產險商品由國泰產險提供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