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有學校的非洲小村子出發,他造出享譽國際的藝術品!奪下建築界諾貝爾獎
從沒有學校的非洲小村子出發,他造出享譽國際的藝術品!奪下建築界諾貝爾獎

2022年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首次頒發給了一位非洲黑人建築師,也就是來自布吉納法索的迪埃貝多・弗朗西斯・凱雷(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D 1
來自布吉納法索的迪埃貝多・弗朗西斯・凱雷(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普立茲克建築獎是建築界最著名的終身成就獎,等同於文學圈的諾貝爾獎,自1979年開始給優秀建築師頒獎。 此前獲得獎項的有紮哈・哈迪德、安藤忠雄、奧斯卡・尼邁耶、貝聿銘和諾曼・福斯特等人。作為第51位獲獎者的凱雷,將獲10萬美元獎金及一枚銅製獎章。

2
凱雷是第 51 位的獲獎者。

凱雷現年 56 歲,在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後,開心地稱自己是「地球上最幸福的人」。 不過他所說的「幸福」來源於他用建築賦予人類的「幸福感」。

「建築主要是為人類服務的。建築創造了一個環境,讓人類可以發展自我、感受快樂和擁有我們所說的幸福感。」——凱雷的普立茲克建築獎獲獎感言

在得獎翌日,凱雷上了家鄉布吉納法索的兩家日報頭版,附上讚譽——「世界建築屋脊上的布吉納法索人弗朗西斯・凱雷」。因為在氣候環境惡劣,經濟環境貧乏的當地,需要的正是凱雷這樣的建築師——懂得如何用黏土、花崗岩和木材這些當地材料因地制宜建造高質量建築。

1Xylem-FKA-19-07-1071.1563767608.6536
▲ 凱雷設計的Tippet Rise 藝術中心的集會館Xylem
20190713_FrancisKéré-by-ErikPetersen-1080x720
▲ 站在自己作品前的凱雷

能在大城市建造摩登大樓的建築師,要是把場景轉到非洲,只能使用前工業技術建房子,未必能造成讓當地人點頭稱讚的建築。

但凱雷不僅能在非洲各國建出造福當地人的建築,他還在世界各國與地區——丹麥、德國、義大利、瑞士、英國和美國等地有很現代的設計作品,如2017年建造的蛇形展館和2019年科切拉(Coachella)音樂節的藝術裝置 Sarbalé Ke。

Serpentine Pavilion  Iwan Baan (15)
▲ 凱雷設計蛇形展館
Coachella_FKA_1547
▲ 凱雷設計的藝術裝置Sarbalé Ke
7
▲ 凱雷為德國維特拉設計博物館設計的快閃店

待接下來一同了解凱雷這些年的設計作品後,想必會認可凱雷成為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並且期待他下一份 「以人為本」 建築作品。

造了許多優秀學校的他,來自一個沒有學校的村子

1965年4月10日,凱雷出生於非洲布吉納法索的一個叫甘多的村子。這個村子沒有電力,沒有乾淨的飲用水,更沒有學校。

9
▲布吉納法索的地理位置

凱雷是村長的長子,因為父親堅持讓凱雷去上學,學會讀書和寫字,所以凱雷7歲開始就不得不背井離鄉,到外地求學,期間無法聯絡家人。他也是那個村莊里第一個上學的人。

騰科多戈縣的一棟教學樓是凱雷的童年噩夢。因為這棟教學樓是用水泥建造的,缺乏必要的通風和光線。每回上課,他都要和超過150名同學一起被困在那種極端惡劣的環境中,待上好幾個小時,而且這樣的折磨持續了6年。那時候,他發誓有一天要讓學校變得更好。

11
▲布吉納法索當地的教學環境
Studentssittingonintegratedbenchesduringtheirbreak
▲ 在凱雷設計的學校內的學生

1985年,凱雷再次背井離鄉,憑著職業木工獎學金前往德國柏林,白天學習製作屋頂和家具,晚上上中學課程10年後,再次獲得獎學金進入柏林工業大學,並於 2004 年以建築學高級學位畢業。

2005 年,凱雷創立了自己的建築事務所 Kéré Architecture。在 Instagram 首頁上,這家事務所是這樣定義自己的—— 「在烏托邦和實用主義的交匯處,我們創造了當代建築,以非洲未來主義的視野來滿足想像力」

14
▲ 2014 年倫敦皇家藝術學院舉辦的《Sensing Spaces: Architecture Reimagined》展覽中擺姿勢的凱雷

大學還沒畢業的他,開始設計和籌款為自己家鄉建造學校

1998 年,還在德國上大學的凱雷,就決定要為自己出生的村子建造學校。沒有錢,而且自己也僅僅是一名學生,這些客觀條件並沒有阻止凱雷去行動。

他從設計圖紙開始,並且還要開始艱難的籌款行動。

不過凱雷帶著設計方案和籌集到資金回到家鄉,卻遇到了巨大的阻力。這都是因為,凱雷打算用當地無法阻擋雨水的黏土作為主要材料建造。

15
▲ 過去用黏土建造的房屋

事實上,凱雷要用的黏土材料,是經過他創新設計後的新材料,一種用當地黏土和水泥混合製成的磚塊。使用這種磚塊建造的房屋,可以讓室內空氣更加涼爽,而不是之前被嫌棄的「大火爐」。

但他依然要頂住質疑的壓力,花費很多精力去說服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村民。

不過當大家都同意按照凱雷的設計方案建造學校後,不可思議的一幕出現了——村里的每個人都參與到學校的施工之中。以搥打黏土地面為例,成年男性站著捶打幾個小時之後,他們的母親會來接替他們繼續搥打。

17
▲ 捶打黏土地面的男性村民和他們的母親

後來的擴建行動,就連孩子們也付出自己薄弱的力量——每天上學時,他們都會帶上一塊石頭到施工現場,為地基提供材料。

因為沒有任何現代化施工機器,所有施工都只能用最傳統的方式進行,就連地面的拋光,都是村民手按著小塊石頭一點點打磨地面,最後成品非常光滑,甚至被凱雷比如 「嬰兒的屁股」

19
▲ 用石頭打磨的學校建築地面

最後在 2001 年完工的學校建築除了用黏土製磚塊建造的牆壁,還有寬闊的鐵皮屋頂,用來為建築遮風擋雨。這個鐵皮屋頂事實上用的是極其廉價的鋼條,這些鋼條通常只會用在混凝土根本看不到的內部。

21
▲ 竣工的甘多小學

建築內部的天花板,則用以上兩種材料共同製成。

23
▲ 甘多小學的天花板的室內(上圖)和室外細節圖(下圖)

這棟建築最厲害的地方,在於 能夠調節氣溫的通風系統。 因為建築所在的區域, 在最炎熱的時候氣溫直逼45度,但是凱雷設計的這棟建築物的室內氣溫卻能降到36度以下。

24
▲ 甘多小學的通風系統設計圖

這些都源於凱雷當時最核心的設計概念—— 讓建築成為一個讓人舒適的環境。

25
▲ 甘多小學的建築設計圖

作為建築師的他,還是話風幽默的厲害溝通者

在甘多學校後來一系列的擴建計劃中,凱雷的優秀溝通能力,發揮的重要作用絲毫不次於他的建築設計能力。

為了建造一個特別的黏土製拱頂,凱雷和自己的團隊直接跳到事先搭建的樣本上,用行動告訴那些目瞪眼呆的村民——「拱頂能夠支撐我們的重量」。看著拱頂堅固不倒的樣子,村民這才答應開工。

擴建計劃中的甘多圖書館,是凱雷另一個厲害的代表作品。

資源貧乏的甘多,卻盛產陶土罐。為了幫助凱雷建造圖書館,當地女性製作好陶土罐,排著隊頭頂著大大的陶土罐送到施工現場。

27
▲ 頭頂陶土罐送往施工現場的甘多婦女

這些陶土罐被切成了兩本半,放在了圖書館的屋頂上,在澆築混凝土後變成了建築物的通氣口——熱空氣通過這些孔洞排出去,而舒服的光線照了進來。

在甘多的整個施工過程中,凱雷還很努力用自己的優秀溝通能力,去給這群識字率不到25%的村民培訓建築工程知識和技能。因為他說過: 「甘多的項目自始至終都在培訓村民的技能。因為我只是希望,有一天如果我倒地死亡,甘多至少有一個人,能繼續這項工作。」

這當然也離不開凱雷的一段童年記憶——在他離開家鄉上學的日子裡,每次假期結束離開村子的時候,村子裡的女性都會翻開她們的口袋,將身上僅有的一枚硬幣給他。他當時還問母親:「為什麼所有這些女性都這麼愛我?」

他的母親是這樣回答他的:「她們想要為你的教育做出一點貢獻,希望你學有所成,某一天會回到村子裡,幫助改善社區的生活質量。」

31
▲ 齊心建造甘多學校教師宿舍的當地女性

相信今天已經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凱雷,一定成為甘多村子的驕傲所在,讓他們所有的支持得到應有的價值實現。

最後,以凱雷在獲獎感言裡最重要的一段話來畫上句點。

我希望改變慣例和定式,推動人們變得更加敢於冒險,追求夢想。並不能因為有錢,就去浪費資源,也不能因為貧窮,而不敢去嘗試追求高品質。每個人都應該享有獲得高品質、奢華和舒適環境的機會。人與人之間是相互聯繫的,氣候環境、民主議題和資源短缺問題,關乎我們所有人。 —— 凱雷

本文授權轉載自:ifanr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好友缺你一個,加入數位時代LINE,科技產業趨勢新聞一次掌握!

傳送門點這裡

追蹤我們
百工百業瘋MarTech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