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消息,美國法院最新解密的法庭文件顯示,當發現Google安卓智慧手機用戶在犯罪現場附近時,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可以使用「地理圍欄搜查令」來追蹤他們的位置,並獲得其他數據。
2020年8月23日,警察在威斯康星州基諾沙槍擊了雅各布·布萊克(Jacob Blake),致使他癱瘓。在西雅圖和全美範圍內更廣泛的抗議活動中,有兩人向西雅圖警察工會總部(SPOG)投擲燃燒彈。雖然大樓沒有受到太大破壞,但這次襲擊引發了廣泛關注。西雅圖警方最初懸賞1000美元尋找線索,而FBI後來懸賞2萬美元,尋找任何能幫助確認涉案人員身份的線索。
但最新解密文件顯示,在提供懸賞資訊之前,FBI還使用了一種有爭議的搜尋技術,即所謂的「地理圍欄搜查令」,要求Google提供所有在襲擊前後經過該區域的安卓裝置資訊。一名未透露姓名的FBI特工在一份法庭宣誓書中表示:「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搜尋Google目前擁有的資訊,以及與目標位置有關的裝置資訊。」
「地理圍欄搜查令」特別要求提供安卓裝置用戶的具體資訊,例如「位置歷史數據,這些數據來源於GPS以及從裝置傳輸到Google的可見Wi-Fi點和藍牙信號的資訊,反映出Google計算出的裝置曾經或可能存在逾特定緯度和經度的坐標、日期和時間範圍內的地理區域內」。
搜查令提供的地理坐標覆蓋了一個街區的區域,其中包括警察工會大樓和各種其他商店,也包括街區邊緣的所有四個街道交叉路口。這一搜查令的性質意味著,任何在特定時段內經過該區域的安卓裝置用戶,他們的資訊都會被Google披露給FBI。通常情況下,當發出「地理犯罪搜查令」時,Google會提供在給定時間內出現在指定區域內的裝置匿名列表。如果這些裝置中有任何屬於該案嫌疑人,調查人員可能會要求Google提供更多資訊。
法庭記錄顯示,Google遵守了搜查令。然而,FBI在獲得搜查令數月後才公開呼籲提供資訊,這一事實表明Google提供的資訊似乎無助於調查。Google發言人表示:「與所有執法要求一樣,我們有嚴格的程序,旨在保護用戶的隱私,同時支持執法部門的重要工作。」但事實上,Google已經多次因遵守「地理犯罪搜查令」而不得不洩露用戶資訊。
近年來,美國各地對「地理犯罪搜查令」的使用迅速增加。Google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地理犯罪搜查令」的使用大幅增加。根據Google的透明度報告,該公司在2020年收到了11554份搜查令,而2018年只有982份。許多隱私專家擔心,Google可能會將更多用戶的位置數據洩露給執法部門。
本文授權轉載自:網易科技
責任編輯:傅珮晴、侯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