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跑鞋新創On Running之發展,談永續與創新的平衡
從跑鞋新創On Running之發展,談永續與創新的平衡

名列Ecothes所評選「2021年全球最佳永續跑鞋品牌(Best Sustainable Running Shoe Brands for 2021)」之「On Running(經典鞋款名稱)」,正式公司名稱為「On Holding AG」(以下簡稱「On」或公司)。

以獨特跑鞋緩衝技術崛起,成為重度跑步愛好者之新寵品牌

該公司剛於2021年9月份於美國紐約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號:ONON),財務顧問涵蓋高盛 (Goldman Sachs)、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等華爾街知名投資銀行。除因資本市場追捧而數次調升掛牌價格設定外,若以2021年12月1日之每股收盤價格USD39.05設算,該公司之市值將近USD124億元,本益比高達1169倍。

以成立約十年,2021年前三季累計營收USD5.8億元(約當NT$160億元),獲利水準僅約損益兩平,且所涉足之市場是高度競爭、知名品牌環伺的運動產業,市場為何高度期待On之未來發展?

On係由曾榮獲多項世界級鐵人三項賽事冠軍的Olivier Bernhard及David Allemann、Caspar Coppetti於2010年共同成立,目前全球營運總部位於瑞士蘇黎世,知名早期投資人及品牌代言人尚有同是頂尖運動員的「瑞士快車」費德勒(Roger Federer)。

截至2021年前三季財報成績,On累計營收約為USD5.8億元、毛利率為59.7%,相較2020年同期營收成長77%(亞太地區成長112.2%、北美地區成長95.2%、歐洲地區成長53.9%),毛利率提升將近4.3個百分點,除第三季之單季營收創下歷史新高,獲利狀況也逐漸轉虧為盈。

On之品牌定位主要鎖定在「運動機能(performance)」領域,針對「不跑步就不對勁」的重度跑步愛好者有強烈號召力。其為人熟知的新興跑鞋緩衝技術「CloudTec®雲端緩衝系統」,更以標榜猶如在雲端跑步的舒適感,取得享譽國際的「ISPO Brand New Award」。

瑞士專業跑鞋品牌 On 2
On最有名的是他獨特的新興跑鞋緩衝技術「CloudTec®雲端緩衝系統」,標榜猶如在雲端跑步的舒適感。

利基型市場區隔,有助於實現特定行銷策略,並以DTC經營模式加速擴張

基於目標客群之輪廓較明確且集中,On可採用較特定行銷策略與工具觸及。舉例來說,近期國際各大運動品牌積極推廣的DTC經營模式(Direct to Customer),即佔On之總銷售比重達37%,若以2021年第三季單季營收來看,DTC年成長幅度(YoY)更高達93%。

有別於過去運動產業品牌主要透過經銷或零售通路完成銷售流程,DTC更加重視藉由全通路(實體與虛擬)達到品牌與顧客直接溝通、互動及連結,藉此掌握客戶偏好及增進黏著度,並提升新創品牌永續發展之續航力。

以On於2021年第三季正式推出的「Cyclon跑鞋訂閱制」而言,主要服務亮點包含:
1. 消費者可藉由訂閱服務,預購特定僅限於本通路販售之鞋款。
2. 鞋子採取可完全回收材質(採用蓖麻籽等生物基材料製造比重超過50%)。若鞋子達到一定程度折舊,消費者可以原本包裝封套(僅印製「You are in the loop」之白色回收袋),免費寄回更換新鞋款。
3. 清潔、消毒及分解後之材料再製成新鞋,達成永續循環。

How to reduce waste with a shoe subscription?

其實,上述各項服務內容,On均非首家推出業者。

以訂閱制而言,Nike及Adidas等品牌早於2019年即嘗試過,惟由於大眾主流品牌的消費者樣貌不易找到特定「具有分類價值的指標」進行分群(亦即更多廠商是為了分群而分群,或透過一般常見人口統計數據分類),導致參與訂閱制度的誘因設計及財務預測容易產生較大偏誤,從而影響新商業模式發展。

相對來說,On從利基型市場區隔出發,較為容易聚焦規劃符合特定消費樣貌的銷售模式。然而,On面臨的創新挑戰除產品本身外,更須考量「永續」的達成性已非「the cherry on the cake」,或是缺乏實質永續內涵的錦上添花之舉。

舉例來說,「Cyclon跑鞋訂閱制」雖解決運動、戶外休閒產業為人詬病之產品過度設計及回收困難、過度包材浪費等議題,但對整體服務流程的碳足跡管理及優化,尚有諸多可待著墨之處。

瑞士專業跑鞋On
On除了主打高機能性專業跑鞋外,在氣候變遷與永續經營這方面也有許多努力。

為達成「永續承諾」與「商業模式創新」的平衡,品牌新創須管理四個重大議題以度過死亡之谷

「Cyclon跑鞋訂閱制」之客戶承諾為預計6個工作天完成舊換新,更換速度是否能被消費者接受,或尚須採購另一雙備品,以降低空窗期無法運動的不便與抱怨?On已於全球60多國提供服務,共計超過8100家門市。

其中,製造基地位於中國廣州、越南、立陶宛、葡萄牙及德國;倉庫位於中國上海、日本、盧森堡、瑞士、加拿大、巴西及美東各一處。以此配置來看,若要達成客戶換貨更新承諾,勢必某些市場須借重空運物流。

2013年麻省理工學院提出研究,世界平均生產一雙鞋子之碳足跡約13.6公斤,近年來隨著各大廠商及新創積極創新(例如Allbirds),已有多個鞋款之碳足跡落於2.9~7公斤。由此觀之,使用回收舊料雖可降低材料碳足跡,惟若隨著材料及製程持續進化,未來考量回收歷程衍生之碳足跡後,該項服務內容是否仍具永續效益則值得深思

CO2,暖化
永續環保方面,除了使用回收物料製造商品外,還需考慮回收過程中,因交通運輸而產生的碳足跡。
圖/ shutterstock

另一方面,On針對本身永續發展議題所提出的「Impact Progress Report 2020」顯示,其碳足跡構成主要來自於材料生產、萃取及製造(60%),其次為運輸物流(20%)。其中,空運佔比在2019年更是達到40%(2020年降至12%),在尚無電動化空運載具下,該段碳足跡對On滿足客戶承諾可說是較難承受之重。

因此,透過實體據點普及化、甚或取得地區策略夥伴支持,以縮短產品投放或回收半徑將是重要管理議題,惟相對支出及投入程度,也須面臨資本市場高度檢視。簡言之,對On此類型的品牌新創而言,為取得永續與創新之間的平衡,其發展路徑至少須歷經四個挑戰與思考:

  1. 各種潛在評估中的新商業模式,其產品全生命週期(採購→生產→回收→再利用)的碳足跡管理。
  2. 客戶承諾與滿意度目標設定是否合理,以及未能達成承諾之重大商譽損失。
  3. 為縮短服務半徑,實體據點或策略合作夥伴佈局之必要性。
  4. 資本市場對前項資本支出之認同度與耐心。

而這四項考量點之決策,在某些時刻甚或具有互斥性質(例如快速符合客戶期待所採取的運輸模式,可能是增加碳足跡的來源),而這也是企業在設定永續議程(sustainability agenda),所不可避免的衝突議題管理,以及重大利害關係人議和程序的一環。

On即在前述報告書中坦承目前執行弱項,以及後續改善目標。截至目前為止,由資本市場反應及財報表現而言,On在上述四項議題的管理,已跨越品牌新創死亡之谷。然而後續作為,才是能否持續享有高資本市場評價的關鍵。

瑞士專業跑鞋品牌 On
企業在產品開發、滿足客戶期待的過程中,會遇到某些與永續環保相抵觸的情況,此時非常考驗經營者解決問題的能力。

On running的永續之道,取決於擴大生態系之認知與參與

最後,On於2020年的GHG(Greenhouse Gas,溫室氣體)排放為87,980(單位:每噸二氧化碳當量)。若依GHG Protocol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規範的三個範疇各自統計(註),On在範疇一及二的溫室氣體排放僅佔比0.8%,換言之,有高達99.2%排放係來自委外供應商。

註:
1. 範疇一為直接來自於組織所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
2. 範疇二為輸入電力、熱或蒸汽而造成間接之溫室氣體排放
3. 範疇三為其他間接排放源

對品牌新創而言,輕資產模式有助於降低資本壓力,並著重在獨特優勢發展。然在碳足跡及永續發展的管理議題下,如何增進供應商透明度及揭露意願,並且據此達到管理改善之目的將是未來重要課題。

此外,On雖已承諾2025年將達成Tier1及Tier2供應商都須符合相關揭露規定始予採購,然對中小型供應商(掌握特殊材料或製程)而言,勢必將形成較高的稽核認證成本,是否願意持續搭配或琵琶別抱,也將影響著公司能否持續跑在永續發展的康莊大道,On running。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吳佩臻、侯品如

關鍵字: #綠能環保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