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大的直播串流娛樂社群平台17LIVE,成立六年以來,不僅全球註冊用戶突破5,000萬,經營成果也受國家和台灣新創產業代表肯定,10月甫獲推薦名列「NEXT BIG」新創明日之星,成為9家國家級代表團隊之一。
在9月剛落幕的線上國際記者會,17LIVE集團全球CEO小野裕史在會中宣告啟動品牌重塑計畫,未來全球公司名稱和APP,將統一更名為「17LIVE」(英文發音為one seven live),全面強化17LIVE全球化的品牌形象。
17LIVE台灣區品牌暨企業溝通部副總經理凃佩君表示,one指雲端世界,象徵未來在雲端還有另一個世界,也就是現在大家熱議的「元宇宙」概念;seven指的是seven seas七大洋,也就是跨越海洋到全世界去,「用one seven live取代17 LIVE,就是希望Live這件事融入到大家生活裡,隨時隨地,沒有界線。」
把用戶做得更深更廣,形成多元社群
這種跨域特性,讓用戶在17LIVE上,可以與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LIVER(直播主)互動。目前17LIVE在全球設有六個辦公室,這對台灣新創來說,是很好的示範,從台灣出發,最終成功跨足國際市場。
「台灣是一個非常適合新創的地方,因為市場變化很快,我們可以在這裡測試各種商業模式,如果看到可能成功的機會,就能搬到其他地方去做,」凃佩君說。比如以17LIVE全球總部日本來說,第一離台灣很近,第二日本人口有1億3千萬人,是台灣人口的六倍之多,「多元性跟族群就可以分得更細,非常適合17LIVE做更多族群的發展。」
凃佩君指出,直播是一個很特別的活動,就像是一個一個的社群,這個社群是透過興趣、共同談論的話題而組成,因而包含一些情感關係在裡頭。日本本來就擁有非常多不同的同好會,如Cosplay、電玩、公仔,甚至還有特別的古墓探訪,同好們會尋找有歷史文化意義的地方,現在這些社群也全都搬到17LIVE上了。
「這對17LIVE的意義是,我們可以做得更深,把族群擴的更大,可以展現更多因為直播串流技術,而帶來不同的娛樂享受,更能呈現這個平台更多元的包容性和活動力。」
提供課程和資源挹注,培養潛力新星
也因此,直播已經從以往的網紅、敢秀,漸漸走向鼓勵「全民直播」,讓各種不同領域的素人都有機會被看見,或是認識興趣相同的人。凃佩君透露,在台灣,音樂和繪畫是發展最熱門的兩大領域,有些人從一開始分享生活,到成為副業甚至轉為正職工作,也發展出一套直播經濟學。
除了常見的斗內(Donate),或是與電商結合帶貨,凃佩君指出,17LIVE與其他社群平台最大的不同是,提供直播主簽經紀約的合作模式,可以從小合約開始,到最終將整體的影藝發展都交由17LIVE打理。
針對這些簽約的直播主,17LIVE會提供不同的培訓課程與資源挹注,像最近17LIVE就跟華納合作,找來專業歌手訓練直播主,怎麼把歌唱得更好,未來也會導入詞曲創作訓練,並為他們牽線更多表演和戲劇演出機會,提供曝光舞台,讓大家更容易看到你。
比如有些音樂直播主會先試錄一首歌曲,透過17LIVE曝光後,吸引粉絲斗內贊助,發行數位EP,接著放上KKBOX或Podcast,就能創造更多不同的獲利模式。「所以17LIVE是一套完整、系統的發展,不再只是單純拍照或接電商業配,我們會幫你爭取更多機會。」
至於遴選直播主的標準,凃佩君表示,以歌唱來說,17LIVE從去年便開始舉辦正式的歌唱比賽,以往的歌唱比賽,都是評審說了算,但17LIVE的特色是新世代的開放平台,因此評分也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飛行導師給予的讚賞,另一部分則來自粉絲,「也就是說在你還沒有出道之前,就有了群眾基礎,我們透過這兩部分,同時支援未來有潛力的新星,」凃佩君說。
不斷進化,打造虛擬的直播世界
直播主除了以自己的真實臉孔展現,現在也發展出一些特效技術,打造虛擬分身,就像以前在網路世界的Avatar,現在在直播圈中也有所謂的vliver(Virtual Liver)。凃佩君指出,vliver在台灣及日本發展的較早,直播主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IP,這個IP可以是初音未來那樣的二次元角色,也可以是平面的卡通圖像,「這其實呼應剛剛說的,17LIVE上有很多不同的同好,這群人也是另外一個同好,他在平台上就可以有不同的虛擬形象。」
這些新興的直播趨勢,17LIVE不只是從質化的角度,觀察日本和台灣的文化,也用量化的方式,觀察後台數據變化,預測未來直播發展,「但現在變化的很快,我們只能說未來17LIVE會不斷進步、進化,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也很期待,或許以後真的就像電影《一級玩家》的世界。」
事實上,現在在17LIVE上,已經慢慢可以看到一些端倪。凃佩君說,目前平台每月有多達30個常態性活動,有點像是電玩關卡,直播主與粉絲共同闖關,得到不同的頭銜,就等於搶下了這個堡壘,「把遊戲世界的文化也融入在直播裡面,就像元宇宙的概念,在這裡有一個不同的直播世界,是原先在實體世界看不到的。」
目前在電商和娛樂領域,直播幾乎已是標配,未來17LIVE也希望把直播的影響力擴及到更多領域中,比如學校老師可用直播提升教學互動,或是導入到公司職場中。先前17LIVE已去學校分享,許多老師的興趣不小,未來希望透過教育學院的方式,和更多人分享直播Know How。
「既然是全民直播,就是希望大家可以重新認識17LIVE,把我們當作是一個開放的平台,誰都可以來播,誰都可以形成自己的社群,希望更多人因為我們的直播技術,加強你和其他人的互動,讓你們的關係變得更緊密。」當未來人人都是LIVER時,LIVER也不再是名詞,而是能連結眾人、樂享生活的嶄新動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