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20世紀由汽車掀起的加油站浪潮,如今成為各家車廠致力發展、甚至各個國家政策方針的電動車,也將開啟一場充電站大戰。
即使受到疫情影響,全球電動車銷量依舊在2020年成長了逾40%,達到近300萬輛,長遠來看的話,研究機構IHS Markit更預測銷量將在2025年突破1,220萬輛。
然而美國能源部資料指出,高達80%的電動車是在家中充電,但在家充電的效率極為不佳,「里程焦慮」便成了許多駕駛對電動車卻步的理由,而充電站很可能是這道難題的解方。
也因此,當初特斯拉決定自行建立充電站的作法,被認為是促使他們登上電動車龍頭的重要因素。2021年7月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更宣布,未來將開放其他品牌的車主利用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
許多新創也都開始與傳統車廠們合作,嘗試提供各種充電服務的策略。例如積極在美國建設充電站的EVgo就與通用汽車合作,計畫2025年前增設約2,700座快速充電站,也攜手福特開放其車主使用EVgo位於北美的6.3萬座充電站。
石油巨頭們為了不在電動車時代中落後腳步,也紛紛加入充電戰局。殼牌(Royal Dutch Shell)已在全球設有6萬座充電站,預計2025年達到50萬座;英國石油也計畫2030年前建立7萬座充電站。
雖然充電技術難題仍待克服,如快充規格至今沒有統一標準等,但從新創公司到石油大廠,都積極投入建設充電站,為即將爆發的市場需求蓄勢待發。
責任編輯:吳佩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