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
聯亞生技今天表示,在50位第一期試驗受試者接種2劑後的8到10個月後、再接受第3劑UB-612疫苗施打,結果顯示,對武漢病毒株及Delta變異株均產生高度中和抗體效價,將於近期提送新數據至食藥署申請EUA(緊急使用授權)再審。
聯亞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在50位(年齡為18-64歲)第一期試驗受試者接種2劑後的8到10個月後、再接受第3劑UB-612疫苗施打。
聯亞指出,免疫反應初步結果顯示,在施打第3劑UB-612疫苗高劑量(100mcg)後14天,對武漢原生型病毒株(wild-type virus, WT)的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Geometric Mean Titer, GMT)值達4018,比接種2劑後14天的平均效價增加37倍,血清陽轉率(seroconversion rate)均達100%。
在疫苗安全性與耐受性方面,聯亞表示,接種後至今共計255至316日,所有受試者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此外,聯亞生技指出,受試者在施打第3劑高劑量組UB-612疫苗後14天,對Delta變異株的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值2358,優於其他疫苗已公布第3劑針對Delta變異株所誘導中和抗體效價(如輝瑞/BioNTech、莫德納及高端疫苗對Delta變異株中和抗體力價分別為1321、1268及395)。
聯亞生技將於本週向食藥署提出二期臨床試驗計劃書變更,可望儘速得到食藥署核准變更的回覆,讓所有二期臨床試驗的受試者能接種第3劑。
另外,聯亞生技也將於近期提送新數據至食藥署申請EUA再審。目前尚無法取得食藥署對此事的回應。
8月16日
聯亞生技的COVID-19疫苗未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直言遺憾,外界關注政府預採購500萬劑合約走向。發言人莊人祥強調,此合約不會失效。
衛福部疾管署今年5月28日與高端、聯亞兩家國產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廠完成簽約,每家採購500萬劑,含開口合約最多各採購1000萬劑。如今高端疫苗EUA通過,至少60萬劑以上國產疫苗將於8月23 日開打。
聯亞副總經理范瀛云昨天晚間說,聯亞生技製造的COVID-19疫苗效期長達2年,且已送18至19批、約200多萬劑至食藥署檢驗封緘。但聯亞疫苗未能通過EUA,500萬劑合約走向及200多萬劑送驗疫苗是否報廢受關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下午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政府預採購的聯亞疫苗合約,並不會因為EUA未通過就失效。聯亞疫苗經3期臨床試驗,只要能證實具保護力,採購合約仍適用。
至於已生產且送驗的200多萬劑聯亞疫苗是否報廢,莊人祥表示,考量聯亞疫苗效期長達2年,只要聯亞生技能在2年內驗證COVID-19疫苗有效,且通過食藥署認證,就能使用,未必須全數作廢。
陳時中下午在記者會中提及,將安排協助參與聯亞疫苗臨床試驗受試者安排接種。此話一出,令人想起原加入聯亞臨床試驗,但中途退出,改接種AZ疫苗的前衛生署長楊志良,甚至在網路上有網友稱其「先知」。
楊志良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他並不是先知,退出測試是所有受試者的權益。面對聯亞疫苗未能通過EUA,楊志良僅說,建議聯亞疫苗及高端疫苗審查數據等資料應全數公開,以利國內廠商相互學習,才對國內生技產業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