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iPhone 5開始,iPhone就換成了Lightning接頭,相較於先前的30pin接頭,Lightning的體積變小且支援盲插。
而當時的Android裝置或其他大部分的智慧型裝置,仍使用Micro-USB接頭,無論在形態或使用體驗上,皆落後於蘋果的Lightning接頭。
近十年過去,Android陣營已升級為USB-C接頭,而iPhone依然還是Lightning。不得不說,前者在形態、性能和體驗方面已「後來居上」。
隨著新iPhone的出現,以及近來iPad Pro為了擴充性而改用USB-C後,關於廢除Lightning接頭的討論愈發熱烈。
不耐用的Lightning傳輸線
拋開擴充性、充電性能等,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Lightning其實還有一個較廣泛且致命的問題,那就是蘋果原廠Lightning傳輸線太容易「裂開」和破損,非常不耐用。
事實上,除了iPhone的Lightning傳輸線,舊款MacBook系列上的MagSafe電源線亦是如此。
對於消費電子產品來說,9年的時間可謂漫漫長河,在許多消費電子產品的論壇內,針對Lightning電源線「耐用性」的討論有相當多,不僅出現了「如何正確使用Lightning傳輸線」的教學,甚至為Lightning傳輸線加固已然成為一個「流量密碼」,這方面的影片層出不窮,流量也居高不下。
在某電商網頁中,關於蘋果Lightning傳輸線的產品頁下方有著接近2,300條負面訊息,評分也只有一顆星,在這些評論中,他們有著幾乎相同的抱怨,「Lightning傳輸線太不耐用了」。
消費電子愛好者Tim Ventura在自己的Blog中做過統計,他一共擁有3台iPhone、2台iPad、2台iMac,它們之間主要依靠Lightning傳輸線充電或傳輸數據,因此使用頻率不低,每條Lightning充電線的壽命大約在3~6個月,不是外層裂開、就是內部電線斷開,導致無法正常運作。
追根究柢,Tim認為 主要是Lightning電源線的兩端未得到適當的加固,進而導致電源線的耐用性不足 。
除了電源線不耐用的問題,Lightning電源線上的金屬接頭也較容易受到腐蝕變黑,有許多使用者都遇到了這個問題。蘋果對此回應,若Lightning傳輸線的接頭暴露在潮濕環境下,可能會被腐蝕,應盡量保持Lightning接頭的乾燥。
如此「脆弱」,只是為了生意?
「 耐用性,從來不是iPhone、iPad傳輸線的優勢 」,在瀏覽許多Lightning傳輸線的相關報導時,這是評論區中讚數最多的一則留言。
上述以小樣本估算出Lightning傳輸線壽命的Tim Ventura,在尋找Lightning為何如此脆弱的原因時,也率先把眼光投放在配件這個小生意上。
據他估計,假設美國正在使用的iPhone數量為1.89億部,每年只更換一條Lightning傳輸線的話,大概會為蘋果創造出35億美元的收入,非常可觀。
倘若放眼全球,以Newzoo的統計數字為參考,過去十年裡,iPhone全系列的發貨量是11.63億部,其中大概有7.28億部仍正在服役。即使只有四分之一更換Lightning傳輸線的話,依舊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先不論Lightning傳輸線的耐用性,「蘋果死守Lightning接頭」的想法也存在於許多人的想法中,畢竟配件市場有著相巨大的量級和利潤空間,不僅僅是蘋果自己,也有許多第三方的配件廠商活躍於市場上。
從USB-C的角度來作比較,Lightning接頭顯然有些過時,它不支援高功率的充電功率,傳送速率也限制在USB 2.0。但以蘋果的理念來看,任何的電源線和接頭可能只是一種「過渡」,因此蘋果在iPhone 5的Lightning接頭誕生之後,就沒有再去主動修改、更新iPhone的新接頭,而是等待無線和無孔化的到來。
由此催生的配件生意,可能並非是蘋果的本意。
美觀、環保所衍生出的詬病
相較於古老的30pin接頭,新的Lightning在設計上做了更改,一方面是美觀程度,另一方面則是材料。也正是因為這兩方面的變化,導致了新的Lightning傳輸線頻繁出問題。
先前在iPhone 4、iPhone 4s上頻繁使用的30pin接頭,在電源線和連接處會有一定的強化,因此鮮少在2006年之前看到對電源線耐用性的大篇幅討論。
為了美觀,蘋果設計團隊在新Lightning電源線上,改用了更薄的熱縮套管來取代,整體變得更簡潔好看。不過,蘋果的開發團隊也發現這般改變會引起更高的故障率,但最終卻沒能阻止向更好的設計妥協。
然而,材料的更換也源自於蘋果的「環保」理念,賈伯斯當時提出了「 A Greener Apple(綠色蘋果) 」的計劃,盼能除去所有蘋果產品的有害物質。先前出現在充電線中的PVC材質就是有害物質之一,有了它的存在,電源線就會更硬、更耐用。在這個理念的提倡下,Lightning傳輸線則變得更柔軟,耐用性自然也降低了一些。
至於Lightning充電頭變黑、容易腐蝕的缺點,其實也可以歸納在「設計」上。 相較於USB-C,Lightning電源線的接頭暴露在外,更容易受到液體的侵蝕,進而導致發黑、腐蝕。
蘋果的解決之道
原廠Lightning傳輸線不斷湧現的問題,蘋果其實已在著手解決。
關於腐蝕的問題,蘋果將傳統的鍍金工藝升級為銠釕工藝, 外觀上從先前的「金色」變成「銀色」,具體的型號也從C91轉變為C94 。相較於傳統的鍍金工藝,銠釕工藝的惰性更強,因此提升了Lightning傳輸線接頭的防腐蝕性。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接頭的顏色是銀色,但它的成本高於傳統的鍍金工藝。銠、釕這兩個元素均屬於稀有金屬元素,且屬於鉑系金屬,耐腐蝕性很強,幾乎很難與酸發生反應。
另外,關於電源線容易裂開的問題,蘋果在今年推出的新iMac上,也給出了一個答案—— 全面採用「編織連接線」 。
從細節上來看,它比傳統的Lightning電源線更為簡潔,也更符合蘋果的設計訴求,接頭處沒有任何過渡,但它依舊能夠滿足「耐用」的需求。
新的原廠編織線隨著iMac一同附送,爾後極有可能被推廣到iPad、iPhone這些面向大規模消費者的產品之中,且可能會與多彩的iMac一樣,隨著iPhone的配色來附贈相同色彩的電源線。
新的Lightning原廠傳輸線,幾乎是平衡了耐用、設計和環保等因素,蘋果也終於在多年後解決了這些早已存在的問題。
實用性的「回歸」
大約自2016年用上全USB-C接頭的MacBook Pro開始,蘋果在設計上領先進入了「未來」。回過頭來看,USB-C接頭確實有很好的擴充性,但伴隨著這個趨勢,又掀起了一波USB-C銜接基座的配件浪潮。
蘋果有足夠的號召力和信心能引領USB-C的流行,而USB-C接頭也的確成為了許多Windows筆電的配置。
但直到現在,我們仍未進入USB-C時代,許多裝置依舊需要USB-A、HDMI以及SD記憶卡插槽,對於MacBook Pro接頭過於單一的怨言也從未消停過。
先前有消息傳出,下一代MacBook Pro有可能會增加接頭的豐富度,重新引入HDMI和SD記憶卡插槽,進而降低使用者對USB-C擴充埠的依賴,回歸「實用」。
而Lightning傳輸線的改變可能亦是如此。先前,蘋果傾向於「無線化」,將重心置於如何完成「無線」的設計上,但從目前MagSafe的效果及AirPower的難產來看,蘋果所期望的無線化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今後,iPhone仍離不開Lightning接頭,此時回歸「實用」,或許是近年來在產品思路的修正,以實用至上,而非讓設計做主導。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責任編輯:文潔琳、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