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休息亭」被噓爆!斥資3億美元投入WorkingWell計畫,為何只引來一次次嘲弄?
亞馬遜「休息亭」被噓爆!斥資3億美元投入WorkingWell計畫,為何只引來一次次嘲弄?

上週,亞馬遜才因重磅收購「米高梅」登上搜尋排行榜,與此同時,亞馬遜另一個行為也引起了大眾關注,不過這次,是被全網吐槽。

它就是亞馬遜最新宣佈在工廠中設立的休息亭——AmaZen。

被大家嘲笑的亞馬遜「休息亭」

AmaZen,第一眼讓人想起以前馬路邊的電話亭。

它和電話亭差不多大,被安插在亞馬遜倉庫中間,但卻被網友稱之為「絕望的小黑屋」。

這其實原本是亞馬遜最新推出的安全健康項目「WorkingWell」中的一環。

「WorkingWell」是一系列對員工的身體和精神活動健康提供支持的項目,目的是為了讓員工暫時逃避艱苦的工作,變得更快樂、更健康、更安全。

AmaZen則能讓員工在這個小亭子裡進行心理健康和正念練習,幫助員工「充電和恢復活力」。

1623135524311
圖/ 愛范兒

亞馬遜透過一個影片展示了AmaZen。

打開這個藍色小亭子的門,裡面的配置看起來就像網咖的包廂——一張椅子、一塊小桌子、一台桌機。

1-5-1024x571
圖/ 愛范兒

為了體現「心理療癒」的特點,這個空間配上了吸音材質,桌子上還擺了一盆植物,裡面有一台電風扇在運轉,頂部似乎貼了一塊模仿藍天白雲的貼紙。

45-1024x577
圖/ 愛范兒

這簡陋的仿真環境,看起來需要員工付出比工作更努力的想像,才能假裝自己身處美麗的大自然。

打開電腦,並不能讓你快樂地上網,裡面會播放一系列冥想影片,引導你冥想、對自我進行積極肯定、聽聲音帶來內心的平靜等等。

發明這個互動亭的亞馬遜員工Leila Brow說,他希望人們在這個安靜的空間裡,可以專注於自己的精神和情感世界。

讓人專注於精神世界的冥想沒有錯,但在這個封閉的低配版網咖盒子裡,低頭是彷彿失去生命的靜止盆栽,抬頭是像從路邊買來的廉價藍天海報,員工身處此地冥想時,腦海裡大概只有一個念頭:
「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做什麼?」

影片發布後,網路上輿論也一片嘩然。

有人表示,亞馬遜在倉庫裡放一個休息亭來對抗焦慮,無異於在北極放一台空調來對抗氣候危機。

1623135734135
圖/ 愛范兒

亞馬遜想像員工在休息亭裡是這樣的:

123
圖/ 愛范兒

實際上員工在休息亭裡是這樣的:

1234
圖/ 愛范兒

員工在這個小亭子裡短暫休息後,痛苦或許將來得更加洶湧,因為它們馬上就要回去工作,而他們留在此地的,只有來不及去洗手間而只能釋放在寶特瓶裡的悲傷。

123
圖/ 愛范兒

當你走進AmaZen,所有員工可能都會看著你想——快看,這個人工作狀態出現問題了,要去進行心理療癒了。

當你在眾目睽睽中走向休息亭,就像走向了一家私人精神病院。

甚至有人極端地將這個休息亭比喻成《飛向未來》動畫劇集裡的自殺機器。

一位亞馬遜德國物流倉庫的匿名員工表示:
「這些冥想亭簡直太荒謬了,亞馬遜應該投資為員工提供按摩服務,或者讓工作輕鬆一點的工作設備,比如可調節高度的桌子等等,不過這對亞馬遜來說通常太貴了。」

眼看著網路輿論走向愈加負面,亞馬遜很快刪除了宣布AmaZen休息亭的影片和訊息。

但這個休息亭的影片並沒有消失,很多人保存了影片,隨後又發出來繼續對亞馬遜展開抨擊。

延伸閱讀:低階白領工作殺手!全球RPA領頭羊UiPath,如何一舉躍上企業自動化大潮?

被網友認為如同「棺材」的AmaZen 休息亭
圖/ 愛范兒

其實休息亭本身也沒什麼錯,網友對此的激烈吐槽,主要源於一直以來,亞馬遜高壓的工作環境以及惡劣的工作條件,還有它們解決問題的避重就輕。

關於「血汗工廠」的醜聞

亞馬遜市值高居全球第二,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巨頭之一,但卻屢次因為「血汗工廠」醜聞,遭到世界各地員工的譴責。

2013年起,德國七個亞馬遜工廠的工人就長期展開各種罷工活動,抗議亞馬遜惡劣的生活環境和微薄的薪資待遇。

這家科技巨頭的工廠,傳出很多亞馬遜工人只能依賴公共援助的食品券和政府醫療住房補助,才能維持生計。

1623136127456
圖/ Sean Gallup / Getty

亞馬遜倉庫裡,大部分人都是線性工作,員工有著固定的工作空間,基本重複的工作內容,據一名包裝工人所說,他們平均每小時完成104個打包任務,幾乎是爭分奪秒高效快速工作——從挑選貨品、掃描查看訊息、打印標籤、選擇合適包裝盒、紮實打包、貼上標籤,整套流程基本上只能花30秒完成。

在這個公司物流的核心地帶,一切都以生產力為王。

上個月,亞馬遜為了滿足客戶晚上下單的需求,推出了新工作制度「megacycle」,員工需要在晚上輪班工作10個半小時,被員工稱其為「墓地式輪班」。

Morning Star
圖/ Morning Star

2015年,《紐約時報》一篇長文還揭開了亞馬遜員工被時刻監控的醜聞,2019年,研究員Stacy Mitchell再次揭露了亞馬遜倉庫的監控問題。

他們表示,亞馬遜會利用自動系統,監控和收集每個員工的數據,並且分析他們的生產率,還會生成自動警告,如果發現速度太慢或者效率不夠的人,AI就會直接把他們解僱

而且,公司還形成了一種「排名與解僱」文化(Rank and Yank),透過對員工數據的深入挖掘,他們讓員工激烈競爭,就像達爾文理論一般,不斷滿足高強度的工作要求,落後者就被辭退,員工只有更加拼命工作,才能補回休息造成的低下績效。

延伸閱讀:招聘新人就是為了一年後解雇!亞馬遜愛用的「末位淘汰制」,引發哪些副作用?

1623136295159
圖/ 愛范兒

近乎強迫性的數據監視,給員工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和不安。

在2020年的黑色星期五,這個對亞馬遜極其重要的交易日裡,15個國家的亞馬遜員工開始罷工計劃,包括美國、墨西哥、西班牙、印度、澳大利亞,還有法國等。他們遊行示威,同樣也是為了爭取更好的工作條件,以及在疫情期間高強度工作的獎金。

去年新冠疫情期間,亞馬遜成長為一家價值萬億美元的公司,傑夫貝佐斯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累積2000億美元資產的公司,這些都離不開底層員工的支持。

這和員工抗議的情形對比起來顯得頗為諷刺。

2019年7月15日,亞馬遜設施工人在明尼蘇達州沙科皮抗議. 圖片來自:cnbc
圖/ cnbc

今年,一名亞馬遜送貨員又爆出亞馬遜在車內強制安裝四鏡頭的AI攝影機,其背後的攝影系統Driveri,會時刻監督駕駛員的肢體語言、車輛速度、是否有睡意,並評估他的工作表現,還用影片記下所有工作內容。

「這是徹底的人格侮辱」,他辭職後接受路透社報導時表示,「如果亞馬遜不信任我們做這份工作,覺得自己需要每分每秒看著我們,為什麼要雇用我們?」

在被監控的高壓工作條件下,員工的工作環境也並不見得有多舒服。

尤其在大型的工廠裡,卻沒有幾間廁所,員工在極少的休息時間內,甚至沒時間走到洗手間去,而且他們上廁所也要被計時,帶薪拉屎是不可能存在的。

這讓一些員工只好在瓶子裡上小號。但這對於女性員工來說很不方便,他們甚至要自購女性小便器。這種情況在亞馬遜的送貨員身上更為明顯,他們甚至還要帶袋子在途中上大號。

1623136448920
圖/ 愛范兒

今年3月,「尿瓶事件」終於爆發了,最初亞馬遜官方推特號還否認了這件事,表示「不會真的有人相信吧?如果這是真的,沒人會為我們工作。」

隨後,他們又在4月2日道歉承認了這件事,還表示找洗手間的確是整個行業都面臨的問題。

薪水低、壓力大、時間長、休息少、被監控……種種工作條件和環境上的不足,讓亞馬遜一直陷入員工抗議和輿論討伐的紛爭之中。

好的工作環境,先解決基本問題

儘管一直以來,亞馬遜都有對這些負面輿論進行辯護,包括宣稱公司有安全的工作條件、合理的最低薪資、豐厚的福利待遇等等,但顯然辯護要不被否認,要不沒踩在點上。

1623136557739
圖/ 愛范兒

經過一系列令人震驚的事件之後,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壓力,讓亞馬遜過去一年也開始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條件和工作環境。

「WorkingWell」就是他們希望藉此提升公司聲譽的行動之一,該項目已在北美和歐洲的350個亞馬遜倉庫展開,在這項支持員工安全和健康的綜合計劃上,亞馬遜表示今年計劃投資超過3億美元。

除了前面提到的休息亭AmaZen,他們還邀請了受過急救培訓的醫療代表和運動員培訓師,為員工搭建提供安全服務的健康中心,給員工提供營養保健和社區衛生服務,教他們如何健康飲食。

1623136620228
圖/ 愛范兒

以及在工作站,員工開始工作前會被提示進行身體熱身,每小時要進行一次身心運動。

1623136770871
圖/ 愛范兒

團隊成員也會聚集在一起,學習基本的安全提示,例如正確的彎曲和提陞技術等等。

1623136815831
圖/ 愛范兒

延伸閱讀:摸魚也是一門學問?中國清華開課瞬間爆滿!背後是年輕人對抗「996」辛酸血淚

亞馬遜表示力爭到2025年,讓記錄中的工傷事故數量減少一半,同時改善員工的心理健康,也是為了提高一下亞馬遜在改善勞工權利方面的形象。

安全健康方面的確需要重視,然而,一直以來員工最落地的需求,卻仍然沒有太大改善。

亞馬遜作為一家營業額不斷上升的企業,把賺到的錢去建設一些迷你休息亭,不如投資在增加良好的衛生設備上;花錢請運動員培訓師、醫療師、開展項目,不如首先考慮如何給更多員工更高薪資,讓他們有更好的生活;提高工作環境的安全性,不如首先讓員工有足夠的工作休息時長,掐滅更多健康問題發生的苗頭⋯⋯

讓員工的工作環境逼近極限,事後再去亡羊補牢,也只是於事無補了。

關於好的工作環境,我們畢業時曾嚮往那些充滿前衛設計,有著健身房、咖啡廳,甚至游泳池的大公司,他們的員工在那些地方神色自若地經過時,渾身都散發著精英的光彩。

當然在工作環境的光鮮之下,很可能伴隨他們的是「996」。或許這些可以輕易融入生活的工作環境,就是為了牢牢吸引員工,讓他們把公司也當成第二個家。但這並不妨礙他們耗盡精力領著高薪,嘗試讓自己的生活也融入在這彷彿金字塔頂端的工作環境裡。

延伸閱讀:中國工程師抗議「996」高工時,馬雲:我們不缺8小時上班很舒服的人

1623136907370
圖/ 愛范兒

我們也曾羨慕過微軟、Google曾帶來的開放式辦公室環境,它們就像一個時尚而靈活的社交廣場,互聯網的開放和創新隨處可見。雖然後來開放式辦公室也走向沒落,但隨之衍生為更多元有趣的工作環境,也成了很多員工找工作時重點關注的部分。

而SpaceX更是憑藉其寬容、創新的企業文化,讓各路人才爭破頭應徵。SpaceX的員工曾說:「我們來SpaceX不是為了滿足馬斯克的需要,而是為了滿足我們的需要。」

SpaceX
圖/ 愛范兒

當我們關注這些公司的工作環境時,我們會關注他們的形象設計、員工的生活狀態、公司的文化理念,只是因為我們沒有為最基本的工作待遇而憂慮。

當最基本的付出能得到應有的回饋,其他部分就成了加分項。當最基本的待遇都無法滿足,所有人都會盯上這一個矛頭。

過去的26年間,亞馬遜已經從一個普通的線上書店,變成能影響整個行業以及人人消費習慣的巨頭。

這次亞馬遜的新計劃,可以見到他們為了員工提供勞工福利而行動和努力,不過還遠不足以平緩長期以來員工為權益而抗爭的整個歷史。

他們依然需要更多落地的措施,來解決本質的問題。

否則每次避重就輕的舉動,都會在這個網路時代輕易地變成一個笑話。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責任編輯:郭昱彣、蕭閔云

關鍵字: #亞馬遜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