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全球汽車晶片荒的影響,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在今年第一季,交車量突破18萬,刷新歷史新高紀錄。分析師預估,依照目前的態勢,特斯拉今年全球交車輛,有機會突破85萬輛,不過仍有許多變數,值得後續觀察。
在台灣,官方預估Model 3第一季掛牌有望超過1,200 輛,目前台灣特斯拉車主已經破萬,業者表示,將在台灣擴充更多的超級充電站。
第一季交車突破18萬輛,分析師:今年目標85萬
特斯拉今年(2021)全球第一季交車量達到18萬4800輛,高於市場預期的16.8萬輛,這個數字已經是連續三季刷新歷史新高紀錄,是史上單季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季中特斯拉只有生產Model 3、Model Y這兩款車型,生產總數為180,338輛,佔總體比例約99%;此外,也交付了約2,020輛的Model S、Model X(SUV),都是來自先前的庫存,佔比約為1%。
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落差呢?特斯拉財務長扎克·柯寇恩 (Zach Kirkhorn),在今年一月的法說會上曾提到,上海工廠生產的Model Y,對於第一季的交車表現,有非常大的幫助。
之所以都沒有生產任何的Model S、Model X車型,是因為近期特斯拉針對這兩款車型做了改版,第一季正處於測試生產線新設備的過度時期,產量才會為零。特斯拉也表示,目前設備測試都已經完成,已經進入生產階段了。
這一次特斯拉交出單季生產18多萬輛車的成績單,維德布什證券科技分析師Dan Ive認為,這是非常傑出的成就,他分析,全球對於乾淨能源的意識,加上各國對於禁售燃油車的法規,都讓電動車的需求增加。Dan Ive也預測,依照目前的態勢,特斯拉今年全年交車量有機會突破85萬,甚至朝90萬衝刺。
特斯拉今年表現,可以觀察這幾個重點
2020年特斯拉交付了將近50萬輛電動車,不過,今年若真要如分析師預期達到85萬的目標,還有許多變數。首先是汽車晶片,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近期發布的報告,汽車晶片短缺,可能使得第一季全球汽車製造商,產量下降130萬輛。
全球汽車產業近期飽受晶片短缺的壓力,通用、福特、Subaru等品牌,還因此關閉部分工廠,並表示2021年有可能因為晶片短缺問題,讓獲利減少10多億美元。
特斯拉第一季交車表現,看起來並沒有受到晶片短缺太多影響,不過接下來,汽車業將迎來銷售旺季,拜登政府日前通過1.9兆美元紓困法案,多數美國民眾可以獲得1400美元紓困金,近期已經陸續匯入民眾戶頭,有望推動汽車買氣。
特斯拉官方並沒有針對2021全年交車量給出目標,僅表示會朝著超過50%的成長努力。在上述種種情況下,特斯拉產銷狀況是否能夠維持穩定,可以觀察上海工廠的產能,以及接下來Model S、Model X車型的生產進度,此外,許多傳統車產陸續推出更多純電動車產品,是否會衝擊特斯拉在各國市場的銷量,也是一大觀察重點。
台灣特斯拉車主破萬,持續增加超充站點
至於在台灣市場,特斯拉也持續交出亮眼成績單,今年初,特斯拉在台灣的車主終於破萬,今年第一季,官方預估Model 3掛牌有望超過1,200輛。
隨著台灣車主數量穩定增加,特斯拉在台灣加速建置更多的充電站。三月份新增「新北土城日月光廣場超級充電站」、「南投草屯超級充電站」兩座站點,同時擴建原有的「苗栗銅鑼科學園區超級充電站」至12個超級充電座,這是目前全台規模最大的超級充電站。
特斯拉也預告,最近會在「桃園龜山」與「高雄路竹」新增兩座新的站點,如此一來,全台超級充電站總數將達到 28 座,透過越來越完善的基礎充電設備,增加民眾購買電動車的意願。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