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再捐贈150萬劑莫德納疫苗,明天專機抵台!
美國再捐贈150萬劑莫德納疫苗,明天專機抵台!

10月31日

美國在台協會(AIT) 在萬聖節不是給糖,而是追加給台灣150萬劑莫德納,31日官網上宣布美國政府捐贈的150萬劑莫德納疫苗將於明天抵達台灣。「我們很高興能夠在6月份所捐贈的250萬劑疫苗後,再增加捐贈劑量。這些疫苗的捐贈展現了我們對台灣的承諾,台灣是個具有活力的民主社會、我們重視的夥伴及可信任的朋友。」

6月20日更新

疫苗好消息報捷!

繼日本捐正124萬劑AZ疫苗後,美國政府再捐贈250萬劑Moderna疫苗,並將於今日傍晚由華航專機運抵台灣桃園國際機場。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疫苗 美國 莫德納
美國政府捐贈250萬劑Moderna COVID-19疫苗將於今(20)日傍晚抵台。
圖/ 衛生福利部

「謝謝美國及時伸出援手,我們對美國政府跟人民表達最誠摯的謝意。」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說道。

疫苗在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指揮中心會再與專家討論接種方案,儘速執行施打。

6月18日更新

指揮中心指出,第二批Moderna疫苗24萬劑,已於歐洲時間6月17日下午6時自盧森堡啟運,預定今日下午3時50分抵達桃園國際機場。本批疫苗為供應商承諾供應之一部分,待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再提供COVID-19接種計畫所列實施對象進行接種。

指揮中心指出,該中心已於今(2021)年2月8日與美國Moderna公司簽署505萬劑COVID-19疫苗供應合約。該疫苗為多劑型包裝(每瓶10人份),存放於-20℃可保存6個月,於2-8℃之使用期限為30天,依臨床試驗結果,每人需施打2劑,2劑間隔28天以上,疫苗保護效力可達94%。

至於是否開放孕婦施打疫苗,陳時中指出會盡快,也會讓孕婦自由選擇品牌。

6月12日更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首批124萬AZ疫苗已經運送至全台縣市,原則上維持15日開打,有些地方政府收到之後會即時開打,這邊都尊重地方政府,因為沒有要等的理由,但原則上還是15號統一施打。

目前AZ疫苗第一批配發數約5至6成 會根據大家施打效率,再做第二批發送。

此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為使疫苗資源有效運用,並加速接種作業, 自今日起同時開放所有第一類對象包含醫院、診所及其他醫事機構等執業登記醫事人員、非醫事工作人員,以及集中檢疫所非醫事人員接種莫德納疫苗。

指揮中心表示,首批莫德納(Moderna)疫苗15萬劑中,7.5萬劑已於6月9日配送提供全國COVID-19專責醫療院所(包括設置專責病房或負壓隔離病房或採檢院所),以提供尚未接種COVID-19疫苗的第一線照顧病患醫事及非醫事人員接種服務,截至11日累計接種2萬4,869人。

6月5日更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表示,為推動COVID-19疫苗大規模接種作業,指揮中心已編列經費約40億元並自2021年6月7日(一)起實施獎勵COVID-19疫苗合約醫療院所作業。指揮中心指出,特別條例修法於5/31經立院三讀通過後,相關預算也於6/3於行政院會通過,用於請合約醫療院所免費提供民眾COVID-19疫苗接種服務,另還有編列費用補助22縣市政府,及辦理社區和大型接種站的所需經費,以加速全民接種速度,儘早達成群體免疫效果。

北市府
圖/ 北市府

指揮中心強調,防疫相關政策皆秉持中央與地方「標準一致、做法一致、腳步一致」防疫原則,推動各項措施,也請相關單位及民眾主動積極配合,與政府共同努力,嚴守社區防線。
指揮中心晚間10:30分補充,目前開放公費接種對象如下:
一、雙北地區:第一類至第三類未曾接種第一劑疫苗之醫事、防疫人員及高接觸風險者優先接種。
二、雙北以外之縣市:未曾接種疫苗之第一類醫事人員為接種對象,並視疫苗接種進度,逐步開放至第二、三類及機構對象。
未開放之公費對象將於後續陸續開放公費接種。

5月31日更新:

高端疫苗在今日發布聲明,澄清近日相關報導,內容指出:

  1. 國產疫苗為國內防疫佈局中一環,為滿足國內防疫需求,本公司期待台灣盡快取得不同國內外廠家的合法疫苗,以維護國民生命健康。

  2. 本公司自2016年起與美國國衛院(NIH)合作研發疫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本公司即積極聯繫NIH並簽署授權合約,取得新冠肺炎候選疫苗及相關生物材料,於台灣進行研發及生產。

  3. 本公司執行中的二期臨床試驗係依食藥署規範執行,資料解盲後,試驗結果將呈交主管機關審查。本公司與疾管署簽訂之預採購合約,在安全性及有效性符合標準並取得主管機關核可後,方得交貨協助台灣防疫。

  4. 本公司新冠肺炎疫苗二期臨床結果如符合預期,將加速執行符合國際規範之三期臨床試驗,以取得國際認證為目標。

  5. 本公司一秉疫苗產業是國安產業的初衷,與國內外同業並肩打氣,一齊戮力同心,共同為抗疫努力!

5月30日更新:高端疫苗發佈簽約聲明

本土生技公司高端疫苗30日宣佈已與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簽署合約「110年國內COVID-19疫苗採購(案號CL110017),合約採購標的為「高端新冠肺炎疫苗(MVC COVID-19 Vaccine)」,合計500萬劑疫苗採購,另附上限500萬劑之後續擴充。公司表示,若公司新冠疫苗研發成果符合主管機關要求並交貨,將可挹注營收,對於本公司財務及業務有正面影響。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另表示,已在28日與高端及聯亞兩國產疫苗廠各完成500萬劑採購合約簽約,含開口合約最多各採購1000萬劑。

29日更新:蔡英文回應日本願對台提供疫苗/佛光山捐50萬劑嬌生疫苗

日本政府於28日記者會首度提及,為達成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倡的「全民健康覆蓋」(UHC),在確保日本國內疫苗充足的前提下,願意提供多餘疫苗至其他國家或地區,並將積極商討提供疫苗給台灣一事。

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更在NHK報導中表示,台灣在311東日本大地震時迅速捐款給日本,如今雖然台灣國產疫苗將在7月上市,但此前疫苗可能會不夠用,因此也會好好考慮提供疫苗給台灣。

另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政府為讓部分採購到的英國藥廠AZ(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疫苗能提供給台灣,已跟AZ進行談判,目標是為了緊急協助疫苗取得暫無進展的台灣。

茂木 敏充  臉書
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在5月27日與歐盟的視訊峰會中,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日本證實願向我國提供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後稱指揮中心)表示,對於日本政府願意在台灣疫情艱難時刻,有意提供COVID-19疫苗,給予幫助,表達萬分感謝。

指揮中心指出,鑒於台灣疫情仍然嚴峻,在國內COVID-19疫苗的空窗期時,若日本政府願意即時伸出援手,我國一定也會感到非常溫暖,惟相關事宜均尊重日本政府的討論與安排,也希望能夠儘快著手進行後續作業。

總統蔡英文更於28日晚上9點在推特以日文表達感謝稱:「台灣和日本間的羈絆,顯現出民主國家能藉由彼此協助以強化對國家的治理,就像是疫苗能賦予人們免疫力一樣,在這困難的時刻,很高興台灣和日本能彼此扶持,也能感受到我們想要一起共度難關的信念比過往更加鮮明,由衷地感謝彼此深厚的友情。」

而台灣採購國際疫苗一波三折,民間採購方式近日吵得火熱,國內重要宗教聖地佛光山所屬的國際佛光會,昨日以「國際佛光山中華總會」名義行文衛福部,盼能捐贈最多50萬劑美國藥廠嬌生(Johnson & Johnson)疫苗,供國內第一線人員使用,盼遏止疫情蔓延,期望疾管署能專案處理。

指揮中心證實收到公文,表示將相關細節回覆國際佛光會,並強調非中央購買疫苗須按照「COVID-19疫苗專案輸入流程」申請,檢附8大文件包括執行計畫書、藥品說明書、數量及計算依據、原廠授權書、供貨時間、有效期限、國外上市證明或替代文件。

台灣向美國藥廠莫德納(Moderna)採購505萬劑COVID-19疫苗,昨日下午有首批15萬劑自盧森堡空運抵台入庫。指揮中心透露,COVID-19疫苗6月還會再進一批莫德納疫苗,預計明年會再加購莫德納次世代疫苗。

談到國外有疫苗混打(如英國為輝瑞、AZ)的狀況,指揮中心29日表示,國外案例顯示疫苗混打會有少數副作用的情況,目前國內疫苗仍不足夠,無法測試混打對效果是否有影響,暫不採取相關做法。

5月28日更新

指揮中心指出,新一批到貨的15萬劑疫苗中,大約7.9萬劑將分配給台北市,6.7萬劑分配給新北市,5.4萬劑分配給高雄市,各縣市如果有需求,有剩餘劑量的話,將隨時撥補。

0528疫苗
圖/ 螢幕截圖

此外,指揮中心也將開放地方政府或是私人企業購買疫苗,但需要附上藥商、執行計畫書、藥品說明書、冷鏈與倉儲設備、原廠授權書等文件提出申請,詳情如圖:

地方政府和企業買疫苗
圖/ 螢幕截圖

5月27日更新:15萬劑莫德納如何分配/郭台銘跟蔡英文說明

對於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表態願集結民間力量,向中國採購復星疫苗,規劃由永齡基金會主導,邀鴻海出資合力購買上海復星疫苗,永齡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今日說明,

1.媒體報導有關於北京政府、國台辦等政治力介入,但其實上海復星、德國BNT的疫苗是完全一樣的,與美國輝瑞則是屬於商業合作模式,甚至早在美國輝瑞之前,上海復星就已經跟德國BNT合作了,跟政治沒有太大的關聯性。

2.劉宥彤分享郭台銘其實是一本初衷,尤其現在疫苗購買量的困難,郭台銘本來希望鴻海與永齡基金會可以合資向國外購買,企業可以拋磚引玉,可以為國家盡一份心力,為國家爭取重要的物資,為台灣民眾與國家都是一件好的事情。3.郭台銘呼籲:政治要為經濟服務,以現在台灣疫情的情況,真正解決的辦法還是靠疫苗,他強調疫情對於醫護人員以及民生經濟有很大的壓力,希望民眾有機會提早接種疫苗。

總統蔡英文則是一早宣佈,新一批的 AZ疫苗 開始配送到全國,提供給第一線的醫護和警消人員優先施打。對於有人問為何上週就抵達的疫苗,這週才能開始配送?她回答,因為疫苗要打入人體,需要透過嚴謹的檢查程序,從拆箱、核對疫苗批號、清點數量、查核運送冷鏈,進行包含外觀、鑑別、pH值、DNA/protein比例、細菌內毒素、無菌及效價等檢驗,確認一切檢驗合格,才會核發封緘證明書,進行配送施打。
蔡英文表示,要感謝所有投入疫苗配送工作的夥伴,特別是忍耐4度低溫倉儲的環境中,為一盒盒的疫苗完成檢驗和裝配的夥伴們,有你們的把關,大家對疫苗才能放心。她表示陸續還會有更多疫苗,政府會一樣嚴格把關,讓國人安心放心。

187154940_10157496693896065_2732093914248491955_n.
圖/ 蔡英文FB
189185970_10157496693921065_4387110057991576667_n.
圖/ 蔡英文FB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表示,首批Moderna疫苗15萬劑,將於臺灣時間5月28日凌晨自盧森堡啟運,預定於明(28)日下午3時50分抵達桃園國際機場。本批疫苗為供應商承諾供應之一部分,待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再提供COVID-19接種計畫所列實施對象進行接種。

指揮中心指出,該中心已於今(2021)年2月8日與美國Moderna公司簽署505萬劑COVID-19疫苗供應合約。該疫苗為多劑型包裝(每瓶10人份),存放於-20℃可保存6個月,於2-8℃之使用期限為30天,依臨床試驗結果,每人需施打2劑,2劑間隔28天以上,疫苗保護效力可達94%。

台灣民眾關心的各縣市各能獲得多少?以台北市2.27萬劑及高雄市2.1萬劑最高,新北市跟桃園市各1.8萬劑次之。

1622115157333.jpg
各縣市分配疫苗量與計算公式。
圖/ CDC

5月26日更新:台灣已買到3000萬劑疫苗

關於台灣何時可以買到疫苗?各地方政府紛紛擾擾,總統蔡英文發佈聲明指出,國際上最好的幾支疫苗,包括英國的AZ疫苗、美國的Moderna疫苗,以及德國的BNT疫苗,「我們都積極接洽採購,也順利訂購到了英美這兩支疫苗。」至於德國的BNT疫苗,和德國原廠也一度幾乎要完成簽約,但因為中國介入,遲延到現在都無法簽約。
蔡英文指出,對於疫苗的採購,政府的做法是:
第一,疫苗攸關國人的健康,涉及嚴格的供貨、冷鏈以及嚴謹的緊急授權程序。疫苗的購買,都必須由 中央統籌,並且要配合中央整體防疫策略,讓疫苗的施打都可以順利進行,符合公平性。
第二,像是已經採購的AZ疫苗和Moderna疫苗,指揮中心的原則是直接與原廠洽購,或是透過COVAX平台向原廠洽購。只有跟原廠洽購,才可以獲得原廠在品質與安全的直接保證跟負擔責任,來避免法律與政治的雙重風險。
第三,包括外購和國產疫苗,我們已經購買將近3,000萬劑疫苗,將在幾個月內分批到貨。預計到8月底,將會有累計1,000萬劑疫苗。我們會 盡全力加速到貨,提供更多疫苗給國人接種。此外,國產疫苗也都在進度上,將會提供穩定、充裕的疫苗。
我要呼籲所有國人,以及所有的縣市長:疫情緊張時,大家會特別關心疫苗進度,希望大家全力支持疫苗由中央統籌處理,中央也會全力支援地方防疫工作和需求。

187907290_10157494920341065_6208805919390957326_n.
圖/ 蔡英文臉書

另外,行政院提出的紓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立法院已經逕付二讀,明天將召開朝野協商。明天的行政院院會,也會討論紓困、振興的實施方式。蔡英文指出,已經交代行政院長 蘇貞昌 紓困的速度絕對不能延遲,才能降低疫情對經濟民生的衝擊。
醫檢師的辛苦,大家都看在眼裡。政府能做的,是努力改善採檢資料傳送費時、確診通報塞車的問題。
在系統端,我們透過健保署、疾管署、行政院資安處和唐鳳政委的努力,簡化了通報系統。 原本需要兩小時處理的資料,現在可以在十分鐘內完成。
在檢驗端,我們也會持續補助檢驗單位採購高通量檢驗儀,來減少人工作業的時間,不僅加快速度,也擴大第一線的檢驗量能。
這陣子,很多人應該對醫檢師面對大量檢體的照片感到震撼。事實上,在照片之外,醫檢師每做一次檢驗,就要做上百次大拇指按壓的動作,當檢驗量大增,醫檢師得到「板機指」職業病的風險也就更大。再加上醫檢師需要全副武裝,連續好幾個小時不能脫下隔離衣、手套和口罩,這就是醫檢師在防疫中的日常。謝謝每一位醫檢師的堅持,大家真的都辛苦了

190807459_10157495320386065_6896953309604102311_n.
圖/ 蔡英文臉書

5月25日更新:總統文告:8月底前疫苗數量

>

三級警戒再度延長至6月14日,總統蔡英文25日晚間發文指出,防疫必須堅持下去,疫苗是對抗疫情的重要武器,正陸續到位中,上週抵台的疫苗,最快這週就會開始施打,6月外購疫苗預計會到貨200萬劑,再加上國產疫苗,目標8月底國內會達到1,000萬劑疫苗,接著還會有更多。
  
不論是外購還是國產疫苗,有任何的進度,她都會第一時間掌握,目前也確實都在進度上,呼籲大家放心。
  
蔡英文指出,全國三級警戒延長到6月14日,疫情趨勢沒有急遽惡化,但專家建議社區管理不能放鬆,必須持續控制疫情。指揮中心已經宣布將三級警戒延長到6月14日(一),全國各級學校、公私立幼兒園的停止到校上課,也將同步延長。相關的配套措施,例如防疫照顧假、對弱勢學生的協助等,也都會一併延長。

186517040_10157493212871065_2569850993153243165_n.
圖/ 蔡英文fb

5月19日更新:第二批COVAX疫苗來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表示,我國透過COVAX獲配的第二批AstraZeneca疫苗41.04萬劑將於今日下午運達桃園國際機場。

本批疫苗待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再提供COVID-19接種計畫所列實施對象進行接種。

指揮中心指出,將會控管一部分疫苗給高風險的抗疫、防疫人員優先施打,本批疫苗的效期到8月31日。

5月6日:開放第7、8類人施打

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6日宣布,自5月10日起,開放實施計畫第七類對象(軍人、軍事機關及國安單位文職人員)以及第八類對象(65歲以上長者)接種COVID-19疫苗。

指揮中心表示,為增加疫苗接種便利性,提升接種意願,符合現階段開放之實施對象者,除可透過接種預約網址、COVID-19疫苗接種服務專線預約COVID-19疫苗接種事宜,亦可直接攜帶健保卡與身分證明文件,至 COVID-19疫苗接種合約院所或已經開始提供接種服務之衛生所,經醫師評估後完成疫苗接種。

疫苗開放
圖/ 疾管署
疫苗開放
圖/ 疾管署

4月21日:開放第5、6類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指出,,自4月23日起,開放警察、憲兵等維持社會機能運作必要人員及長照社福機構、社福照護系統之人員與受照顧者等接種計畫所列第五及第六類實施對象接種COVID-19疫苗。

疫苗
圖/ 疾管署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表示,為便於民眾追蹤接種COVID-19疫苗後之健康情形,自3月22日起,於疾管家建置「Taiwan V-Watch」COVID-19疫苗接種健康回報系統(下稱V-Watch系統),供民眾定期紀錄自身健康狀況,提醒民眾記得按時填報。

針對V-Watch各廠牌COVID-19疫苗前3萬名註冊民眾進行主動追蹤,提醒定期回填個人接種後健康狀況,頻率如下:

一、每劑接種後7天內每天回報1次,共7次。
二、每劑接種後第2至第6週每週回報1次,共5次。
三、於疫苗完成應接種劑次後6個月、12個月與18個月各回報1次,共3次。
此外,如遇有民眾回復接種後出現嚴重身體不適或就醫等情況,除了以LINE推播提醒民眾及時就醫處置外,也會由衛福部疫情關懷中心與衛生局(所)進行主動關懷,以即時掌握分析疫苗接種後不良反應個案的實際症狀及通報的適切性。V-Watch主動追蹤流程,請參閱此處。

4月16日:開放自費接種

指揮中心於16日記者會中表示,今天將與提供提供COVID-19疫苗的醫療院所做最後溝通,共31家設有旅遊醫學門診接種專責醫院提供服務。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自19日上午10時起開放有出國需求等民眾預約,以便21日起可以自費接種。

自費者須自付掛號費、診察費、注射費,如至醫學中心接種,一劑總共約要新台幣600元,打2劑最高須自費1200元。至於公費對象要負擔掛號費,莊人祥表示,每家醫院收取掛號費價格不一,約50至200元不等。

自4月21日起,初步開放1萬劑COVID-19疫苗供民眾自費接種,相關注意事項如下:

  • 適用對象:商務、出國工作、留學及就醫等人道考量者。
  • 接種醫院:設有旅遊醫學門診之COVID-19疫苗接種專責醫院辦理,計31家(每縣巿至少1家,含離島縣巿)。
  • 自費接種採預約制,因疫苗為多劑型包裝,需要配合醫院安排集中接種作業。
  • 疫苗統一由指揮中心調配至專責醫院,且不提供民眾挑選疫苗廠牌。
  • 民眾必須自付醫院收取之掛號費、診察費、注射費等;但免收疫苗成本費用。

指揮中強調,疫苗大家都可以用公費打,只是有順序優先問題。而注射疫苗費用的上限為,醫學中心600元、區域醫院550元、地區醫院500元,也會規定醫院要在網站上露出價格,目前先開放一萬劑疫苗提供自費者施打。

延伸閱讀:AZ疫苗擴大施打、歐盟證實可能與血栓有關?疫苗資訊懶人包一次看

開放自費疫苗
圖/ 指揮中心提供

4月12日更新

指揮中心指出,自今日起開放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及高接觸風險工作者等接種計畫所列第二、三類實施對象接種 COVID-19 疫苗。符合接種資格對象可至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查詢院所後預約接種。由於疫苗為多劑型包裝,為減少疫苗耗損,請依預約時間,攜帶健保卡等身分證明文件準時前往接種。

AZ疫苗接種
圖/ 螢幕截圖
AZ疫苗接種
圖/ 螢幕截圖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0日表示,最快下星期宣布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AZ疫苗自費施打規定,包括時程、相關收費價格與作業、施打地點,將開會討論研議後公布。

為加速AZ疫苗接種速度,AZ疫苗最快4月底開放有出國需求者自費接種,預估釋出5000~1萬劑。對於開放自費施打,除部分原因是商務人士有出國需求,目前疫苗接種人數不如預期,部分疫苗效期到5月底,也是原因。他認為若在醫院、疫苗施打點開放自費施打,以1萬劑為目標,正在規劃評估相關作業需要,訂參考價格,因是自費施打,如何收費也將制訂規範。

陳時中表示,會想辦法打完,對於效期短,陳時中表示因各家疫苗安定性試驗的時間不夠,效期才這麼短。疾管局隨後下午宣佈,小兒麻痺疫苗、黃熱病疫苗等公費轉自費疫苗,將不收取疫苗處理成本費用(約160元),惟COVID-19自費疫苗相關應付費用,規劃如下,未來確認後再對外公布,包括:
(1)疫苗採購相關費用。
(2)醫院另收掛號費、診察費、治療處理費(注射費)、藥事服務費等,但依各家醫院規定而不同。
(3)接種證明書費用。
(4)疫苗處理成本費用,包括:軟硬體行政費等。(僅此項研議不收取)

4月4日

第二波疫苗抵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3日表示,我國透過COVAX獲配102萬劑AstraZeneca疫苗,首批19.92萬劑疫苗已於4日上午透過華航運達桃園國際機場,自4月6日起,開放執業登記醫事人員、醫療院所非醫事人員、集中檢疫所人員等接種計畫所列第一類實施對象接種COVID-19疫苗。

AZ疫苗
由華航負責此次空運。
圖/ 衛福部

該疫苗原預定於2至5月間陸續抵臺,但因全球疫苗供應短缺及配送作業而延遲。本批疫苗待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再提供COVID-19接種計畫所列實施對象進行接種。

指揮中心指出,COVAX係由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與WHO合作主導,全球共有190個經濟體參與COVAX,包括92個低收入國家及98個自費參與者。

COVAX集中全球力量,篩選有潛力的COVID-19候選疫苗,投資疫苗廠加速研發及產製,並透過保證採購承諾,敦促疫苗廠製造足夠數量的疫苗,共同分攤風險,擴大疫苗成功上市的機會,同時也讓低收入國家得以公平取得疫苗,早日終結大流行。

AZ疫苗
AZ疫苗需要注射兩劑,並保持低溫運送。
圖/ 衛福部

指揮中心指出,自3月22日起至3月30日止,首批開放接種之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總計接種12,605人次,為儘早提升高感染風險族群免疫保護力,經「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開會討論,建議開放實施對象第一序位所有人員接種。

指揮中心說明,為增加疫苗接種可近性,除原規劃之87家接種點,將再增加16家接種點,符合接種對象之人員可至上述院所預約接種。由於疫苗為多劑型包裝,為減少疫苗耗損,請依預約時間,攜帶健保卡等身分證明文件準時前往接種。

AZ疫苗
AZ疫苗已在4月4日凌晨抵台。
圖/ 衛福部

指揮中心表示,目前開放接種之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依臨床試驗安全性結果顯示,接種後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包括接種部位腫脹、疼痛、疲倦、肌肉痛、關節痛、身體不適、體溫上升、發燒、畏寒等,一般於接種後數日內均可緩解,如民眾返家後有持續發燒、呼吸困難、氣喘、暈眩、心跳加速等不適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曾接種疫苗,以及時診治並釐清病因。

民眾亦可透過疾管家V-Watch系統進行資料填寫與註冊,系統將主動推播告知須回報健康狀況的日期,透過簡單的問卷進行健康追蹤,系統將依據使用者回報情形,給予合適的關懷或就醫建議。

0322-指揮官施打疫苗-2
陳時中打疫苗。
圖/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這是第二批抵台疫苗,先前3月3日首批AZ疫苗11.7萬劑已透過韓國(大韓航空KE691班機)抵達桃園機場,完成通關程序後,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這是台灣自行採購,為多劑型包裝(每瓶10人份),存放於2-8℃的環境,依臨床試驗結果每人需施打2劑。

指揮中心指出,經「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討論,建議2劑間隔至少8週。接種對象將依ACIP對COVID-19疫苗建議實施對象之優先順序,從第一優先的醫事人員開始循序推動接種工作。

關鍵字: #時事追蹤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Dyson Supersonic r水管吹風機正式開賣:為什麼連專業髮型師都說「顛覆以往認知」?
Dyson Supersonic r水管吹風機正式開賣:為什麼連專業髮型師都說「顛覆以往認知」?
2025.04.30 |

在家就能吹出沙龍級造型,這早已不只是行銷標語,而是消費者對日常美髮科技的真實期待。當Dyson正式推出全新Supersonic r™精準造型輕量吹風機,這場由工程師主導的造型改革,再次挑戰「專業」與「居家」之間的界線。

十年研發濃縮,從時裝週紅到日常梳妝台

自2016年首推Supersonic吹風機後,Dyson持續顛覆業界對造型科技的想像。從Airwrap捲髮造型器到Airstrait直髮神器,每款新品都圍繞著一個核心目標——讓「速效乾髮」與「健康柔順」成為日常,而不是奢求。透過自家研發的氣流控制與智慧溫控技術,Dyson不只加快吹整速度,更大幅降低高溫對髮絲的傷害,讓「速乾不燙傷、柔順不毛躁」成為新世代造型科技的基本標配。

所以,與其說Dyson進軍美髮市場,不如說他們正在重新建構這個產業的技術邏輯。誠如品牌創辦人James Dyson所言,「我們的使命很簡單,就是解決別人忽略的問題。」美髮科技對Dyson而言不僅是消費產品,而是結合科學研究與工程思維,為每一個日常使用場景創造全新的可能。資深工程師Low Chen表示,品牌累積超過十年對頭髮健康與造型需求的深入研究,透過實驗室科學測試與全球造型師訪談,深入理解專業人士在工作場景中所面對的痛點:精準氣流控制與長時間操作帶來的身體負擔。因此,從內部構造徹底重塑吹風機定義,是全新沙龍級美髮科技Supersonic r的設計初衷。

Dyson
Dyson資深工程師Low Chen

圖/ Dyson

產品於去年(2024)時裝週首次亮相,獲得極高迴響。順應造型師與消費者的期待,Dyson宣佈將其推向一般市場。今年4月首次在台正式亮相,邀請國內媒體、造型師與KOL齊聚一堂,沉浸式體驗Supersonic r的細節魅力。

Dyson
Supersonic r推出山櫻粉、粉霧玫瑰、雲霧紫三款新色。
圖/ Dyson

全新「r型設計」,打破T字吹風機的想像

既要讓專業造型師能高效使用,也要讓日常消費者上手不費力。這當中最具關鍵意義的,就是「人因設計」與「效能配置」的重新平衡。對多數人來說,「輕」的意義不只是拿起來沒負擔,而是能吹得更久、處理更細節的角度,像是後腦勺、髮根線條等。而這台Supersonic r被定義為「專業級居家吹風機」的產品,堪稱是Dyson十年來最精實的技術總成。最大的突破在於它徹底重塑了吹風機的設計邏輯,機身更輕、更小巧,僅重325g,握感依然維持Dyson一貫的3.8公分直徑設計,操作靈活度大幅提升。

Dyson
專業造型師運用Supersonic r讓髮型細節輕鬆到位。
圖/ Dyson

過去,吹風機的T型結構註定了氣流必須繞行、阻力增大,乾髮只能靠提高溫度,對於秀髮造成的過熱損傷,幾乎無可避免。對此,資深工程師Low Chen進一步說明Supersonic r如何顛覆了這套老規則,以革命性的r型流線機身,讓氣流沿著自然曲線高速流動,形成專屬的「流線型氣流加熱系統」,不需高溫,也能輸出強勁、穩定的氣流,實現快速乾髮、零熱損傷的理想。

而為了讓整體重心與施力更自然,進一步降低操作疲勞,在內部結構上更是克服了兩大技術瓶頸,其一為全新開發的高密度加熱器,以極薄金屬片讓機身更輕薄,還兼具穩定高效的加熱能力;第二創舉是透過全球首創的八芯電源線達成訊號與電力的雙向傳輸。加上搭配RFID智慧配件識別與記憶功能,讓每次開機都能無縫回到使用者熟悉的溫度與風速。展現智慧化貼心設計的背後,是一場來自設計本質的挑戰,亦為吹風機產業寫下全新里程碑。

Dyson
流線型加熱科技,打造強勁、均勻、精準氣流,實現零熱損高效造型需求。
圖/ Dyson

不只是快乾輕巧,Supersonic r讓專業級造型成為日常習慣

在台灣首場發表會中,Dyson邀請造型師Dennis Fei現場展示2025年髮型趨勢,以高層次剪裁為基底,搭配蓬鬆髮根與具動態感的線條,形塑修飾臉型的自然弧線。他也分享,這樣的專業造型,不再只是時尚後台或名模專屬,而是一般消費者在日常居家中,也能輕鬆實現

Dennis Fei指出,Supersonic r的關鍵優勢在於流線型氣流設計,搭配柔和乾髮吹嘴和順滑吹嘴,能靈活切換乾髮與造型需求。無論是需要在髮根快速創造蓬鬆感,還是細緻塑型髮尾線條,都能以低溫、高速氣流快速完成,減少高溫對髮質造成的熱傷害,同時保有自然柔順的髮絲質感。

Dyson
知名造型師Dennis Fei(圖左)
圖/ Dyson

Dennis Fei也從時尚後台的專業視角,揭示這台吹風機在實戰場域中的優異表現。「在時間非常緊迫的環境下,能夠擁有一台在短時間內精準、快速完成造型的工具,絕對是所有髮型師夢寐以求的事。在我用過那麼多吹風機裡,這台是最讓我驚豔的。」對Dyson而言,美髮產品從來不只是硬體升級,更是一場科學、工程與生活需求交會的過程。當這種專業美髮科技能逐步成為居家生活必備精品時,代表它也正在默默改寫我們對日常「造型」這件事的想像與標準。

立即瞭解更多相關資訊 : https://reurl.cc/W0A7px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