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與Uber爭論不休的勞工權益,在英國出現了新的進展。Uber於本週表示,他們位於英國的7萬多名司機,將成為享有最低薪資、帶薪休假,以及退休金的「勞工(worker)」。
今年2月,英國法院對一起2016年提出的訴訟做出裁決:Uber司機應享有勞工待遇,而非毫無保障的自由業者。Uber始終強調他們與司機只是合作關係,但英國最高法院指出,任何試圖規避保障受雇勞工的契約都是無效的,要求Uber承擔保障勞工的責任義務,且無法再上訴。
儘管Uber當時並不服輸,聲稱這項判決只適用於提起訴訟的數十名Uber司機,然而一個月過去的現在,Uber卻決定將這些福利一併擴及在英國的7萬多名司機。
這與在加州的狀況迥然不同,去年8月,加州舊金山法院判決Uber、Lyft等乘車公司旗下司機應被視為正職。但判決結果一出爐,乘車巨頭們立即揚言不排除退出加州,並提出22號公投案試圖推翻判決。
最終22號公投案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以58%的支持率通過,這花費2億美元廣告預算的史上最貴公投案,使得Uber、Lyft旗下司機不再被視為雇員,不過會在依據特定條件給予時薪保障、支援部份健保金額。
而這次英國司機雖然尚沒有完整的員工福利(資遣費、產假等),但Uber已承諾將給予最低薪資、帶薪休假、退休金等福利,究竟為何Uber態度會大轉彎?
Uber為何轉念?執行長:我們開始知道靈活性不應犧牲社會保障
公佈這項決定之際,Uber執行長達拉.科斯洛沙希(Dara Khosrowshahi)也在英媒《Evening Standard》上發表評論,聲稱他們重新取得倫敦的營運許可後,一直希望能為Uber司機找出(勞工權益上的)辦法。
勞工是英國僱用法中的一個獨特分類,他們雖然不算員工(emoloyee),但享有一定程度的福利與保障,這也是Uber在全球首度大幅度為勞工權益讓步。Uber東歐及北歐地區總經理傑米.海伍德(Jamie Heywood)表示,這對英國Uber司機們是歷史性的一天。
科斯洛沙希表示,儘管他並不期待Uber為勞工權益做出的改變能受到外界讚揚,但希望他們的作法可以外界傳達他們改變的意願,「我們開始清楚知道,只有靈活性是不夠的,不應該以犧牲社會保障為代價。」
但值得注意的是,最低薪資的計算僅基於載客或前去載客的時數,而不會計算登錄平台的整體時數。從4月1日開始,英國25歲以上勞工的最低時薪為8.91英鎊(約新台幣350元)。
就Uber的說法而言,假如等候乘客都計入最低工資的話,意謂著他們必須嚴格限制司機上線的時間,甚至規定他們的工作效率,這違反Uber司機們所注重的彈性工作特點。
由於Uber司機本身就沒有固定的工作時間,因此休假部份則依照英國政府規定,發放12%的額外薪資,每兩週支付一次。
轉虧為盈是否更遙遠?
根據Uber 2020年第四季財報,包含歐洲的EMEA地區是他們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貢獻6.64億美元營收,約占整體的21%。雖然尚不知英國2020年為Uber帶來多少收入,不過其乘車次數占比高達整體的6.4%。
Uber正急切希望能夠轉虧為盈,2020年初許下的這個目標受到新冠肺炎所打亂,全年虧損依舊多達67億美元,今年初的財報會議上,便強調2021年將會達成目標。
且為了擺脫鉅額虧損,Uber卯足全力「斷捨離」──出售賠錢或較未來性的部門。去年12月,Uber將自駕部門ATG賣給了新創公司Aurora,又把飛天車業務出售給豐田投資的飛天車新創Joby Aviation;今年3月,Uber再傳拆分機器人送貨部門Postmates X的消息。
Uber尚未透露這次英國司機的變動,將會為公司帶來多少額外的營運成本,海伍德僅指出,他們希望作為業界領導者,可以促使更多乘車服務效仿Uber的作法,給予司機們更多福利與保障。
資料來源:CNBC、New York Times、Guardian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