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香魚配藍色波浪、早餐搭上太陽蛋!為何麥當勞也要換上「極簡」新衣?
麥香魚配藍色波浪、早餐搭上太陽蛋!為何麥當勞也要換上「極簡」新衣?

如果你最近去過麥當勞,是否有發現它已經悄悄「變身」了?時隔4年,這家全球連鎖的速食業巨頭終於換包裝了。

近日,國際設計品牌Pearlfisher正式亮相為麥當勞打造的品牌視覺設計,這套全新設計將在兩年內於全球所有的門市推出。

mcdonald
圖/ 愛范兒

告別了過去的絢麗張揚,麥當勞也披上極簡清新的風格。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麥當勞的「極簡」新包裝來了!

麥當勞以往的食品包裝上,除了食物圖片就是大型文字,但這次它們換成了各種簡約的插畫。

例如「麥香魚」的盒子上,能看到一波波的藍色海浪,搭配著乾淨的白色背景,上面寫著簡單的名字。

mcdonald
圖/ 愛范兒

人氣早餐「滿福堡」上,則是有一個大大的蛋黃,讓人容易聯想到早晨冉冉升起的太陽。

mcdonald
圖/ 愛范兒

可樂杯身飄滿了一圈圈的氣泡,不同飲料的外觀也有著不同的插畫,將各種飲料的口味變成視覺化。

mcdonald
圖/ 愛范兒

冰炫風的包裝上,霜淇淋和餅乾碎片變成一粒粒粉紅橙黃的小點,混合在紅色波浪中,為這項冰品添加一些夢幻色彩。

mcdonald
圖/ 愛范兒

大麥克的包裝則蛻變為卡通風格的漢堡橫切面,上面一粒粒的芝麻、生菜、牛肉相當豐富,但呈現出來的效果依然簡單、乾淨。

mcdonald
圖/ 愛范兒

原本就很簡約的薯條盒倒沒有太大的變化,仍是經典的紅色外殼,裡頭還有一條條筆直的薯條紋路,看起來童趣、可愛。

mcdonald
圖/ 愛范兒

不過,在薯條盒裡畫薯條的操作,讓網友直呼「好傢伙」:

「我只希望以後麥當勞的薯條不會藉機變少!」

中國地區已經更新了部分的包裝設計。在雞翅和各種雞肉漢堡的包裝上,都畫著不同顏色的卡通小雞,彷彿下一秒它們就會從袋子上跑過去。

mcdonald
圖/ 愛范兒

雙層吉士漢堡則是流淌著兩道橘黃色的起司,抓住了令人垂涎的亮點。

mcdonald
圖/ 愛范兒

另外,麥當勞還推出一款自行研發的人造肉漢堡McPlant,首次涉足植物漢堡的領域。

mcdonald
圖/ 愛范兒

延伸閱讀:聯手麥當勞推人造肉漢堡McPlant!為何Beyond Meat股價反倒重挫28%?

綜觀整體,麥當勞這次的新包裝都選取每樣食物最具代表性、可識別的部分,並採用多重的配色、簡單的平面插圖、基礎的幾何形狀來呈現,讓人們一眼就明白包裝盒裡裝的是什麼。

現代化的圖形設計讓人耳目一新,整體視覺也變得更加明亮、輕鬆和活潑。

Pearlfisher的創意總監Matt Sia表示,「 我們希望透過簡單的插圖使包裝易於識別,在美學上將其最小化,最重要的是在情感上也令人愉悅。

mcdonald
圖/ 愛范兒

對於消費者來說,這是一種極具視覺記憶的設計。除此之外,系統化的視覺設計,也能讓工作人員快速地辨認食品、提高工作效率。對於麥當勞而言,它們透過新的視覺設計系統,再一次啟動了自身的品牌。新的風格設計,也是麥當勞順應潮流的一次變化。

在此之前,麥當勞為了「與時俱進」,早已做過無數次的反覆運算。

向來「隨波逐流」的麥當勞包裝

麥當勞自1955年於美國芝加哥起家,目前全球已有近4萬家分店,期間也更換過許多次的包裝設計。

mcdonald
麥當勞於1955年的首款包裝設計,上頭是一名叫「Speedee」的廚師,蘊含速食的意思。
圖/ 愛范兒

1961年,色彩公司Pantone選出當年的流行色彩:朱砂橘、亮粉色、草綠色、檸檬黃、藍綠色、亮紫色。那一年,麥當勞也確立了經典的明亮配色: 紅與黃

就在當時,在建築師Stanley Clark Meston和助手Charles Fish的創造下,經典的金拱門造型誕生了。

mcdonald
圖/ 愛范兒

1983年,麥當勞的產品類別變得越來越豐富,也因此製造出更多的外帶包裝,為了保鮮、保溫,麥當勞於當年推出了泡沫製作的包裝盒。但沒過多久,泡沫盒就因為不環保而遭到了極大的公關危機。

mcdonald
圖/ 愛范兒

佛蒙特州共和黨參議員Robert T. Stafford指出,麥當勞泡沫盒中主要的的氯氟烴(CFC)成分,會嚴重破壞大氣層並造成環境污染,泡沫盒也因此退出歷史。

麥當勞開始記取教訓,變得更加關心當下的社會趨勢。因此,麥當勞從1990年開始使用棕色紙袋的設計,且一直沿用至今。直到2003年,紙袋才開始回歸於白色。這一年,也是麥當勞的包裝設計緊跟年輕潮流的一年。

mcdonald
圖/ 愛范兒

它們提出了「 I'm lovin' it 」的行銷創意,並直接在包裝印上了當代年輕人的群像,呈現出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從潮流青年到太空人,麥當勞成為當時年輕人心中的流行食品之一。

但在2008年時,「健康」的概念逐漸成為新的食品趨勢,油炸、速食也被人們視為肥胖的始作俑者,久而久之,麥當勞也成了「垃圾食品」的代表。

儘管無法改變食品的本質,但為了迎合這股健康浪潮,麥當勞也試圖讓自家的食品看起來更健康。它們在包裝上呈現出大量的蔬果,漢堡盒上面遍佈著綠色的菜葉,薯條盒上則是一袋袋剛出土的馬鈴薯,一眼望去極具綠色生機。

mcdonald
圖/ 愛范兒

後來的包裝設計上,麥當勞也屢次強調環保、永續等元素,包括率先使用紙袋、使用無吸管杯蓋,包裝紙上也一直有著環保標誌。

隨著快速演變的社會風潮,數位化的浪潮大幅席捲市場,為速食業帶來了巨大的動蕩。2013年,麥當勞在包裝袋上附上了QR Code,只要輕輕一掃,消費者就可以看到營養標示等眾多資訊。

為了促進銷售和吸引消費者,在一些特殊的節日裡,麥當勞會與各大潮流品牌或時尚IP一起推出限定的包裝和紀念品,如小小兵、哆啦A夢、精靈寶可夢等等。

mcdonald
圖/ 愛范兒

直到2016年,麥當勞推出了上一代的包裝設計: Dynamic Design 。紅色、金黃、紫色、橘色、淡藍、亮綠色、玫瑰色等大寫字體佔滿了所有外觀,讓麥當勞的包裝顯得張揚而大膽,越來越酷。

mcdonald
圖/ 愛范兒

事實上,每一次的更新換代,除了跟隨著社會與時尚的潮流之外,其中也與企業的營收發展息息相關,而包裝向來是走在前端的「演講者」,如同風向儀一般的存在。當一款爆紅的包裝設計處於年輕人的話題中心,通常也顯示出它們正在成為新的「社交貨幣」。

麥當勞這次更換的設計,同樣也走在新的趨勢之中。

簡潔、扁平的新設計之風

網路的飛馳進程,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扁平,也越來越年輕化了。

因此,近年來可以看到各大時尚品牌,都將自家的Logo簡化,字體也變成更為簡約的無襯線體。

burberry
左圖為舊字體,右圖為新字體。
圖/ 愛范兒

YSL的手寫體、Céline 的法式風變成無襯線體,Burberry也由原先的騎士形象、襯線字體轉變為「無襯線」。

麥當勞新包裝的字體同樣也是無襯線體,這背後蘊含的,是越來越簡潔、扁平的設計趨勢。這股趨勢也讓品牌本身更具包容性,當它們走進多元化的社群網路,能促成更廣闊的傳播,以及更容易被大眾所理解。

mcdonald
圖/ 愛范兒

麥當勞這波包裝設計的執行創意總監Hamish Campbell也表示:

「簡化」對麥當勞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契機,它將讓麥當勞在不同的市場中引起普遍的共鳴。

每個時代的審美都在不斷改變。2016年,Subway聘請了可口可樂前行銷長Joe Tripodi,試圖讓他挽救下滑的業績並重振品牌。Joe Tripodi甫上任,就先把Subway原來豐富的設計Logo,變得更加簡約現代。

今年1月,與麥當勞相愛相殺數十年的漢堡王,也同樣搭上這波包裝設計的潮流。

漢堡王新logo_首圖.jpg
圖/ Burger King

延伸閱讀:漢堡王換上新Logo!為何速食大佬要換上簡約設計,還連員工制服、店面都重新改造?

漢堡王抹去Logo代表性的藍色弧線,換上橘紅色調、圓潤字體的簡潔設計。同時,食品包裝、餐廳、員工制服等一系列的視覺設計也全部更新。

這也是漢堡王20年來首次進行品牌重塑。它們正試圖向消費者傳達:自己是一個不斷追求發展、跟隨趨勢前進的品牌。

這些品牌巨頭換上新的視覺框架,在不斷提升品牌認知度的同時,往往也影響著全球圖示的表達方式。新的餐飲品牌也藉此機會迎風而起。源自於紐約街頭的人氣漢堡品牌Shake Shack迅速風靡全球,它們不僅倡導當代年輕人崇尚的健康、綠色、環保,並且針對環境、服務以及食品本身,都十分注重品質。

Shake Shack
人氣漢堡品牌Shake Shack。
圖/ 愛范兒

當然,更吸引年輕人的便是其獨特的包裝。外貌簡單卻乾淨明瞭,圖案設計相當扁平化,卻也更貼合現代人的審美觀。

速食產業的激烈競爭從未停止,但在這個求新求變的時代裡,包裝設計的重要性,也讓人再也無法忽視。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責任編輯:文潔琳

關鍵字: #麥當勞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Dyson Supersonic r水管吹風機正式開賣:為什麼連專業髮型師都說「顛覆以往認知」?
Dyson Supersonic r水管吹風機正式開賣:為什麼連專業髮型師都說「顛覆以往認知」?
2025.04.30 |

在家就能吹出沙龍級造型,這早已不只是行銷標語,而是消費者對日常美髮科技的真實期待。當Dyson正式推出全新Supersonic r™精準造型輕量吹風機,這場由工程師主導的造型改革,再次挑戰「專業」與「居家」之間的界線。

十年研發濃縮,從時裝週紅到日常梳妝台

自2016年首推Supersonic吹風機後,Dyson持續顛覆業界對造型科技的想像。從Airwrap捲髮造型器到Airstrait直髮神器,每款新品都圍繞著一個核心目標——讓「速效乾髮」與「健康柔順」成為日常,而不是奢求。透過自家研發的氣流控制與智慧溫控技術,Dyson不只加快吹整速度,更大幅降低高溫對髮絲的傷害,讓「速乾不燙傷、柔順不毛躁」成為新世代造型科技的基本標配。

所以,與其說Dyson進軍美髮市場,不如說他們正在重新建構這個產業的技術邏輯。誠如品牌創辦人James Dyson所言,「我們的使命很簡單,就是解決別人忽略的問題。」美髮科技對Dyson而言不僅是消費產品,而是結合科學研究與工程思維,為每一個日常使用場景創造全新的可能。資深工程師Low Chen表示,品牌累積超過十年對頭髮健康與造型需求的深入研究,透過實驗室科學測試與全球造型師訪談,深入理解專業人士在工作場景中所面對的痛點:精準氣流控制與長時間操作帶來的身體負擔。因此,從內部構造徹底重塑吹風機定義,是全新沙龍級美髮科技Supersonic r的設計初衷。

Dyson
Dyson資深工程師Low Chen

圖/ Dyson

產品於去年(2024)時裝週首次亮相,獲得極高迴響。順應造型師與消費者的期待,Dyson宣佈將其推向一般市場。今年4月首次在台正式亮相,邀請國內媒體、造型師與KOL齊聚一堂,沉浸式體驗Supersonic r的細節魅力。

Dyson
Supersonic r推出山櫻粉、粉霧玫瑰、雲霧紫三款新色。
圖/ Dyson

全新「r型設計」,打破T字吹風機的想像

既要讓專業造型師能高效使用,也要讓日常消費者上手不費力。這當中最具關鍵意義的,就是「人因設計」與「效能配置」的重新平衡。對多數人來說,「輕」的意義不只是拿起來沒負擔,而是能吹得更久、處理更細節的角度,像是後腦勺、髮根線條等。而這台Supersonic r被定義為「專業級居家吹風機」的產品,堪稱是Dyson十年來最精實的技術總成。最大的突破在於它徹底重塑了吹風機的設計邏輯,機身更輕、更小巧,僅重325g,握感依然維持Dyson一貫的3.8公分直徑設計,操作靈活度大幅提升。

Dyson
專業造型師運用Supersonic r讓髮型細節輕鬆到位。
圖/ Dyson

過去,吹風機的T型結構註定了氣流必須繞行、阻力增大,乾髮只能靠提高溫度,對於秀髮造成的過熱損傷,幾乎無可避免。對此,資深工程師Low Chen進一步說明Supersonic r如何顛覆了這套老規則,以革命性的r型流線機身,讓氣流沿著自然曲線高速流動,形成專屬的「流線型氣流加熱系統」,不需高溫,也能輸出強勁、穩定的氣流,實現快速乾髮、零熱損傷的理想。

而為了讓整體重心與施力更自然,進一步降低操作疲勞,在內部結構上更是克服了兩大技術瓶頸,其一為全新開發的高密度加熱器,以極薄金屬片讓機身更輕薄,還兼具穩定高效的加熱能力;第二創舉是透過全球首創的八芯電源線達成訊號與電力的雙向傳輸。加上搭配RFID智慧配件識別與記憶功能,讓每次開機都能無縫回到使用者熟悉的溫度與風速。展現智慧化貼心設計的背後,是一場來自設計本質的挑戰,亦為吹風機產業寫下全新里程碑。

Dyson
流線型加熱科技,打造強勁、均勻、精準氣流,實現零熱損高效造型需求。
圖/ Dyson

不只是快乾輕巧,Supersonic r讓專業級造型成為日常習慣

在台灣首場發表會中,Dyson邀請造型師Dennis Fei現場展示2025年髮型趨勢,以高層次剪裁為基底,搭配蓬鬆髮根與具動態感的線條,形塑修飾臉型的自然弧線。他也分享,這樣的專業造型,不再只是時尚後台或名模專屬,而是一般消費者在日常居家中,也能輕鬆實現

Dennis Fei指出,Supersonic r的關鍵優勢在於流線型氣流設計,搭配柔和乾髮吹嘴和順滑吹嘴,能靈活切換乾髮與造型需求。無論是需要在髮根快速創造蓬鬆感,還是細緻塑型髮尾線條,都能以低溫、高速氣流快速完成,減少高溫對髮質造成的熱傷害,同時保有自然柔順的髮絲質感。

Dyson
知名造型師Dennis Fei(圖左)
圖/ Dyson

Dennis Fei也從時尚後台的專業視角,揭示這台吹風機在實戰場域中的優異表現。「在時間非常緊迫的環境下,能夠擁有一台在短時間內精準、快速完成造型的工具,絕對是所有髮型師夢寐以求的事。在我用過那麼多吹風機裡,這台是最讓我驚豔的。」對Dyson而言,美髮產品從來不只是硬體升級,更是一場科學、工程與生活需求交會的過程。當這種專業美髮科技能逐步成為居家生活必備精品時,代表它也正在默默改寫我們對日常「造型」這件事的想像與標準。

立即瞭解更多相關資訊 : https://reurl.cc/W0A7px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