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疫情肆虐全球,零接觸商機成今年最熱話題,不僅促使產業加速導入零接觸科技及數位轉型的腳步,更重新定義了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距離,逐漸將娛樂及商務行為轉移至線上,且成為不可逆的新生活型態。看準大眾需求,亞洲最大的直播串流影音社群平台17LIVE提前部署,宣布在2021年開始啟動內容轉型,將以音樂內容為核心,大量培育並招募具才華的LIVER (直播主),讓內容和內容創作者更加多元、分眾。
17LIVE在2020年繳出亮眼成績,成立短短五年時間,目前全球註冊用戶人數已逼近6千萬人,簽約LIVER則高達3.5萬人。
在持續穩坐冠軍寶座的同時,17LIVE也宣布將在2021年啟動「內容轉型」,未來將進一步深耕音樂表演主題,一舉跳脫過往直播都是「漂亮女生、大戶打賞」的刻板印象,讓內容和LIVER更加多元、分眾。
在17LIVE的年末聚會上,甫從台灣暨東南亞區總經理升任台灣暨東南亞區CEO的練建麟,首度現身在媒體前,會上也揭露今年17LIVE在台灣的營運成果,以及對未來的營運策略。
目前台灣17LIVE簽約的LIVER近1萬人,不僅人數成長35%,2020上半年每月平均產出的娛樂內容更超過73萬小時,與去年同期相比,約有3倍成長;營收更是逆勢上升,於2020年第一季至第三季,相較於2019年同期呈現雙位數成長。根據Frost & Sullivan 調查,17LIVE 在台灣市場,依然以超過65%的市佔率,穩居第一。
強化原生直播內容,帶動成長動能
練建麟分析17LIVE創造亮眼成績的原因,除了受惠於整體大環境疫情發酵的影響,台灣也做了許多策略調整,包括新經營團隊上任、提升系統效率,同時也開發更多自有內容。
練建麟指出,去年17LIVE先和電視台合作,與台視合推節目《台視17Q》,今年更進一步從平台本身出發,像是推出直播改造節目《女神Camera》,或是全新型態的音樂節目《創星17LIVE-快閃音樂祭》等,透過大規模的甄選活動,吸引獨具才華的歌唱與演奏型LIVER加入,持續擴大節目內容豐富多元性。
在活動面,17LIVE也舉辦更多線下活動和音樂會,打造巡迴表演的「創星17LIVE-快閃音樂祭」,為LIVER爭取更多曝光。透過虛實整合的方式,不僅讓直播「走出螢幕,走入人群」,也吸引更多忠誠粉絲到場支持,打破互動界線。此外,17LIVE也首度與「2020台北時裝周」年度時尚盛典及新北耶誕城合作,藉由聯名活動讓LIVER站上更大的舞台。
面向世界舞台的17LIVE,也推出更多全球性的內容吸引用戶。像是美國知名饒舌歌手同時也是17LIVER的Flawless,不僅常透過直播向歌迷分享他在工作室的日常生活花絮,每月更會固定舉辦一次線上LIVE演唱會,練建麟表示,像這樣的內容拿到各地都能適用。
未來17LIVE會更加強化自有內容的發展,練建麟直言:「花錢買流量的時代過去了!現在要用內容吸引直播主跟用戶的注意力,同時直播主也會經營他的影響力和社群,自帶更多粉絲進來。」
打造多元創作LIVER培育管道,台灣職人透過無國界平台驚豔全世界
在穩紮根基的同時,17LIVE也宣布未來的營運策略,自2021年開始,17LIVE將持續啟動內容轉型,深耕用戶最關注的音樂表演內容,以招募與培育多元化內容的LIVER為目標,一舉跳脫直播「漂亮女生、大戶打賞」的刻板印象,「音樂受眾大,接受度也高,現在17LIVE的音樂內容可占到65%。」
未來LIVER將更分眾化,除舞蹈、歌唱,更有東西方樂器的彈奏、繪畫、美食、旅遊、運動、電競、手工藝等職人級LIVER,藉此吸引廣大用戶打賞、觀看,再進一步加入直播行列,透過17LIVE圓夢。
「協助LIVER創造質與量的提升,是我們持續努力的重點;如何落實以分眾用戶喜好為導向,並以更創新的平台內容吸引大眾,發揮快速、新奇、即時、互動、娛樂化等特性,更是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關鍵之一。」練建麟說。
也因此,未來17LIVE將深度結合音樂、藝術、表演等相關培育管道,透過「導師給指導、觀眾給意見、平台給資源」的模式,讓直播互動不僅止於單向,而是透過平台展現雙向互動,讓用戶一起參與培育過程,整合線上線下的分眾培育資源,大幅發揮17LIVE娛樂與互動的平台綜效。
區域市場強打在地化內容,2021大力布局東南亞
除了台灣外,針對東南亞市場,練建麟表示,先前17LIVE透過代理商方式,已進軍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目前兩地還在萌芽階段,今年底結束代理合作後,明年將會把營運權收回由17LIVE自己經營,未來會開始大力布局東南亞市場,「簡單的說,東南亞的發展策略,就是根據當地市場和LIVER需求,推出在地化的活動和內容。」
17LIVE預計先派一些台灣團隊過去,負責LIVER經紀與管理。練建麟觀察,東南亞觀眾同樣喜歡音樂歌唱等內容,過去兩地LIVER多以參與台灣活動為主,未來加強在地化後,能將版圖慢慢擴展到泰國、印尼等地。
「受眾不能只有在一小部分,所以要往多元內容發展,才能擴大用戶層。」練建麟說。
用互動機制支持LIVER持續發展,翻轉「斗內」刻板印象
練建麟認為,邁入直播3. 0時代,即時互動更重要,未來17LIVE會打造更多虛擬禮物、濾鏡及小遊戲,增加直播互動性,強化用戶的社群交流體驗。像是舉辦線上音樂會時,用戶丟出虛擬打火機,LIVER背後就會出現效果,或是可以打賞專屬禮物給LIVER,透過平台豐富的活動機制,提升互動效果。
而用戶「斗內」的支持方式,不見得是負面形象,而是鼓勵更多優質LIVER能生存下去的動力。17LIVE全球首席CEO小野裕史就認為,既有的平台贈禮機制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透過這樣的機制得以讓LIVER持續發展自己的興趣和強化才能,類似西方的小費文化,或是給街頭表演者小費的概念,背後代表感謝與祝福。
經調查發現,透過17LIVE的平台贈禮機制,日本和台灣有高達70%以上的簽約內容創作者, 每月都擁有比當地基本工資更多的報酬,成為發展興趣和才能的強大助力,「打賞、斗內」不再負面,而是成為熱愛表演、實踐夢想的新世代創作者,不可或缺的收入來源。
迎戰2021年展望未來,17LIVE預計多元化的內容創作者將成長2倍,進一步帶動營收成長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