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近日發布「2020年IMD世界人才排名報告」(IMD World Talent Ranking 2020),在63個受評比國家,台灣排名第20名,與去年持平。
在亞洲地區,台灣排名保持第3名,僅次於新加坡(第9名)、香港(第14名),優於韓國(第31名)、日本(第38名)及中國大陸(第40名)。
IMD將人才報告指標分為:「投資與發展人才」、「吸引與留住人才」及「人才準備度」三大類。其中,台灣的「吸引與留住人才」提升至第26名,較去年進步3名;「投資與發展人才」(第25名)及「人才準備度」(第15名),則分別滑落1名、3名。
針對排名,國發會則表示:本次IMD人才報告可供作我國借鏡,全力落實「培育本土數位人才」、「延攬國際關鍵人才」、「深化雙語能力」三大戰略,特別是漸進擴充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設立半導體學院等,以人才驅動產業成長,促進經濟發展。
「吸引與留住人才」由去年第29名晉升至第26名
「吸引與留住人才」是評比一國對於人才吸引與留用方面的努力,共分11細項指標。
台灣此次排名上升,主要是「對外籍技術人才的吸引力」大幅進步14名(第34名)。台灣政府自2018年施行「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積極強化攬才吸引力,今年以來至10月,就業金卡核發數累計近1,000張,為過去2年累計核發數541張的1.8倍,總計已突破1,500張,吸引各關鍵領域之外國高端人才來臺。
此外,「生活品質」、「企業員工士氣」等2項,分別進步了8、4名,在新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的入侵下,反映台灣防疫成效。
「投資與發展人才」小幅滑落1名,仍為亞洲地區前3名
「投資與發展人才」主要評比國家對於人才的投資程度,共分8細項指標。
其中「衛生與健康環境」為台灣的優勢項目,排名全球第5名,較去年進步1名,代表台灣醫療及公共環境衛生水準極佳,也體現了武漢肺炎疫情防制的優良表現。
此外,「公共教育支出」、「小學教育師生比」及「中學教育師生比」等3項,分別進步1、1、7名,反應了台灣12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成效;另「企業重視員工訓練」則進步2名,展現台灣企業對於人力資本的投資與重視。
不過,台灣也有退步的指標,「學徒制」退步1名,雖然政府持續推動產學合作及建教合作等措施,但行政團隊仍有強化與努力的空間。
「人才準備度」滑落3名,仍保持全球前15名
「人才準備度」則是評比國家人才資源的充足程度,共分12細項指標。
其中「經理人國際經驗」、「績優經理人」及「語言人才符合企業需求」等3項,台灣分別進步2、3、7名;「初等與中等教育制度符合競爭經濟的需求」、「大學教育符合競爭經濟的需求」等2項,分別進步11、7名。
但是在「教育評比(PISA國家研究中心)」及「學校重視科學教育」等2項排名分別退步6、2名,其中PISA是OECD每隔3年針對79個成員國學生進行測試,台灣排名一向位居前列,但近年愛沙尼亞、中國大陸等國家急起直追,讓台灣排名下滑;另學校科學教育STEM領域大學畢業生占比,台灣自去年33.2%降至今年32.9%,也有小幅地下滑。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