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胞們,這個國家的人民已經做出了選擇。」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拉下帷幕,在賓州計票由紅翻藍後,民主黨候選人拜登(Joe Biden)擊敗川普,成為第46任美國總統。
而一向「深藍」的科技領袖、矽谷精英們,也紛紛於社群平台上公開歡慶拜登及賀錦麗的組合,成功贏得這場總統大選。先前非營利組織響應性政治中心曾揭露,科技企業及其員工98%的政治獻金都給了民主黨。
延伸閱讀:拜登當選第46任美國總統!川普:還沒結束
例如,亞馬遜執行長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就在Instagram上,為拜登的勝利與賀錦麗的勝利獻上祝賀,「團結、同理心及禮儀不是上個世代的特色,恭喜拜登與賀錦麗,這次破紀錄的投票人數,再次證明我們的民主是多麼強大。」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也在推特上表示,「恭喜拜登與賀錦麗!感謝選舉官員及工作人員的努力,讓破紀錄的美國選民得以參與投票,並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期成功完成開票作業。」
財經媒體《CNBC》指出,比爾蓋茲過去一直對美國政府在防疫上的作為頗有微詞,他期待能夠與新政府及國會的領導者們共同努力,一齊阻止疫情繼續蔓延。
微軟總裁布萊德.史密斯(Brad Smith)則在官方部落格中恭喜拜登贏得選舉,並呼籲美國應該更為團結,「假如我們要作為一個國家向前邁進,我們就必須搭起新的橋樑,弭平那些分裂我們的鴻溝。」
甚至,思科執行長查克.羅賓斯(Chuck Robbins)也表示,他們渴望與新的政府合作,共同拓展數位基礎建設幫助企業、學校、醫院及政府邁向現代化。Facebook營運長雪莉.桑德柏格(Sheryl Sandberg)也慶祝賀錦麗是美國231年歷史上,首位成為副總統的黑人及南亞混血的移民後代。
撤銷川普移工、網路政策,大舉投資網路普及化
那麼在科技領袖及矽谷精英的祝賀聲之中,拜登當選後又會對科技界帶來哪些影響與改變?
儘管科技界議題並非美國總統大選的主軸,但拜登未來4年的執政,將對美國科技界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從移民政策、網路建設到對網路平台的態度等,都會改變科技企業的下一步走向。
川普擔任美國總統的4年裡不斷提高移民限制,高科技人才進入美國的門檻也節節攀升,今年10月川普政府祭出移工簽證H-1B新規,將技術移工薪資門檻從高於業界17%比例提昇至45%,使得年薪必須超過14萬美元才能符合資格。
但拜登已宣稱,一旦勝選成為總統,將去除川普對移工施加的一系列限制外,還會擴大移工簽證數量、保證高科技人才能夠獲得簽證,並計畫刪除移工的國別人數限制,這項政策將嘉惠積極引進印度工程師的科技巨頭。
拜登還承諾將延續歐巴馬時期的網路中立性政策,川普在任期間一度打算取消網路中立性法規,給予網路業者自由定製服務、差別收費可能性。拜登還計畫於寬頻網路上投資200億美元,發展偏遠、農村地區的網路普及率。
拜登在鄉村政策中提到,高速的寬頻網路在21世紀非常重要,當任何地方都有這麼多工作與企業時,寬頻網路應擔負平衡美國城鄉落差的使命,而非成為鄉村的一項經濟劣勢。
外媒《Cnet》指出,提倡創新經濟成長的非營利組織TechNet執行長琳達.摩爾(Linda Moore)表示,新冠狀病毒顯露出城市與鄉村間的數位落差問題,缺乏寬頻網路的話,企業很難在遠端辦公期間繼續發展成長,學生也必須回到學校使用網路。
另外,對待中國科技公司的態度也可能更為溫和。川普曾要求TikTok出售美國業務,否則將其列入封殺名單。拜登被認為不會採取和川普一樣的激烈方案,但依舊會對中國保持較為強硬的態度。
反壟斷成兩黨共識,科技巨頭的考驗仍將持續
然而,科技界不能指望拜登完全顛覆川普的不利作法。儘管出發點不同,今年1月拜登曾向《紐約時報》表示,《通訊規範法》第230條使科技巨頭推卸應擔負的責任,應該立刻撤銷,「我們應該要制定準則,這和歐洲在維護隱私方面的努力沒有什麼不同。」
反壟斷更是科技巨頭在拜登上任後,可能將面臨的最大考驗。美國國會稍早發布了一份長達449頁的報告,揭露Google、亞馬遜、蘋果、Facebook如何濫用龐大的市場權力、打壓競爭對手。
民主黨一向對反壟斷更為積極,認為科技巨頭應拆分出利害相關的旁枝業務,防止運用權力干預。這也是參議員伊莉莎白.華倫(Elizabeth Warren)和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角逐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時提出的政見。
綜合拜登在科技政策上的傾向,科技政策媒體《Protocol》評論,相比川普時期,科技界未來4年可能可以稍稍喘口氣,但並非所有問題都隨政黨輪替解決,反壟斷調查及針對科技巨頭的法律行動仍會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