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Intel分手成真?蘋果貨將全採用自製晶片,Mac這次為何擁抱ARM架構?
與Intel分手成真?蘋果貨將全採用自製晶片,Mac這次為何擁抱ARM架構?

蘋果開發者大會WWDC將在6月22日以遠端的形式登場。根據《彭博社》報導,蘋果預計在這場一年一度的盛會中,宣布新款自行研發的Mac晶片,取代採用多年的Intel處理器。

雖然距今不到兩周的時間內,蘋果就要宣布這個重磅消息,讓外部開發者有時間配合調整;但實際上,消費者不會在短期內見到搭載蘋果晶片的Mac產品,最快也要2021年亮相的Mac才會正式配備。

醞釀兩年的分手:蘋果貨全用自研晶片,需靠台積電實現

此次Mac也將採用與iPhone、iPad同樣屬於ARM架構的處理器,預計將使用台積電的5奈米技術生產,不過《彭博社》也提醒,由於新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造成的動盪,該晶片正式發布的時間還充滿不確定性。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蘋果與Intel分手的計畫,早從兩年前就在檯面下醞釀。2018年時,市場上就有風聲指出,蘋果祕密籌備名為「Kalamata」的項目,期望在2020年以自研晶片替換Mac中的Intel處理器。

Intel
早從2018年開始,蘋果就在祕密謀劃擺脫Intel的處理器。
圖/ shutterstock

Mac是蘋果目前為止,碩果僅存搭載外部生產處理器的產品,不光是iPhone及iPad,包括Apple Watch、Apple TV等各項產品,早已全數採用蘋果設計的ARM架構處理器。

如今Mac傳出投奔自研晶片懷抱的消息,或許不是件太讓人意外的事。

Mac採用Intel處理器的歷史且回溯到2005年,當時賈伯斯也在WWDC上宣布,Mac處理器將從PowerPC轉移至Intel,15年後蘋果則再次計畫轉移Intel至自主開發的ARM架構晶片上。

Intel技術發展陷瓶頸,工程師怕影響Mac競爭力

蘋果捨棄Intel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近年來Intel晶片技術發展停滯,至今仍在10奈米苦苦掙扎,性能難有突破。蘋果工程師便擔憂,若繼續採用Intel處理器,恐怕會影響Mac未來的競爭力。

此外,Intel過去一年更陷入產能難關,包括蘋果在內廠商,都將電腦銷售下滑歸咎於Intel供貨不足,Intel甚至在去年底發布公開信,對所有受到影響的客戶致歉。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表示,新開發的Mac晶片較Intel處理器在性能上有顯著成長,這代表著未來的Macbook可以更輕薄,並在運行AI軟體、繪圖性能改善相當大,後者一直以來是Mac的重要賣點。

另外,Evercore ISI分析師Amit Daryanani預估,採用自研晶片後Mac的毛利率可望上升5%,儘管目前Mac在蘋果營收中占比偏小。上一季財報中,Mac營收為53.5億美元,於各類別中排名第4,僅高於iPad業務。

蘋果在個人電腦(PC)市場中,僅有約10%市占率,似乎對整體市場影響有限。然而,鑑於Mac在電腦市場上的重要標誌性,蘋果的舉動被認為有可能起到風向標的效果,引領其餘廠商跟進轉換。

macbook imac
蘋果工程師擔憂,若繼續使用Intel處理器,可能會影響Mac未來的競爭力。
圖/ Unsplash

再加上,「靠攏ARM架構晶片」不是蘋果獨家作法,目前微軟、聯想、三星等大廠都推出過搭載ARM架構晶片的筆電產品,顯見Intel處理器早已不是PC的唯一選擇。

且除了中央處理器(CPU)之外,蘋果還著手開發繪圖晶片(GPU)、神經網路引擎(Neural Engine)一共3款晶片。目前Macbook及低階款iMac同樣採用Intel的顯示卡。

蘋果因高通訴訟,一度與Intel升溫的合作關係,近年來愈來愈淡,2019年就傳出iPhone今年將停止使用Intel的數據機晶片(雖然4月推出的iPhone SE還是),後續蘋果更直接以10億美元,收購了Intel的手機晶片業務。

資料來源:BloombergMarketWatch

責任編輯:張庭銉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