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打入科索沃的民間外交家,出征第2個國度!她為何說越南人與台灣的心理距離「不太近」
成功打入科索沃的民間外交家,出征第2個國度!她為何說越南人與台灣的心理距離「不太近」
2019.12.23 | 人物

「不要搭,那是假的計程車。真的計程車車身上會有標示,而且司機會乖乖坐在車裡。那些會跑過來要你上車的都是假的。」2018年夏天,我降落科索沃機場,前來接機的郭家佑教會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不要搭到假計程車。

郭家佑是誰?

這位身形高䠷,甚至可說有點過瘦的女子,2017年時拿著自己的積蓄、孤身跑到遙遠的科索沃,在當地執行「數位外交」的工作,因而在台、科兩國的媒體上竄紅。初次見面時難以想像,她如何憑一己之力,在這個陌生小國開發人脈,一路到受邀上電視採訪。但當我在計程車上,聽見她與亂喊價的司機據理力爭時,大概就能夠理解了。這是一個適應力極高、有不服輸性格的人。

她選了一條沒人走過的小徑。沒有頭銜的她使媒體不知該如何稱呼,索性就叫她「台灣女孩」。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對郭家佑來說, 「數位外交」是一種實踐公民外交的方式,透過社群媒體上的倡議活動,為不同國家搭起友誼的橋樑。 在旅居科索沃的1年間,她為這個獨立建國剛滿10年的年輕國度辦了一場「未來展」,引介數個台灣團隊一同參與策畫,當作台灣年輕世代獻給科索沃的一份禮物,吸引科索沃官方派人觀展、紛紛讚嘆她驚人的執行力。

郭家佑
郭家佑受科索沃當地媒體邀約上電視講述她的數位外交計畫。
圖/ 郭家佑提供

此外,如台灣在國際上的受限地位一般,網路上的科索沃沒有自己的國家網域,郭家佑也積極地為他們爭取「.ks」的網域名稱,並受到當地媒體的矚目。科索沃人訝異,這樣的倡議行動,竟是由一個台灣人來開出第一槍。該國網域的相關法案,也因此在2019年出現於科索沃的國會議程內。

從巴爾幹到東南亞

一年後我們再度相遇,台灣女孩蛻變成了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並再次前往另一個國度——越南。這次,她以台灣的世界級醫療專業為切點,將正確的醫療資訊帶到越南的社群網絡,嘗試從線上進到線下。她也在胡志明市開設「Taiwan Corner」公民外交咖啡館,透過實體空間讓台灣和越南交朋友。

作為新南向政策的重點國家,越南與台灣的距離,雖然比科索沃要近得太多,但越南人對台灣的心理距離卻說不上近。郭家佑表示,越南人對台灣好一點的印象,就是就是將近20年前的《流星花園》,以及風靡全球的珍珠奶茶。其餘的聯想,則說不上正面。

郭家佑發現,越南爸媽不希望女兒交台灣男友, 因為他們覺得台灣男生會打越南老婆 。而提到台灣時,他們也常聯想到——過去某台廠造成當地環境污染的爭議事件。許多人甚至以為,去台灣上網,也要VPN(虛擬私有網路)。

要讓台灣、越南開始做朋友,這樣的刻板印象需要被翻轉。郭家佑和數位外交協會的夥伴著手調查越南的社群網路使用習慣,他們很快就發現了一件事: 線上問病在越南是一個風潮 。許多疾病都在Facebook上有專屬的社團,其中也有許多醫生來指點迷津。

郭家佑
醫療是台灣的專業,我們就想,越南如果有醫療知識上的需求,那由台灣人來做醫療知識懶人包,邀請越南跟台灣的醫生一起拍網路節目、上傳Facebook,會不會是一個需求?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原本只有一個越南朋友的郭家佑,開始透過Facebook請朋友介紹越南人給她認識,認識了一個,再請他推薦另一個越南人,單次最高紀錄達上百個聊天視窗不斷跳出通知。

這上百個越南網友中,大約有20位願意出來跟她碰面,她便利用和長庚醫院義診團造訪越南的機會,當面請教越南的醫療文化,以及社群使用習慣的問題,藉此確認自己想法的可行性。確定值得一試後,她讓留在台北的團隊繼續接洽在台越南人,自己則行李一拖,成了胡志明市的新住民,親自去打頭陣。

「我根本沒想過自己會做醫療的題目。我超怕血的,」郭家佑笑說。目前他們在越南已成立粉絲專頁——專門提供醫療資訊的懶人包,同時,資策會也贊助了一個攝影棚,讓他們請到位在台灣的越南醫生開拍影片,並與台灣醫療教育團隊「好棒棒」合作,第一集於上周正式上線。

郭家佑強調,政府在推的新南向政策一般是做2B,透過捐助設備、器材,或者和當地醫院合作邀請醫生來台參加研習等來開拓雙方關係。而他們可以補足2C的部分,透過社群媒體去接觸一般越南大眾,成本低,宣傳的效力則更強,也可以增強大眾對台灣的印象。

郭家佑
你知道台北醫學院其實有將近50位越南醫生嗎?他們來台灣唸書,想回饋越南社會卻不知道怎麼做。我們一去聯繫,他們一口答應要來拍節目。能把正確醫療資訊傳遞回家鄉,他們都很開心。

眾多夥伴共創「台越友好」,新計畫一個個冒出來

一開始著手推動台越之間的數位外交,郭家佑很快就發現自己並不孤單。由東南亞新移民組成的南洋台灣姊妹會找上了她,希望郭家佑可以協助他們,把一群在台灣的越南媽媽,與台灣設計團隊共同製作的桌遊《波濤中的越南》也帶到越南。

郭家佑驚奇地發現,許多越南人對此感到新鮮,不少當地人表示「從沒聽過以越南為主題的桌遊」。也因此,她希望透過這款台越合作的桌遊來創造社群話題,塑造「台灣協助越南文化推廣各地」的形象。

另一個合作案例,則是同樣努力推廣台越關係、在台攻讀博士的越南學生杜海勇,創辦了越南最大的台灣留學資訊管道Taiwan Diary。他和郭家佑可說是一拍即合,決定把Taiwan Diary在胡志明市承租的一個實體空間,打造成可以推廣台灣文化的「Taiwan Corner」公民外交咖啡廳,是結合飲品、中文教室、展覽活動及留學諮詢等服務及體驗的複合式空間,讓軟實力的數位外交,能從線上走到線下。

郭家佑 公民外交咖啡館
郭家佑和越南民間組織Taiwan Diary合作,打造「Taiwan Corner」公民外交咖啡廳。
圖/ 郭家佑提供

今年11月,郭家佑飛回台灣,在立法委員余宛如的協助下,召開Taiwan Corner線上群眾募資計畫的記者會。余宛如讚賞她的行動力,認為郭家佑透過網路社群增進外交關係的做法,給了許多人啟發。她說,許多駐外館處的Facebook貼文風格變得活潑,郭家佑的成功經驗是背後的靈感來源之一。

想要推廣台越民間關係的人,不管在台灣還是越南都很多。郭家佑提供了一個平台,將這些人脈一個個串連起來,希望能給予更多人發揮的空間。現在,她頻繁往返台越兩地參加各式活動,「我簡直把飛機當成公車在搭了,」她苦笑。

但這一切也是必要的,她說, 在新的國家做數位外交,不可能只找一個切點來做專案,不然一旦失敗,就沒有後路了。 她必須多線並行,分散風險。

以好奇心為基礎,打造具同理心的「國際觀」

與郭家佑對話,很難不去注意到,她對各類人事物所抱持的那份強烈好奇心。她熱愛與人交流,就連住家樓下7-11的店員都是聊天對象。「我喜歡和各式各樣的人聊天。」彷彿每一次的交談,她都有辦法從中挖掘到珍寶。

郭家佑
「很多人說國際觀很重要,但到底什麼叫國際觀? 其實,國際觀並不需要一個高大上的樣貌,而是你能否建立對其他國家的感覺和想像。 」

而那樣的好奇延伸到國家層面時,對郭家佑來說,就成了所謂「國際觀」的雛形。當初去科索沃前,她會透過當地人拍的YouTube影片來了解在地生活,看他們的Facebook粉絲專頁排行以觀察人們的喜好與文化。

「我就發現,當地有一個非常紅的婦產科醫生。為什麼?因為當地人普遍喜歡生小孩。一般人、甚至政治人物,都會把家族照放成大頭貼,你就可以知道他們是一個重視家庭傳統的國度。」郭家佑說,「透過這些觀察,把資訊內化成你對這個地方的感覺。當你愈能想像別的地方的生活時,你就是一個有國際觀的人。」而這一切,正是奠基於對世界的好奇心。

點亮數位外交,讓世界看見台灣

從巴爾幹到中南半島,郭家佑嘴裡的語言,從阿爾巴尼亞語切換到越南話。定居半年下來,她發覺自己慢慢融入當地了。她笑說,自己終於可以理直氣壯地過馬路了,也開始自在地聊起當地的話題。

過去半年來,她總是把上一個越南人和她說的話,拿去講給下一個越南人聽。土法煉鋼的做法,使她總算開始接地氣——但那還不夠,要成為台越之間的橋樑,她還得要生出根來,才能抓牢土地。

「科索沃是一個小國家,我從LinkedIn上都能聯繫到他們的外交部長;在那才待了半年,就有媒體來邀請我上電視受訪。越南人口快1億,要做出成效需要更多時間,」郭家佑說。但和科索沃那次不一樣的是,數位外交協會內多了9位夥伴與她一起打拼。

這也是郭家佑最想做的一件事:培育更多的人才。「我們發展出『快速在異國拓廣人脈網絡』的能力,而我希望能把它傳遞下去,讓更多人也有去國外做數位外交專案的能力。」現在,郭家佑時常飛回台灣,為的就是親自帶領工作坊,教導大家如何設身處地,去思考別人的痛點,並思考台灣有什麼可以協助的方式。

郭家佑
郭家佑時常飛回台灣,親自帶領數位外交的工作坊。
圖/ 郭家佑提供

傳統外交的空間遭限縮;數位外交則透過網路的無遠弗屆,找到了一個軟性的突圍方式。 「台灣有優勢。因為中國用的是微博,網路也有防火牆,他們透過社群媒體跟世界交流的速度,就不會比台灣來得快,」

隨著組織擴大,郭家佑也期望在2020年,她有辦法把越南的工作交給同事,自己再前往下一個國家。至於會是哪裡呢?她說,應該還是在東南亞。畢竟,隨著中美貿易戰的延燒,東南亞成了風險趨避的地區。是時候該讓他們從《流星花園》畢業了——她要帶著大家,去體驗更多台灣的友善和熱情。(Flickr快玩完了!揭老牌相簿平台14年血淚史

責任編輯:林美欣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的數據資料,截至2024年底,台灣數位存款帳戶的開立數量突破2,446萬戶,較2023年(1,968.6萬戶)增加24.3%,超越了總人口數,與此同時,帳戶安全也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

國泰世華銀行作為台灣金融領導品牌,不僅提供用戶導向的便捷安全金融服務體驗,透過先進技術杜絕駭客、釣魚攻擊風險,同時,以全方位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機制搭配跨界創新推出的「帳戶安全險」,打造從「預防」到「關懷」的數位金融安全。

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帳戶安全健檢與帳戶安全險雙引擎竭盡保障金融安全

隨著數位金融普及成為你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詐騙集團或駭客以各種方式發動攻擊,如釣魚簡訊、木馬程式竊取帳密、假網站盜取信用卡資訊,或者是假冒官方機構的社交工程…等,因此,無論是登入金融帳戶、轉帳、消費,還是投資理財,民眾除要有資安防護意識,金融機構提供的科技防護也是重要防線。

國泰世華銀行領先市場推出的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服務,從登入安全、交易安全、個資安全與系統安全…等四個面向提醒用戶須注意的地方,包含登入兩步驟驗證、FIDO快速登入、裝置綁定、交易認證碼、人臉辨識驗證交易、交易推播通知、Email/手機號碼檢核、App版本、手機作業系統…等項目,完成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設定,即可再強化帳戶安全的防護等級。國泰世華銀行對於數位安全不斷突破創新,此次攜手跨界夥伴–國泰產險推出「帳戶安全險」活動,用戶若完成10項安全健檢設定,並至CUBE App保險專區點選參加帳戶安全險活動,即有可能獲得最高新臺幣16,000元的理賠保障(限額45,000名)。(詳細保障內容依國泰世華銀行官網為準,可至活動專頁查詢。)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圖/ 國泰世華銀行

根據用戶動態提供主動防禦與提示,阻擋盜用、詐騙潛在風險

除從帳戶安全出發,國泰世華銀行更因應消費者使用行為,以多項主動防禦與智能提示機制保障交易前、中、後安全,讓安全防護不再是被動防禦,而是隨時偵測、即時反應:例如,透過「登入兩步驟驗證」等方式強化登入安全,運作概念就像是Google帳號的雙重驗證機制,當陌生裝置嘗試登入CUBE App帳戶時,系統會即時發出第二道OTP驗證來確認登入者身分,大幅提升登入安全。其次,用戶還可透過CUBE App啟動、人臉辨識驗證與交易認證碼…等多元交易驗證機制,並且綁定裝置才可使用,大幅保障交易安全。

除了前述安全機制,CUBE App還有提供「卡片安全鎖」服務,可依照交易地區、交易類型、交易時間與單筆交易金額上限進行個別設定,讓用戶根據自身需求,靈活控管用卡範圍。而針對風險與頻率日益攀升的釣魚簡訊詐欺事件,CUBE App也有「簡訊收件匣」提供客戶確認簡訊來源,若收到疑似詐騙簡訊客戶能直接開啟CUBE App登入後查詢簡訊內容,讓用戶可以一眼辨識訊息來源,杜絕偽冒門號發送的詐騙簡訊。

持續與時俱進推升數位安全防護

從全方位的 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業界首創的帳戶安全險,到全面覆蓋交易前中後的進階防護機制,國泰世華銀行始終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結合跨界創新,不斷推升金融科技的安全標準。未來,將持續進化安全防護策略、精準因應各種場景挑戰,以高規格守護每一位用戶的資產安全,讓用戶可以安心享受智慧金融生活。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產險商品由國泰產險提供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