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微軟在美提告鴻海違反合約,未支付權利金,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12日重力反擊,指這是一種操作手段,鴻海不會遭受損失。
美西時間上週五(8日),微軟於加州北區法院向鴻海精密提出訴訟,控告其違反一項於2013年與微軟簽訂的專利授權合約。消息傳出後,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於今(12日)一早先在Facebook上發布聲明,並隨即在鴻海總部召開記者會對微軟提告一事做詳細說明。
根據CNBC報導,微軟表示他們在2013年與鴻海簽訂了一項關於Android與Google OS設備的合約,強調鴻海未依合約針對部分未具名產品提供每年須繳交兩次的專利報告,且沒有繳付專利金。微軟並向法院要求鴻海補繳專利金並附帶利息、審查其帳簿,並擔負雙方律師費用。
跳過開發商與品牌商,微軟直接盯上供應商鴻海
針對微軟的指控,郭台銘在記者會一開始便強調:「鴻海不可能遭受損失。」他說,鴻海在今天凌晨才收到起訴書,認為在中美貿易戰即將做出協議之際,微軟控告鴻海是一種操作手段,強調微軟關於Android的專利糾紛應該向Google聲討,再不然也該向第二層的手機品牌商提告,而不是要整個產業鏈中關係最遠的供應商鴻海負責。
共同出席記者會的富智康行政總裁池育陽表示,一般在與客戶簽訂合約時,智慧財產權的權利金支付會明訂由品牌商支付。許多客戶甚至多次來信,強調供應商不得代為協商或者支付權利金。
池育陽說,富智康的Android客戶訂單,有95%是全球十大手機品牌商。他強調,若客戶是不知名的小品牌,或許可以說他們是躲在我們背後,但在客戶都是知名品牌的情況下,他質疑:「為何不直接去找品牌商,要找上鴻海?」
柿子挑軟的吃,郭台銘:為何拿台灣作祭旗?
郭台銘今早在Facebook的聲明表示:「微軟主要收取專利保護費對象是以華為為主的中國手機品牌商,但當此中美貿易糾紛動盪之際,轉而面向弱小的台灣,逼迫台灣代工廠,代他們收取轉付,既可以不得罪中國客戶/網民,又可以收到他們不合理的專利保護費。」在記者會現場郭台銘也進一步表示,無論是在中美貿易戰裡或是微軟與Google間的企業戰爭中,台灣都被拿來當作祭旗。
郭台銘認為,微軟的心態仍留在過去PC的壟斷霸權時代,如今是手機的年代,微軟自己的手機做不起來,卻一直向全球的Android用戶索取使用金,是「不思未來的改進,繼續用老的遺產,延長PC時代的帝國美夢。」
郭台銘並表示,有些文件必須留到法院上當作證據,故不能在現場提供,更多詳細內容他會在法院上說明。
開發Android的是Google,為何微軟可以索取專利金?
微軟向來以強烈保護自家專利技術的態度著稱。他們的主要敵手是授權給所有人自由使用、開發的自由及開放原始碼軟體(FOSS)。微軟認為基於FOSS開發的開源作業系統如Linux、OpenOffice以及Google Android侵害了他們的數百項專利。微軟表示,他們已和70%以上的Android手機製造商達成了授權合作協議。
美國科技媒體How-To Geek在2014年的一篇報導中寫道,面對微軟這樣有著雄厚資產的國際企業,許多製造商不願冒險與微軟打上一場昂貴的官司戰,就在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有侵權的情況下,就先支付了專利授權費。
根據野村投信(Nomura)的分析,微軟在2013年光是從Android手機製造商收得的專利金就高達20億美元。然而,隨著中國及印度的手機市場崛起,微軟在2016年的專利金營收年降了26%。時任投資者關係部門主管Chris Suh表示,許多中國的手機業者並未與微軟達成專利授權的協議,因而使專利金的收入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