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IBM、Facebook、亞馬遜、微軟等大型科技公司,紛紛布局區塊鏈技術之際,也帶動相關職缺需求大增。根據舊金山人才招募公司Hired在2018年公布的數據,區塊鏈工程師平均年薪介於15萬美元(約新台幣465萬元)至17.5萬美元(約新台幣543萬元)之間,比起普通的軟體工程師13.5萬美元(約新台幣419萬元)的平均年薪高。
然而目前台灣學界還沒有開設區塊鏈相關科系,且多數的區塊鏈課程大多缺乏實戰經驗。正因為如此,由COBINHOOD共同創辦人陳泰元,在2018年所成立的底層公鏈DEXON,宣布與台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合作,要開設為期三個月的區塊鏈實作系列課程,透過業師的指導,推動台灣區塊鏈的人才培育。
攜手台科大,DEXON開設區塊鏈實戰課程
區塊鏈成為許多企業轉型所看重的新興技術,從航空公司、金融產業、零售物流,紛紛都導入區塊鏈技術,試圖改變產業所面臨的困境與瓶頸,甚至高雄先前也曾推出「高雄幣」,期待能因此帶動觀光消費。
在這樣的趨勢下,可以想見市場對於區塊鏈,甚至是跨領域人才的需求,不過台灣學界目前沒有開設區塊鏈相關科系,且多數區塊鏈課程也都停留在基礎概念,缺少與業界深度結合的實戰經驗。
密碼貨幣交易平台COBINHOOD共同創辦人陳泰元及黃偉寧,在2018年成立的底層公鏈DEXON,本周宣布與台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合作,要開設為期三個月的「台灣科技大學 x 以底層公鏈 DEXON 為基礎的區塊鏈實戰課」。
這項課程會在台灣科技大學授課,同時開放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學生選課,會由教授周碩彥、喻奉天以及 DEXON 資深開發團隊,以小班制的方式全英語授課。
課程內容包含DEXON提供的12堂實務操作課,將教授智能合約原理、程式語言、DApps應用等,修課學生必須完成3次基於DEXON平台的提案(pitch)、1次個人實作展示(demo)、1次團體實作展示(demo),最後會由DEXON針對技術可行性和實用性進行專業講評。
黃偉寧:這是台灣再次閃耀國際舞台的機會
作為第一個在台灣大學院校開設學分實體課程的公鏈平台,DEXON受訪時表示,這套課程算在學校學分的選修課,並不需要額外繳交費用,「之前是我們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先去台科大給學生介紹區塊鏈,後來跟教授談的不錯,就趕快來談一起開課。」官方表示目前初步會先規劃三個月的課程,未來將視成效和學生反饋,不排除開設更多課程的可能性。
底層公鏈DEXON,使用區塊網(blocklattice)結構,比起比特幣交易需要耗時數小時、以太坊1~5分鐘,DEXON號稱每秒可處理100萬筆交易量,過去也曾舉辦 DApps 黑客松、區塊鏈開發工作坊等活動。
「台灣有不輸矽谷的科技人才,DEXON的團隊成員大部分也是來自台灣頂尖大學院校的菁英。」DEXON共同創辦人黃偉寧認為,過去幾十年來,台灣沒有掌握到網路、軟體領域爆發性成長的契機,而區塊鏈蘊含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商用價值,「我們認為這是台灣再次閃耀國際舞台、拿下產業話語權的絕佳機會。」
他也點出,區塊鏈的普及離不開學界的支持和教育的推廣,「這次與台灣科技大學的深度合作,是DEXON持續深耕校園、串聯學術與企業資源的重要成果。」目標是期待整合學界、企業資源,培育實際符合商用需求的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