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引八大國際投資人來台,率領台灣新創接軌國際市場
科技部引八大國際投資人來台,率領台灣新創接軌國際市場

科技部在國際新創基地TTA舉辦GEC+Taipei X Taiwan Tech Arena活動,邀集人工智慧、物聯網、AR/VR/MR、大數據、區塊鏈、雲端運算,以及數位醫療產業等的台灣潛力新創齊聚一堂,共同角逐前往美國Berkeley Skydeck加速器的機會!科技部特別邀請來自矽谷的八位國際知名資深投資人擔任評審兼業師,協助台灣新創審視商業模式鏈結國際資源,共同打造台灣新創生態系!

八位來自矽谷的國際投資人分別是矽谷知名整合型加速器SVAdvantage的創辦人兼總經理Gloria Maceiko、專注於協助醫療器材新創找到商業模式的LamaMed Solutions校長Suresh Pai、全球生技領域最大天使投資團隊Life Science Angels的共同創辦人Allen May及董事Lucy Lu、同時經營多達六家風險投資公司擁有數十年投資經驗的Alfred J. Mandel、創立針對長青照護及孤兒藥為主的孵化器Atheneos Ventures並且也在史丹佛大學SPARK新創計畫擔任業師的M. (Ken) Kengatharan、全球頂尖風險投資公司Metrix Partners共同創辦人Xavier Sanso Mata、曾培育出多間知名新創並擁有龐大人脈網絡的SPIRE Bioventures共同創辦人Hatim Chraibi。

《數位時代》本次特別採訪到其中五位業師,針對全球新創產業趨勢、投資環境,以及如何成為吸引VC投資進行深度訪談。

以「人」為本,投資人才是新創育成基本功

「人脈是新創要成功的必要條件。」SVAdvantage的創辦人兼總經理Gloria Maceiko認為,矽谷與灣區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新創的指標性地點,就是靠著人脈與資源的層層鏈結,交織成一個複雜且完整的利益關係人社群。然而,一個生態系的建立並非一朝一夕,要真正建立起一個新創生態系還是需要靠「人」,而創業家是可以被訓練的,藉由創業的過程能夠逐漸累積起足夠的經驗來面對下次的挑戰,也因此政府除了協助籌募資金與引進資源之外,更要做後續追蹤,並且不管公司是成功或失敗,都需要讓這些創業家能夠留下經驗與人脈。政府需要有更開闊的眼界,用宏觀的角度來扶植出一個具有未來可能性的環境,這樣才能夠吸引到投資人的意願,也才能夠誕生「獨角獸」。

20180926_GEC_周書羽攝影 (8).jpg
SVAdvantage的創辦人兼總經理Gloria Maceiko認為「人脈是新創要成功的必要條件。」
圖/ 數位時代/攝

離開舒適圈,高風險伴隨高獲利機會

接續著政府塑造環境的議題,LamaMed Solutions的校長Suresh Pai指出,矽谷目前整體創業環境的投資、技術、法律、會計等服務都相當成熟,能夠有效協助任何階段的新創發展出屬於他們的成功商業模式,但是另外一個重點則是「擁抱風險」的文化。承受風險所帶來的危害並不容易,在矽谷中失敗並不可恥,然而在亞洲文化中這並不是一件常見的事,也因此,如何鼓起勇氣克服心魔去面對失敗的可能性,去挑戰一個全新的市場,也勢必會是台灣新創將面對的課題。

20180926_GEC_周書羽攝影 (32).jpg
LamaMed Solutions的校長Suresh Pai接續著分享政府塑造環境的議題。
圖/ 數位時代/攝

創新商業模式將成顯學,利用數據找到方向

Alfred Mandel隨即呼應了Suresh Pai對於擁抱風險的說法,Alfred認為創業本身就是一堂博大精深的MBA課程,有別於課堂中會學到的理論知識,市場是位更嚴厲的導師,像是2000年的網路泡沫,就可以被類比到當前APP軟體市場的業態,有太多公司在分食同一塊大餅,可見緊接著而來的便是泡沫,然而,這帶來的往往會是商業模式上的創新,有如Google關鍵字廣告之所以能夠成為全球廣告霸主,其中的關鍵就是Omid Kordestani所提出「競標」的概念,打破當時的廣告業的傳統商業模式打敗Yahoo!,也造就了現在Google不可撼動的地位。

20180926_GEC_周書羽攝影 (16).jpg
Tenex Medical Investors的共同創辦人Alfred Mandel認為創業本身就是一堂博大精深的MBA課程,有別於課堂中會學到的理論知識,市場是位更嚴厲的導師。
圖/ 數位時代/攝

針對商業模式的創新,Life Science Angels的共同創辦人Allen May指出,「商業模式在下一個世代會出現革命性的轉變!」以生技產業為例,目前以藥物治療為主的商業模式將會被數位醫療器材的解決方案所取代,也因此Allen May推薦新創企業採用「精實創業(Lean Launch)」的形式來發展公司,透過完整的資料庫分析,以數據做為基準來進行決策,進而確認商業模式的可行性,也更容易透過這些證據來與投資人溝通。而同在Life Science Angels服務的董事Lucy Lu,在訪談中則鼓勵新創去找到屬於自己的優勢區塊,透過利用這些優勢來確立在產業中的地位,進而規模化,走向國際市場。Lucy也特別提醒新創在進入非本國市場前,必須牢記市場研究的重要性,唯有了解新市場的痛點需求是否存在,該市場是否已經有相似的產品等問題,才能客觀的評估成本與收益。

20180926_GEC_周書羽攝影 (21).jpg
Life Science Angels的共同創辦人Allen May指出,「商業模式在下一個世代會出現革命性的轉變!」
圖/ 數位時代/攝
20180926_GEC_周書羽攝影 (4).jpg
Life Science Angels的董事Lucy Lu特別提醒新創必須牢記市場研究的重要性
圖/ 數位時代/攝

全球新創產業趨勢:生技、物聯網

最後,在本次訪問中五位業師對於全球新創產業趨勢的觀點不謀而合,主要都圍繞在生物科技和物聯網的應用上。以生物科技來說,未來會越來越仰賴人工智慧進行數據判讀,而數據的蒐集則會落在穿戴裝置的應用,越來越多的數據證明所謂疾病是綜合身體循環與基因變異所衍生出來的,也因此過去人們認為追查不到肇因或是無法被治癒的疾病,未來都將會因為整體醫療產業技術及觀念的改變而出現不同的樣貌;而物聯網則會讓人工智慧與光學族群的新創嶄露頭角,相關消費性電子產品以及後台處理將會需要龐大的人工智慧來進行處理,如何進行整合會是一項大工程,同時也會帶來難以想像的市場,而光學族群則將受惠於感測器的大量使用,如何做好影像處理及深度學習都是必須找到解決方案的重要項目。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