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g and Play(以下簡稱為 P&P)是在矽谷最活躍、最大的創投之一,光去年就投資了 206 家新創。翻開過往的投資名單中也不乏超級大咖,如 Paypal、Dropbox 等。
因此資策會特別邀請 P&P 的國際與政府關係經理 Christian Knipfer 來台,替新創發表競賽 IDEAS Show 擔任評審與講師。而我們也特別透過專訪,希望 Christian 從 P&P 代表與矽谷角度出發所看到的台灣優勢與弱勢,以及未來可能的行進方向。
從第一天就瞄準國際市場,矽谷創投點出台灣優勢
Christian 表示,就算從矽谷的角度來看,台灣的人才仍是最大的優勢所在。不管在教育或科學科技方面都擁有高水準表現,以及電子製造產業,絕對是台灣放眼全世界舉足輕重的重點因素之一。「台灣有很好的種子,要給他們更多的土壤去成長、連結矽谷。」Christian Knipfer 說。
除此之外,Christian 認為台灣很小,因為市場不足以養活自己,所以從第一天開始就要邁向國際,反而成為台灣的優勢所在。東南亞有機會是下一個極大的潛在市場,台灣的地緣位置與文化因素能夠成為東南亞市場的先行者。
此外,對來自矽谷 P&P 來說,台灣對於西方文化的接受性,是矽谷與台灣應該有更多密切合作的要素。因此目前 P&P 與國泰金控、科技部、資策會等合作,希望能夠將優秀的台灣新創帶到矽谷去。Christian 也說:「除了台灣在地的大企業,Sony、賓士、Panasonic 都是 P&P 的合作對象,與世界頂尖的公司合作,才能讓旗下新創擁有最適合的導師名單。」
而這次 IDEAS Show 中最讓他驚豔的則是點譜數位 dipp,透過人工智慧進行品牌分析,能夠自動生成數位行銷的創意內容,甚至廣告主只需要準備 Logo,就能產生多種素材圖。不過 IDEAS Show 的經驗,也讓 Christian 看到台灣新創的弱點。
台灣新創的致命傷:不會說故事
Christian 認為,台灣的確應該為自己的科技感到驕傲,不過台灣新創「不知道怎麼說故事」。他認為台灣新創應該要學著讓投資人更加興奮,「對許多國際創投來說,說故事也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元素,」Christian 說,「這也成就了矽谷」。
許多台灣新創上台進行 pitch 的都是創辦人,也許他們有很強的技術背景,卻不是一個稱職的業務。會說一點中文的 Christian 真誠地說,他知道以一個非母語的語言進行 pitch 十分令人緊張,「想辦法找到能用英文侃侃而談的人,仍比創辦人自己上台還要好」他說。
而針對台灣創業者時常有的疑問,該先找市場,還是科技力該先行?Christian 則認為沒有標準答案,科技力與市場應該是相互融合的指標。
最後,我們詢問 Christian,就他看來哪裡能夠成為下一個矽谷?
「沒有人可以成為下一個矽谷,」比起成為一個一個的科技中心,應該要全體互相連結起來,打造全球科技村,而這也是 P&P 目前深入全球 25 個國家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