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病歷資料就給健康幣,區塊鏈登上白色巨塔激盪新商機
分享病歷資料就給健康幣,區塊鏈登上白色巨塔激盪新商機

行色匆匆走進會議室,區塊鏈新創DTCO執行長李亞鑫連忙將筆電接上投影機,向採訪團隊展示近期所做的項目。無論是Facebook濫用8700萬用個資的劍橋分析事件,或是近期上路號稱「史上最嚴格個資法」的一般資料保護規定(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簡稱GDPR),都讓身處數位時代的我們重新思考個資隱私的意義。

台灣全民健康保險自1995年推行至今已經23個年頭,累積了全民大量的就醫紀錄與數據,隨著近年推行病歷電子化,與你我有極高關聯性的「病歷隱私」問題也浮上檯面,而這能夠透過區塊鏈科技來解決嗎?

病歷的價值何在?

「以往醫院覺得病歷是醫院的資產,雖然中華民國法律說病歷是病人的,病患來申請就給紙本,但這對產業是不會有幫助,醫院也只是在自己的醫院裡面做研究,太可惜了。」李亞鑫之所以說可惜,是因為看似蒐集了龐大的醫療數據,但實際上資料可用性很差,「健保有健康雲(指電子病歷),但這些資訊都不完整,會給健保局是因為要健保給付,因此健康雲的資訊,可能有些醫生覺得那是行政資料,不是病歷。」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李亞鑫認為,健保署本身的職能是做社會保險,因此很難寄望保險公司能夠幫助生命科學的發展,「這是兩碼子事,如果今天健康雲只侷限在這裡,那麼是很可惜的,因此我認為,這件事還是應該要民間來做。」

medical record
健保看似蒐集了龐大的醫療數據,但實際上資料可用性很差。
圖/ shutterstock

要讓資料發揮價值,資料的品質就很關鍵,例如一般看診的病歷,如果能進一步結合居住地區、環境資料、平常生活習慣,那麼就能更完整的檢視,可能影響一個人健康狀況的潛在因素,甚至做大數據甚至研究分析,但要達到這樣的理想,就不是單靠現在的健保或是醫院病歷就能辦到。

「大家不能都想要用一朵大雲來統包,如果只用大雲,那最後統包的就是馬雲。」李亞鑫開玩笑的說,傳統中央式的雲端資料庫,除了容易有安全性的問題,在現在跨國移動頻繁的社會,如果在海外需要就診,也很難取得自己平時的病歷資料。

病歷的格式有國際共通標準,但是要彼此資料互通卻沒有一個管道,「大家要有共同的語言,就叫做區塊鏈,這樣才能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

催生醫療區塊鏈作業系統phrOS

正因為每個人的資料都是破碎、分散的,當要使用資料時就會非常麻煩,「是不是有一種科技,能成為我們的資料總歸戶。」因為看見了台灣病歷資料的破碎化,DTCO在2017年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合作,推出醫療區塊鏈作業系統「phrOS」,將醫院、健檢中心、運動健康裝置的數據整合在區塊鏈上,並讓用戶自行決定要將這些數據分享給誰。

「DTCO或任何第三方,沒有用戶的授權都不能取得資料,可以想像成一個虛擬的USB Drive,只是他是分散式的形式。」透過這套系統,能讓病患重新拿回病歷資料的主控權,李亞鑫舉例,不論是將基因資訊授權給中研院,或是將健康檢查報告授權給某個藥廠,都能按一個鍵就直接分享,「因為你就是資料的擁有者,這是法律上完全允許的。」

李亞鑫
李亞鑫因為看見了台灣病歷資料的破碎化,DTCO在2017年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合作,將醫院、健檢中心、運動健康裝置的數據整合在區塊鏈上,並讓用戶自行決定要將這些數據分享給誰。
圖/ 攝影/蔡仁譯

此外在商旅頻繁的現在,資料的可攜性就顯得特別重要,「日本合作的醫院有建一個節點,如果有節點,就能透過區塊鏈授權病歷資料。」除了進軍國人愛去的日本市場,李亞鑫透露目前也積極在中東地區談合作,「因為他們(指中東國家)對於科技的需求是跳躍式的,過去他們可能沒有電子化的基礎,因此他們現在就直接擁抱AI、直接擁抱區塊鏈。」反觀台灣各項基礎建設基礎較完整,李亞鑫認為,當產業發展到一個瓶頸時,「要再花錢做升級,大家會有一些質疑。」

資料分享獎勵機制,未來還想發健康幣

醫療區塊鏈作業系統「phrOS」,是採用以太坊的私有鏈技術,來解決交易速度慢以及手續費的問題,不過問題來了,區塊鏈只能解決像是保存交易紀錄等一部分問題,「那資料儲存呢?身分認證呢?資料整合性的問題都包在這套平台上。」

透過以太坊的智慧合約(Smart Contract),就能解決金流自動化、保險等問題,甚至還能透過獎勵機制鼓勵民眾自己上傳資料,「今天是我的資料,如果我給資料,應該是我要收到獎勵。對資料提供者提供獎勵,而資料使用者必須付費。」李亞鑫認為現在健保局,把全國人民的健保及就醫資料,交由學術及非學術單位做研究使用,並依據資料用量收取不同的行政費用,這件事情本身就非常弔詭,「如果今天我們談,我願意免費貢獻給生命科學研究,也是我個人的事情,但如果你拿我的資料作研究應用,有些民眾會不想,那是否可透過獎勵機制?」

北醫和DTCO發表醫療區塊鏈phrOS
未來只要身份證和大頭照、經過身份認證,即可在醫院開立區塊鏈帳戶、獲得代表區塊鏈帳戶的「智慧健康隨行卡」,而這張卡可綁定在手機上,透過App就能管理自己的健康數據。
圖/ 數金科技( DTCO )

因此DTCO還有一個「健康幣(Health Coin)」的構想,李亞鑫認為健康醫療就像是一種公共建設,要買資料就必須用健康金的概念來買,民眾收到健康幣後,可以用在醫療服務上,在交易所也能換成台幣,「健康幣可以用點數的概念來看,可以透過醫院的App支付一部分的錢與健康幣,就能獲得更好的加值服務。」這套概念像是航空公司的里程計畫,民眾用額外的里程來兌換升等、貴賓券,而民眾貢獻自己的資料做研究,就能在醫院兌換資料線上分析、高級健檢等服務。

為了讓各級醫院能夠快速串接「phrOS」,DTCO也做了一個含有API的實體節點裝置,「醫院可以將節點裝在雲端或是機房。」透過這台節點,就可以讓比較沒有IT的能力診所,能夠用最少的力氣完成安裝。

phrOS
DTCO也做了一個含有API的實體節點裝置,讓比較沒有IT的能力診所,能夠用最少的力氣完成安裝。
圖/ 攝影/蔡仁譯

傳統產業難理解,必須幫醫院想商機

而就一個新創的角度看傳統的醫療產業,李亞鑫談到:「產業跟區塊鏈仍有落差,因為新的科技技術進步太快了,而且現在一直在加速,很多科技都是累積了20~30年,但你看區塊鏈科技,誕生至今也不過八九年的時間,一般產業是比較難理解如何應用。」

因此怎麼用就成了推行新技術的最大難題,因為醫院的環境相對封閉,封閉就容易用中央化的思維來做事情,「這樣遠距醫療跟醫療觀光也比較難發展。」李亞鑫透露團隊目前積極在北中南地醫院推行「phrOS」,最大的困難在於如何幫醫院想商機,「商業模式對產業比較困難,我們都知道資料有價值,但要讓醫院跨出那一步,最困難的不是技術,是必須要讓醫院知道可以賺什麼。」

李亞鑫舉例,像是慈濟醫院想做社區照護,那就可以看到區塊鏈技術的好處,例如要跟不同的醫療單位做跨院轉診合作,病歷資料必須要互通,透過區塊鏈來做就能看得到好處。「但我們想的醫院可能不認同,因為他們可能要付出升級的成本,就會比較遲疑。」

medical record
李亞鑫認為,區塊鏈科技誕生至今也不過八九年的時間,一般產業是比較難理解如何應用。
圖/ shutterstock

穿戴式裝置也需要區塊鏈

隨著穿戴式裝置逐漸普及,未來「phrOS」除了病歷資料,也能整合穿戴裝置的量測數據,「穿戴式裝置沒有區塊鏈,就等於沒有明天。」李亞鑫進一步解釋,如果每個聯網裝置都是一朵小雲,但都無法整合、無法長大那會非常可惜。

「IoT裝置透過區塊鏈,能在病人授權下就能拓展資料應用範圍,整個雲就會擴大。」以心律偵測器來說,蒐集的數據整合健檢報告、基因資訊,就能讓資料做更深刻的分析,「目前有願景,但要跨到這一步是很難的,對我們的挑戰是,要想到大家可以做的案例切入。」

剛從新加坡返台的李亞鑫也跟採訪團隊分享他在新加坡的觀察,「他們的民眾都跟政府說腳步可不可以慢一點,他們覺得政府太快了,民眾跟不上。李顯龍則說:大家可能覺得政府角度快,但如果放眼國際,外面的比我們更快,我們還是要很努力才能追上。」

放眼區塊鏈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李亞鑫認為多數人還是習慣中心化的發展,並不是那麼擅長合作,「如果大家都覺得自己就是自己那朵雲,那台灣的電子病歷未來是不會有發展的。」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生成式AI引爆跨境電商新局!亞馬遜創新工具賦能賣家,全面提升產品、物流、團隊、行銷力
生成式AI引爆跨境電商新局!亞馬遜創新工具賦能賣家,全面提升產品、物流、團隊、行銷力

自2022年11月ChatGPT問世以來,生成式AI已在全球掀起陣陣漣漪,百工百業無不尋求生成式AI在自家產品、企業營運的應用。矽谷創投機構Menlo Ventures發布的《企業生成式AI現狀調查報告》指出,2023年生成式AI的市場規模僅有23億美元,到了2024年,則一舉提升至138億美元,足足成長6倍,顯見企業對生成式AI的投資和應用正在急速擴大。

百工百業用生成式AI 電商跑第一

而在各產業中,又以電商負責領跑。Appier/iKala 等 AI 新創董事簡立峰曾直指,電商是所有產業中,最早導入生成式AI的先驅者之一;貝恩策略顧問(Bain & Company)的報告亦提到,在去年雙11購物節慶中,零售電商已普遍使用生成式AI,做為強化消費者經營、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工具。亞馬遜全球開店表示:生成式AI有助於精準分析數據、自動產出內容,以及物流管理的智能化。

事實上,早在生成式AI問世前,長期關注AI、機器學習發展與應用的全球知名電商亞馬遜(Amazon),便善用AI,打造商機探測器(Opportunity Explorer)、無人機和倉儲機器人等多元AI應用,協助賣家提升產品力與物流力;如今隨著生成式AI浪潮興起,亞馬遜更致力打造各種源自於生成式AI的新工具,以簡化賣家的供應鏈和庫存管理、銷售預測、建立品牌知名度等工作,亞馬遜全球開店表示:「生成式AI的出現,象徵亞馬遜的AI工具進入了新階段,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進行創新,也有助於跨境電商的發展。」

An example of the type of data and insights that P
圖/ Amazon

比方說,2024年9月,亞馬遜率先針對美國網站的賣家,推出生成式AI助手「Amelia」測試版。Amelia做為全方位銷售專家,能為賣家打造客製化營運的知識庫,賣家若是詢問「我今天的業績如何」,24小時隨時隨地待命的Amelia,便能提供量身打造的詳細解答與支援。

對於商品詳情頁面、品牌故事、影音廣告的生成,亞馬遜也分別提供不同AI工具。以「商品詳情頁面」來說,賣家只需輸入簡短描述、品牌網站的URL,或提供產品圖片,亞馬遜的生成式AI工具,就能依據市場現況,打造符合在地需求的商品詳情頁面,以吸引消費者;「A+內容」則能協助賣家在商品詳情頁面上,生成圖文並茂的產品介紹;強大的影片生成工具「Video Generator」,能在數分鐘內,產出一支視覺豐富的影片廣告。有了這些工具,能協助賣家節省時間和人力成本,並專注打造更多吸引全球消費者、讓客戶滿意的產品。

另外,企業想進軍不同國家,都必須有個朗朗上口的品牌名,但每個市場都有自己的語言、習慣與文化語境,賣家未必清楚。去年底,亞馬遜力推的最新生成式AI工具「品牌起名星」(Brand Name Generator),便期望為賣家快速打造易於識別、記憶的品牌名稱。

AI 商品詳情頁、影片生成工具 助力賣家省時省力

目前,台灣賣家均踴躍嘗試亞馬遜的各式AI工具,且獲得一定成效。去年6月,AI生成商品詳情頁面功能上線以來,全球已有逾65萬賣家使用;好的「A+內容」可為賣家帶來高達20%的銷售成長;過往,想製作高品質的產品內容,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與人力成本,而有了「影片生成工具」,這些花費都可以節省下來,讓賣家更專注於產品本身。

某汽車用品品牌賣家透露,亞馬遜的「商品詳情頁面」AI工具,能根據官網產品頁面快速生成產品清單的草稿,自家行銷人員只要再花一點時間微調即可,省時又省力;銷售靜坐墊的Yenzch提到,團隊本來想另外找尋免費的AI工具,來豐富商品詳情頁面的內容,但亞馬遜內建的AI工具,能自動生成圖片,讓行銷預備工作更為有效率;資深賣家指出,過往沒有AI時,想在台灣拍攝跨境產品的宣傳影片,除了找外國面孔的模特兒,也會有續約費用,耗時且燒錢,但在用了影片生成工具後,只需要下好指令,就能迅速產出符合需求的影片。

靜坐墊
Yenzch 團隊表示,藉由善用亞馬遜提供的免費 AI 工具,有效強化商品詳情頁面的內容呈現,提升消費者體驗。
圖/ Yenzch

商機探測器 加快產品研發速度與準度

而能從熱門關鍵字、熱銷品品類、價格等多個不同維度,探查最新市場趨勢、分析消費者需求的商機探測器,目前已成為賣家了解市場的標準配備。例如,有電子鎖賣家提到,歐美國家和台灣的住房型態不同。台灣公寓華廈多,電子鎖多安裝在室內、有遮蔽處,歐美國家的使用場景則多在室外平房、別墅,研發電子鎖時,需要考慮氣溫、天氣等因素,這樣重要的資訊,正是透過商機探測器提供的關鍵字、評論報告才發現。台灣擁有強大的研發能量,亞馬遜與賣家需要一起努力的,是「速度」與「準度」,而商機探測器能幫助賣家第一時間獲取、整理資訊,讓賣家只需專注在產品開發。

台灣賣家的福利不僅於此,接下來,AI銷售專家「Amelia」的中文版即將問世,屆時賣家只要在任何時間、登入Amazon的Seller Central頁面,Amelia便能協助賣家,輕鬆處理帳戶問題、了解銷售狀況、獲取庫存知識,並為賣家做好旺季到來前的各項準備。

5 new generative AI tools to accelerate seller gro
AI銷售專家「Amelia」的中文版即將問世,將有效協助賣家了解銷售、庫存及輕鬆處理帳戶問題,幫助賣家節省大量時間。

強化產品、物流、團隊、行銷力 脫穎而出

台灣市場規模有限,品牌唯有走向國際,才能突破成長瓶頸,創造更大的商機與競爭優勢。而在跨境電商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亞馬遜認為成功的關鍵在於產品力、物流力、團隊力與行銷力四大核心能力,並提供多樣化工具輔助。

台灣企業一向以高品質、高價值的產品力見長,若能搭配商機探測工具,將能快速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新品,提升競爭力;物流成本則是跨境電商的重要環節,透過生成式AI分析歷史數據與市場需求,企業能更精準規劃供應鏈,降低運輸成本,提升效率;在團隊力方面,生成式AI已成為補足人力缺口、提升工作效率的最佳助手,讓企業更靈活應對國際市場挑戰;而行銷力則是品牌能否成功打入海外市場的關鍵,生成式AI可以幫助企業自動生成引人入勝的廣告素材、優化產品描述,甚至透過個人化行銷,推薦提升轉換率。

當世界已是市場,品牌唯有借力科技與策略佈局,才能在全球電商競爭中脫穎而出,真正讓台灣品牌走向世界。

圖/ 亞馬遜全球開店

2025亞馬遜全球開店博覽會
今年4月23至24日,亞馬遜全球開店一年一度的博覽會將於IEAT會議中心登場。此次博覽會特別設有體驗專區,引領賣家一步步掌握AI生成商品詳情頁、AI+頁面、圖片、影片生成工具、和品牌起名星等各種生成式AI工具,以協助賣家了解生成式AI工具在強化產品力、物流力、團隊力和行銷力等不同面向,能帶來的幫助。

報名連結:https://accu.ps/8OVbNh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