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台灣首部自駕中巴,遇突發狀況反應超靈敏
直擊!台灣首部自駕中巴,遇突發狀況反應超靈敏
2018.07.02 | 物聯網

工研院研發出了國內首部「無人自駕中型巴士」以及「自動駕駛商用車」,在今天正式對外亮相,《數位時代》記者也親自體驗試乘。

這次工研院主打「感知次系統自主技術」,可以透過雷達、Lidar(光學雷達)、攝影機、衛星精準定位,來偵測車輛行駛的周遭環境,以及判斷交通燈號。而為了克服最難的即時感測融合與決策,車體還搭載了由國人自主研發的「S3環周環境感知次系統」(Surrounding Sensing Subsystem),可以藉由即時事件推理,來做出下一步的駕駛決策,做到在人車混雜、晴雨晝夜等各種天候狀況中行駛。

車頭安裝的「路緣感測器」,能讓無人車宛如行駛在一條隱形軌道,在過彎時不會擦撞到人行道、安全島。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工研院的無人車軟體採用「模組化設計」,能夠依照場域及功能的需求進行技術快速組合,將技術複製到國內外的不同的車款上,現場可以看到除了中運量的小巴,自動駕駛系統也能安裝在一般轎車以及箱型車上。

一開始,我們先體驗了「無人自駕中型巴士」,一進入車內就能看到許多螢幕,顯示行車過程等數據,不過工研院今天開放試乘的這款車型,加上駕駛以及副駕駛座,一共只能搭乘17人,比記者會上說明的「可以搭乘20名以上的乘客」還要略少一些。

工研院 無人車
一進入車內就能看到許多螢幕,顯示行車過程這種數據。
圖/ 攝影/高敬原

若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定義來看,工研院這次公布的自駕車技術,介於Level 2~Level 3之間,可以做到在白天、夜晚、晴天、陰雨天行駛,但仍需駕駛座在車內,以便緊急狀況時接手,可以看到車內仍配有監控人員,在行車過程中監控各類數據。

工研院 無人車
車內仍配有監控人員,在行車過程中監控各類數據。
圖/ 攝影/高敬原

在工研院中興院區的試乘體驗,規劃繞行院區全長約400公尺的路徑,以均速10km/h自動繞行,全程歷時約五分鐘。為了展示自動駕駛的性能,整趟路程示範了包括直線起步自動加速至指定車速、90度角路口自動過彎、大雨天模擬情境(消防灑水)、市區號誌路口通行、直線道路自動車道維持、下坡路段自動減速、上坡路段自動升速、遇行人穿越自動煞停。

工研院 無人車
為了展示自動駕駛的性能,整趟路程示範了多種道路狀況。
圖/ 攝影/高敬原

而2019年的目標,是要做到可以在濃霧、大雨天的惡劣環境下行駛,朝完全Level 3目標邁進。

工研院 無人車
工作人員以消防灑水來模擬下雨情境,但只有少量噴灑到車輛的單側而已,並沒有模擬到所謂「大雨天」的情境,跟現實狀況仍有差距。
圖/ 攝影/高敬原

在這400公尺的試乘體驗中,歷經多次下坡路段自動減速、上坡路段自動升速,以及90度角路口自動過彎,可以明顯感覺到車輛在面對路況改變時,會先行減速再動作,整個過程流暢、穩定,彷彿行駛在一條隱形的軌道上,如果閉上眼睛,會有一種在乘坐北捷文湖線(無人駕駛捷運)的錯覺。

工研院 無人車
明顯感覺到車輛在面對路況改變時,會先行減速在動作,整個過程流暢、穩定,彷彿行駛在一條隱形的軌道上。
圖/ 攝影/高敬原

自駕中巴ITRI ADV搭載了台灣自主研發的「S3環周環境感知次系統」(Surrounding Sensing Subsystem),可以藉由即時事件推理,來做出下一步的駕駛決策,可以做到在人車混雜的真實道路、晴雨晝夜天候中行駛,行駛過程中可以在前方螢幕,能看到無人車系統感測器,偵測周圍環境的狀況。

工研院 無人車
前方螢幕,能看到無人車系統感測器,偵測周圍環境的狀況。
圖/ 攝影/高敬原

無人中巴試乘的最後一站,安排了一位豎立在車道上的假人,系統在距離假人約2公尺處穩穩地停下。而在《數位時代》記者體驗到「市區號誌路口通行」關卡時,車輛因偵測到前方是馬路而暫停,此時有一群工研院員工,在車輛剛起步時突然穿越馬路,車輛依舊穩穩地在安全距離內暫停。

工研院 無人車
試乘中安排了一位豎立在車道上的假人,系統在距離假人約2公尺處穩穩地停下。
圖/ 攝影/高敬原

接著試乘「自動駕駛商用車」,因為車輛內空間較小,可以看到設備幾乎佔滿了車輛後車廂,也因此壓縮了載客數量,這套無人駕駛系統最快可以以60km/h速度行駛。

工研院 無人車
以箱型車來說,因為車內空間較小,設備幾乎佔滿了車輛後車廂,也因此壓縮了載客數量。
圖/ 攝影/高敬原

「自動駕駛商用車」由箱型車改裝而成,監控螢幕安裝在副駕駛座後方。技術人員表示,無人車系統會依據車速調整適當的安全距離,車速越快時安全距離越大、車速越慢時距離就會稍微近一些,動態的安全車距,讓突發狀況發生時有足夠的反應時間。

工研院 無人車
無人車系統會依據車速調整適當的安全距離,車速越快時安全距離越大、車速越慢時距離就會稍微近一些。
圖/ 攝影/高敬原

以目前Level 2~Level 3的無人駕駛程度來說,仍需駕駛在車內隨時接手,行車過程可以看到駕駛完全「手放開」讓車輛運行。

工研院 無人車
行車過程可以看到駕駛完全「手放開」讓車輛運行。
圖/ 攝影/高敬原

總體來說,不論是中巴或是箱型車,整套無人車系統在運行過程都相當順暢,不過目前工研院的車輛,只有在半封閉的場域中運行,且今天的天氣相當好、園區內交通狀況相對單純。

工研院 無人車
目前工研院的車輛,只有在半封閉的場域中運行,且今天的天氣相當好、園區內交通狀況相對單純。
圖/ 攝影/高敬原

據工研院說法,預計最快在今年底可以實現新竹中興院區與竹北高鐵站間的自駕中巴接駁,屆時行車環境、路況都與園區內的半封閉測試不同,也可能遇到像是颱風、暴雨等極端氣候,真正的考驗或許才正要開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安齊發!合勤集團三品牌同台,展現整合防禦實力
資安齊發!合勤集團三品牌同台,展現整合防禦實力

資安已成企業營運的基本保障,合勤集團整合旗下兆勤科技、黑貓資訊與勤晁科技,打造從基礎設施到智慧防護的完整資安體系,助企業穩健邁向AI新時代。

隨著企業加速推動數位轉型、駭客持續進化攻擊手法,資安早已不是可有可無的保險,而是企業日常營運的「剛性需求」。看準資安市場商機,合勤集團(Zyxel Group)近年來積極透過旗下3家子公司—兆勤科技、黑貓資訊與勤晁科技佈局資安防線。在日前登場的CYBERSEC 2025台灣資安大會上,更以「資安特勤,偕同出擊」為主題,展示一個涵蓋AI 驅動的雲地整合防禦、智慧資安維運服務到高規格跨域網路安全與加解密的完整防禦體系,不僅吸引大批與會者駐足,成為展場人氣最旺的攤位之一,更充分展現合勤集團在資安領域的強勁實力與市場吸引力。

兆勤科技祭出雙軌策略,助攻中小企業資安升級

根據統計,2024年的目標式勒索資安事件,高達90%是以中小企業為攻擊目標,顯見,資安防護不再是大型企業才需要關注的課題,中小企業的資安需求同樣迫切且不容忽視。

「然而,中小企業因為缺乏資安專業人才及預算有限,不易做好資安管理,再加上近年來網路攻擊手法多變且複雜,更加深應對威脅的難度,」兆勤科技總經理蔡明見一語道出中小企業的資安挑戰。為此,兆勤科技祭出「簡化管理、強化服務能量」的雙軌策略,持續精進雲端網路安全解決方案,讓中小企業能夠以最少資源完成資安佈署工作。

在簡化管理上,兆勤科技以Nebula雲端管理平台為核心,透過以下3大機制,達到簡化管理負擔的目標。首先,在Nebula平台導入雲地共融技術,讓雲地兩端的安全策略及網路設定可以同步,突破傳統網路設備管理模式只能本地或雲端二選一的限制,也為企業網路管理提供更多彈性,企業可以先採用本地管理,待習慣雲端操作時,再一鍵轉移到雲端,無需重新配置、也不需更換設備,大幅降低轉型門檻,打造跨平台的一致性防護。

合勤科技
兆勤科技總經理蔡明見
圖/ 數位時代

其次,Nebula平台除了可以集中管理防火牆、交換器、無線AP等各個網路設備,設定介面亦相當簡單好操作,透過各種方式例如:事先預設基礎設定、掃描條碼即可將設備加入網路等,讓使用者即便不是專業IT人員,可以輕鬆完成設定、掌握整體網路狀態,大幅降低學習門檻與提高管理效率。

第三、Nebula平台可以自動接收韌體更新與漏洞修補程式,避免因人力不足而忽略系統維護與更新的風險。

在強化服務能量上,兆勤科技積極輔導經銷或通路夥伴建立服務能量,滿足中小企業對網路代管服務的需求。「這是能為中小企業、夥伴與兆勤創造3贏的做法,」蔡明見說明,藉由Nebula平台可以遠端管理的特性,使經銷或通路夥伴能夠一次管理上百個客戶的網路設備,並以訂閱制收取服務費用,成功由傳統硬體銷售轉型為網路代管服務提供者,同時也讓中小企業得以使用網路代管服務,近來,兆勤更推出pay-as-you-go金流方案,協助夥伴降低資金壓力,加速拓展服務市場。

黑貓資訊破除IT與資安斷層,強化內部防禦

合勤集團旗下專注於資安顧問及託管服務的黑貓資訊,自2017年由合勤投控公司資安部門分拆出來後,便聚焦在解決企業 IT 與資安協同作業的挑戰。「企業內網管理的盲點有很多,但IT與資安的協作斷層,是目前最常見也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黑貓資訊總經理游政卿說。

IT與資安雖然密不可分,但實務上,企業通常將IT與資安劃分成2個團隊,且彼此的工作重點也不相同,IT 團隊專注資源調度、確保系統穩定與效能,資安團隊則忙於應對警報和威脅,這種分工模式不只讓攻擊者有機可乘,更會令IT團隊誤以為資安只會加重工作負擔。

合勤科技
黑貓資訊總經理游政卿
圖/ 數位時代

「資安的價值,應該從協助IT部門解決問題開始,而不是增加負擔。」游政卿強調,因此,資安團隊首先要做的就是「與IT同在」,從理解IT團隊的需求、解決痛點到取得信任,雙方才能進一步協作,共同應對日益複雜的網路威脅。

以IT資產盤點為例,這是IT團隊相當重要又很耗時費力的工作,而資安團隊可以透過端點安全解決方案(EDR)進行資產盤點,先協助IT團隊掌握所有終端設備的型號、使用狀況與更新需求,再延伸到端點安全防護議題,如此不僅減輕IT負擔,也讓資安建置更具體有感。

除了IT與資安的協作斷層外,包括資產與風險能見度不足、過度依賴邊界防禦,忽略內部橫向移動的風險、以傳統基於特徵碼的靜態防禦機制為主,無法有效應對快速變化的動態威脅、對於第三方軟硬體與的安全把關不足等,亦是企業內網管理常見的盲點。

對此,黑貓資訊憑藉深厚技術底蘊,自主研發多元資安解決方案與服務。在解決方案端,推出在如同樂隊指揮家的智慧XDR防護平台,可協調整合多源資安日誌,並結合AI技術大幅提昇威脅偵測的精準度,亦有可部署於地端(On-premise)的SIEM 解決方案,滿足企業對資料落地、合規與客製化的需求。在服務端,不僅提供24 X7全年無休的MDR/SIEM/SOC 託管式監控服務,更同步提供滲透測試、弱點掃描、供應鏈風險檢測等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黑貓資訊目前正積極申請ISO 17025資通安全檢測實驗室認證,導入NIST SP 800-115測試流程,協助企業確保所導入的資安方案具備可驗證性與國際標準接軌能力。

在數位轉型成為企業生存關鍵的當下,資安已成為業務穩定與品牌信任的保證。合勤集團透過兆勤科技的雲地整合資安服務、黑貓資訊的智慧防護與專業服務,以及勤晁科技的高規安全方案「偕同出擊」,建構出一條完整而具彈性的資安防線,讓不同需求的客戶都能享有最合適與全面的資安保障,更有信心邁向AI新時代。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