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手勢就能對機器人下指令!Cobot 實現生產線上的人機合作
比手勢就能對機器人下指令!Cobot 實現生產線上的人機合作
2018.02.26 | 配備
Imec(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CEO 兼總裁 Luc Van den hove
我們正處於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曙光,其特點在於自動化、人機互動、物聯網和雲計算。這是一場邀請各企業從根本重新思考自己的產品、流程和商業模式的革命。

十八世紀末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帶領人類社會迎向機械生產的世代。爾後的第二次、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了自動化量產及數位化科技,機器人被廣泛地被運用於各產業,尤其是重工業工廠如汽車製造業。

機器人的機械手臂能輕鬆地吊起最重的零件,在工廠生產線上是相當重要的角色。但也正因為它們的強大,時常機器人和人類作業員必須有條件性隔離地作業,以免出意外。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時代,如此狀況可以有所改變。機器人不再只能一遍又一遍沿著相同的路徑行進,它們能學習並和人類互動。

Project ClaXon07.jpg
Cobot 帶著友善的笑容,希望能讓作業員倍感親切
圖/ 截圖自 ClaXon project 官方影片

Imec 的研究項目 ClaXon 便開創了 "cobot"(協作機器人)的新一代工業機器人概念,目的是減輕人類作業員的工作。

Project ClaXon08.jpg
圖/ 翻攝自 imec 官網

歐洲最大的獨立研究機構 imec是研究奈米、電子技術的翹楚,在全球半導體業界一向備受推崇。他們在自己的 imec.icon 計畫中與不同大廠合作進行研究,然後將研究結果進行技術轉移。ClaXon 便是其中一個專案,匯集了 VUB(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和五家業界夥伴:AMS、Audi Brussels、Melexis Technologies、Robovision 和 SoftKinetic。

為了讓機器人能靈活地協助人類作業員完成任務,cobot 使用自適應控制軟體並能接收以手勢表達的指令。機器人裝上了彈簧以避免機械手臂碰撞到人會造成受傷,在此同時被犧牲的準確度可以藉由自適應控制軟體提高。而靠著多模態傳感器(如熱量、深度和彩色攝影機)和深度學習技術,機器人能識別人類同事的手勢,實現人機合作。

這麼聰明的機器人幫手並不是遙遠的未來,而是現在進行式!合作夥伴之一的 Audi Brussels 已將 cobot "Walt" 引入生產線,實際測試機器人和人類作業員的全新合作模式能有什麼樣的成果。

Imec 希望能藉由 cobot 為智慧工業打下基礎。他們相信結合機器人的力量、耐力和精準度與人類的靈活性,必能將生產質量提升至全新境界。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