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無線感測網路模擬真實社會生態的水上機器計畫  Vessels
以無線感測網路模擬真實社會生態的水上機器計畫 Vessels
2018.02.09 | 移動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不只能套用在現實生活中,似乎機器之間也會有同樣的現象?加拿大的 Sofian Audry , Stephen Kelly 和 Samuel St-Aubin 所發起的 Vessels 計畫,50 台水上機器裝置能透過彼此間的行為和環境變化相互作用,進而創造出屬於他們自己的微個性、微系統。

vessels
圖/ 翻攝來自sofianaudry網站

Vessels 賦予每台水車自主性,能自行在水上移動。每台機器身上都裝著不同的傳感器,就像是每個人有不同的性格一般,每台水車也各自擁有特性,他們會和彼此、環境間(透過每台水車上不相同的感應器)互相交流,而顯示出的聚集、應急行為就像是模擬真實世界的社交社會生態。

vessel
圖/ 翻攝來自sofianaudry網站

當機器裝置在水上移動時,每台機器會經由紅外信號,彼此互相收集諸如水質、空氣品質、氣溫、環境光和聲響等不同的環境狀況、解讀數據資料,如同人類的社交行為,彼此解讀對方身上的特質。藉由雙方的互動與環境變化,使他們會整合對方的行為並回應在自己身上。

vessel
圖/ 翻攝來自sofianaudry網站

譬如某個機器裝置察覺到氣溫升高了,它可能就會表現出更積極的活動像是不穩定、隨機的移動,此行為的改變將會影響到附近其他水車,他們會在原本的行為上做出相對應的行為改變,一起跟著隨機移動。同樣地,其他機器裝置也會陸續被身邊的鄰居影響,因此會演變成集體的學習行為。經過一段時間,此種整合行為能從機器交流當中,即時地顯現出來,加快彼此互相影響對方的時間。

vessel.
圖/ 翻攝來自sofianaudry網站

Vessels 計畫的創作者希望人們可以從身為旁觀者的角度,藉由觀看機器裝置如何面對環境、周圍現象做出的反應變化,反思真實世界的社交行為,提供給觀看者對於他們的生活環境和文化探索給予全新的觀點。

關鍵字: #社群媒體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