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據安排約會,交友軟體Paktor切進聯誼市場,半年創造4千萬營收
用數據安排約會,交友軟體Paktor切進聯誼市場,半年創造4千萬營收

「好想談戀愛。」追求另一半的需求,從古至今,不曾停歇。過去有媒婆牽線,延伸到現代社會,婚友社則如雨後春筍般成立。但,當多數資訊掌握在「紅娘」手裡時,真的能帶來有效的配對服務嗎?

交友軟體 Paktor(拍拖)從2014年開始切進實體聯誼市場,至今已有約6萬名註冊會員。他們的Paktor Premium服務, 主打「數據配對」,強調能利用資料庫做出更有效的交友媒合。

Paktor推實體聯誼,四成會員會「再次」見面

Paktor premium負責人何佩珊
何佩珊認為,交友軟體公司有豐富的運用數據經驗,能幫助自己經營實體的聯誼服務。
圖/ 侯俊偉/攝影

「傳統婚友社安排對象,靠的是經驗,但我們會用實際的速配比率,提供雙方做選擇,」Paktor 副總經理何佩珊說,一般婚友社的配對方式,會要求先繳年費,登記個人資訊與交友條件後,由紅娘篩選適合人選,再推薦雙方約會。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她說,「以『量』來看,會員在一年內看似有很多選擇,可是篩選的方式不夠客觀,會讓看對眼的機率下降很多。」因此,Paktor選擇和加拿大數據公司合作,將會員的個人資訊與理想條件輸入至系統,針對重視程度進行加權分析,找到適合度最高的前五名,再分別詢問雙方的約會意願。

Paktor Premium配對系統
Paktor Premium採用加拿大資料庫做交友配對,藉由外型、興趣、學經歷等條件,加權比對出最適合的交友對象。(為保護個資,上圖為假設內容。)
圖/ Paktor

結果發現,在平均每個月200組配對中,有四成會員會自己進行第二次約會,統計後的交往率,也從初期的5%上升到一成左右。

何佩珊說,透過系統分析,有不少有趣的發現,像是傳統思維已經不是約會市場的主流,相較於內向個性,79%的男性更喜歡開朗、大方、有運動習慣的女生,也比較有意願和這類型的女性約會。而超過7成的女性用戶,則喜歡親和力高、溫暖的對象,不見得一定要長相好、收入高。

約會前訪談、見面後寫量表回饋

當然,透過資料庫比對並非萬能,Paktor 也試著用一些細節,彌補數據戀愛的不足之處。

像是每位會員都會有一次深度訪談,而不是制式的資料填寫。公司的戀愛顧問會藉由這次聊天機會,了解每個人的特質,幫助做出更人性化的配對建議。

「我們不會讓雙方事先看到照片,」何佩珊表示,為了讓會員更有機會擦出火花,他們傾向推薦戶外的餐廳、活動,讓約會脫離制式化,在不同場景認識彼此。

Paktor premium側拍
何佩珊說,台灣實體交友市場雖然競爭,已經有經營多年的婚友社、各式月老銀行存在,但Paktor仍會持續拓點。
圖/ 侯俊偉/攝影

另外,Paktor 也設計了評估量表,蒐集會員彼此在約會後的回饋,針對溝通、穿搭、互動給出評價,進一步做交叉分析。這些數據會由台北、台中等兩地的戀愛顧問負責追蹤後續發展,預計今年第三季,服務將拓展至新竹和高雄。

最大優勢:擁有單身名單

更重要的是,相較於其他同業,Paktor在台灣有超過300萬個App會員,讓他們在行銷上,省去不少功夫。

何佩珊認為,「Paktor Premium最大的優勢在於單身名單的取得,至少有一成五的會員是從自家線上交友軟體來的」。這背後除了靠 In-App和EDM溝通,向有需求的使用者傳達訊息,也透過數位廣告瞄準潛在使用者,帶來5-10%的轉換率。再加上和網路紅人、插畫家(Onion Man 、How How、皮卡忠)合作,都對於實體交友服務拓展有不少幫助。

今年上半年,他們的營收超過新台幣4千萬,預估全年可以破億,因此正在招兵買馬、擴編顧問團隊。儘管,他們沒有傳統婚友社的豐富資歷,但這群科技紅娘,正試著用數據創造更多可能。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的數據資料,截至2024年底,台灣數位存款帳戶的開立數量突破2,446萬戶,較2023年(1,968.6萬戶)增加24.3%,超越了總人口數,與此同時,帳戶安全也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

國泰世華銀行作為台灣金融領導品牌,不僅提供用戶導向的便捷安全金融服務體驗,透過先進技術杜絕駭客、釣魚攻擊風險,同時,以全方位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機制搭配跨界創新推出的「帳戶安全險」,打造從「預防」到「關懷」的數位金融安全。

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帳戶安全健檢與帳戶安全險雙引擎竭盡保障金融安全

隨著數位金融普及成為你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詐騙集團或駭客以各種方式發動攻擊,如釣魚簡訊、木馬程式竊取帳密、假網站盜取信用卡資訊,或者是假冒官方機構的社交工程…等,因此,無論是登入金融帳戶、轉帳、消費,還是投資理財,民眾除要有資安防護意識,金融機構提供的科技防護也是重要防線。

國泰世華銀行領先市場推出的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服務,從登入安全、交易安全、個資安全與系統安全…等四個面向提醒用戶須注意的地方,包含登入兩步驟驗證、FIDO快速登入、裝置綁定、交易認證碼、人臉辨識驗證交易、交易推播通知、Email/手機號碼檢核、App版本、手機作業系統…等項目,完成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設定,即可再強化帳戶安全的防護等級。國泰世華銀行對於數位安全不斷突破創新,此次攜手跨界夥伴–國泰產險推出「帳戶安全險」活動,用戶若完成10項安全健檢設定,並至CUBE App保險專區點選參加帳戶安全險活動,即有可能獲得最高新臺幣16,000元的理賠保障(限額45,000名)。(詳細保障內容依國泰世華銀行官網為準,可至活動專頁查詢。)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圖/ 國泰世華銀行

根據用戶動態提供主動防禦與提示,阻擋盜用、詐騙潛在風險

除從帳戶安全出發,國泰世華銀行更因應消費者使用行為,以多項主動防禦與智能提示機制保障交易前、中、後安全,讓安全防護不再是被動防禦,而是隨時偵測、即時反應:例如,透過「登入兩步驟驗證」等方式強化登入安全,運作概念就像是Google帳號的雙重驗證機制,當陌生裝置嘗試登入CUBE App帳戶時,系統會即時發出第二道OTP驗證來確認登入者身分,大幅提升登入安全。其次,用戶還可透過CUBE App啟動、人臉辨識驗證與交易認證碼…等多元交易驗證機制,並且綁定裝置才可使用,大幅保障交易安全。

除了前述安全機制,CUBE App還有提供「卡片安全鎖」服務,可依照交易地區、交易類型、交易時間與單筆交易金額上限進行個別設定,讓用戶根據自身需求,靈活控管用卡範圍。而針對風險與頻率日益攀升的釣魚簡訊詐欺事件,CUBE App也有「簡訊收件匣」提供客戶確認簡訊來源,若收到疑似詐騙簡訊客戶能直接開啟CUBE App登入後查詢簡訊內容,讓用戶可以一眼辨識訊息來源,杜絕偽冒門號發送的詐騙簡訊。

持續與時俱進推升數位安全防護

從全方位的 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業界首創的帳戶安全險,到全面覆蓋交易前中後的進階防護機制,國泰世華銀行始終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結合跨界創新,不斷推升金融科技的安全標準。未來,將持續進化安全防護策略、精準因應各種場景挑戰,以高規格守護每一位用戶的資產安全,讓用戶可以安心享受智慧金融生活。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產險商品由國泰產險提供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