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回人心?Uber態度大翻轉,開放司機收取小費
挽回人心?Uber態度大翻轉,開放司機收取小費
2017.06.21 | 交通運輸

歷經一系列離職潮、性醜聞、專利官司、暗算競爭對手等負面消息輪番狂虐後,Uber開始試圖挽回人心。

Uber週二宣布,將首次允許司機透過Uber App收取小費,但目前還僅限於西雅圖,明尼亞波利斯和休士頓三座城市,7月底前將延伸至美國其他地區。

這是Uber推動180天變革的一部分,除增添內建小費選項外,Uber還將為司機提供賺更多錢的機會。如若乘客讓Uber汽車等待時長超過2分鐘,將按時間收取費用;以往乘客叫車後5分鐘若取消訂單,司機才能獲得5美元補償費,之後時間將縮減至2分鐘。

Uber稱小費為司機自留,將繼續收取部分取消費用及等待時長費用。

且不論Uber各類負面消息,會多大程度影響它在大眾及司機間的聲譽,讓Lyft等競爭對手佔取原本屬於自身的資源,Uber內部運作機制早已引發司機不滿,吸引及留住司機很成問題。 The Information了解一組內部數據,只有約3%的司機註冊一年後還在使用Uber。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賺錢變難,Uber在美國市場減少了對達到每週目標司機的補貼。但與此同時工作量卻增多,Uber在美國大力補貼UberPool服務(一種多人拼車服務),意味著司機要接更多乘客,但收入方面卻沒什麼好處。

重要的是當初Uber招募司機許下的收入承諾,比如在紐約市年收入高達9萬美元,舊金山每年可賺7.4萬美元,後美國政府判定為Uber誤導司機,要求前者賠償後者2,000萬美元。

這都讓Uber司機感到不安,Uber也意識到需要改善和司機間的關係。當不久前反對小費的前CEO卡蘭尼克離職後,新增小費或將是Uber改頭換面的開始。

但這與司機「搞好關係」的門路,競爭對手Lyft早就先行一步。

3月,Lyft宣稱過去5年內,平台司機共收到逾2億美元小費,很微妙的是,近9個月該數值才由1億美元翻了一倍,時間點與Uber發生各種負面消息時間吻合處。在Lyft公司看來,這是因為提供給司機的待遇非常豐厚,司機們非常滿意,反過來促使乘客們的乘車體驗提高。

雖說Uber的市場份額仍在上漲,但速度卻大不如Lyft。2017年前三個月,Lyft的用戶相比2016年底成長了34%至7040萬人。

更讓Uber深感威脅的是,Lyft獲得友好、熱情、炫酷和值得信賴的好名聲,與Uber的負面聲譽形成鮮明對比。

市場分析公司Quartz的數據顯示,美國用戶考慮使用Lyft的比例已由去年9月5.6%上升至9.6%,而考慮使用Uber的比例則由去年10月的18%降至14%。

最近Lyft還完成了新一輪6億美元的融資,把糧草給備齊了。

本文授權轉載自:36 氪

關鍵字: #Uber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